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海水、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海水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6 μg/L,1.23 μg/L, 0.05 μg/L,6.28 μg/L,0.033 μg/L,1.01 μg/L;沉积物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10-6,39.5×10-6,0.07×10-6,97.3×10-6,0.05×10-6,7.20×10-6.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海水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处于清洁水平.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属于较清洁水平.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Hg、As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于Cu、Pb、Zn,表明和Hg、As、Cd的潜在危害大于Cu、Pb、Zn,但整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属于轻微,养殖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43.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了胶州湾及莱州湾这两个海域中痕量元素污染水平,发展了ICP-MS海水环境中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同时找出海水环境中具有保守性的数种元素作为污染示踪元素.达到对于海水环境中痕量污染物被动示踪的目的.对18个真实样品进行了识别率试验,识别率可达90%以上,在选取3个海水样品及1个河水样品混合后的模拟分担率实验,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误差平均值仅有1.17%.  相似文献   
44.
福建近岸表层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PCB的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和GC-ECD法分别对福建近岸表层海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PCBs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表层海水中这两类污染物的来源.表层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为0.04~1.987 mg/L,较高浓度值站点主要位于九龙江口、闽江口和湄洲湾海域.PCBs的浓度在3.9~367.1 ng/L之间,整体上近岸站点浓度值比离岸站点高,中北部浓度值比南部高.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及海水水质标准进行比较,福建沿海表层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PCB的污染都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5.
海(咸)水混入是河口河水重要的地质过程,深刻地影响河水地球化学过程。本文系统采集夹河河口水样,分析海淡水混合过程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远离河口段(J10~J14)为淡水性质,主要受水-岩作用及人类活动等影响;近河口段(J1~J8)海水混入严重,F~-、Cl~-、Br~-、SO~(2-)_4、Na~+、K~+、Mg~(2+)、Ca~(2+)、盐度等明显较高,主要受海水混入影响。近河口段存在Na-Ca离子交换过程,约占Na~+总量的0.9%~1.5%,离子交换量随海水混入比例增加而增加,Na~+离子交换量与K~+,Ca~(2+)、Mg~(2+)、Br~-、F~-、SO~(2-)_4离子交换量相关,且河水离子含量与盐度回归系数略低于与盐度、Na~+交换量回归系数,表明河口段河水离子交换影响河水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46.
研究海水入侵污水放流系统及其清除特性有助于系统优化设计和运行保护。运用水力学一般原理推导了清除流量和入侵临界流量的估算公式,并根据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讨论了部分系统参数对清除和入侵的影响,指出系统沿程阻力的增加及扩散器主管截面逐渐减小对减小清除流量作用不大,而立管在主管底部与主管联结与在顶部联结相比一般可减小清除流量10%以上。系统清除流量和人侵临界流量与立管个数成正比。还介绍了鸭嘴阀,文丘里喉管等几种限制入侵和帮助清除的技术措施。介绍的方法与结果可供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7.
以长江口咸淡水交互作用最为典型岸段崇明东部潮滩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实验模拟方法,定量地研究了盐度变化对潮滩生态系中无机氮的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盐度升高有利于沉积物中的NH4-N向上覆水扩散,但NO2-N和NO3-N的界面扩散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含量变化特征显示,在盐度变化剧烈的潮滩生态系统内,硝化作用可能是控制沉积物(尤其是表层沉积物)中无机氮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The effect of seawater salinity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short-range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as the end product was studied by using a SBR.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wth of nitrobacteria was inhibited and very high levels of nitrite accumulation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were achiev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5--28℃, pH 7.5--8.0, and the influent ammonia nitrogen of 40--70mg/L when seawater flow used to flush toilet was less than 35% (salinity 12393 mg/L, Cl^- 6778mg/L) of total domestic wastewater flow, which is mainly ascribed to much high chlorine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eawater salinity is available for short-range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as the end product. When the seawater flow used to flush toilet accounting for above 70% of the total domestic wastewater flow,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ammonia was still above 80% despite the removal of organics declined obviously(less than 60% ). 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seawater salinity on the removal of organics was negative rather than positive one as shown for ammonia removal.  相似文献   
49.
天津沿岸海水中创伤弧菌的PCR检测和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普通PCR方法和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根据创伤弧菌16S rDNA和23S rDNA基因间隔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设计引物,对渤海湾天津沿岸海水中的创伤弧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8个样品采集自天津市汉沽区沿岸海水,采集时间分别为2008年7月、10月和2009年3月、5月.PCR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样品都能扩增出276 bp的ITS序列,这些序列和GenBank上的同源序列(DQ462478)的相似性为96%~98%.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了8个海水样品,样品中创伤弧菌的浓度为7.12×10~3~8.40×10~5 个/L,表明天津沿岸海水存在严重的创伤弧菌污染.  相似文献   
50.
金盆水库暴雨径流时空演变过程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西安金盆水库汛期暴雨径流沿程时空演变过程及库区水质响应,对汛期2019年8月初与9月中旬两场暴雨径流上游河道至库区各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持续原位监测,并在垂向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库区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汛期暴雨径流连续不同的来流条件会演变成不同的潜入情况,两次径流初期入流量小,水库潜流均经历全断面径流-底部潜流-间层流的过程,在末期,8月初径流库区间层流位置由初期的545~565 m扩大为535~580 m,9月中旬径流潜流位置由初期540~575 m的间层流演变成575 m以下的底部潜流;连续的入流使库区热分层结构削弱,溶解氧得到补充,同时大量颗粒态污染物汇入库区,营养盐在垂向上表现为中层、底层水体高于表层;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径流潜流处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值都有一定的增加,末期均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表明8月初径流中层水质处于中污染,底层则受厌氧与颗粒沉降的双重影响达到重污染,并且在径流一周后达到峰值,而9月中旬的575 m以下的潜流直接导致中层水体处于重污染,底层由于溶解氧的补充处于中污染;汛期通过泄洪洞的排放与分层取水可以有效地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