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物理修复方式(翻耕、压沙加翻耕)和投放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修复方式下滩涂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养殖区底质中TN、TP及TOC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物理修复组中,翻耕20 cm组底质TN、TOC的去除效果及翻耕30cm和翻耕加压沙组底质TN、TP及TOC的去除效果较对照组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不同修复组对3种指标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一致,均表现为翻耕加压沙组最佳,翻耕30 cm组次之,翻耕20 cm组最差;生物修复组中,双齿围沙蚕对底质修复效果明显,0.28 kg·m-2密度组对TN、TP的去除效果及0.14 kg·m-2、0.21 kg·m-2密度组对TN、TP及TOC的去除效果均较对照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0.21 kg·m-2密度组对TN、TP及TOC的修复效果均最佳,而较高密度的0.28 kg·m-2组的修复效果反而降低,说明沙蚕总体修复效果并不完全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2.
麻痹性贝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研究了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PSP)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采取固定化PSP抗体分子和PSP分子的方法,进行直接和间接检测溶液中PSP的含量,检测下限分别为70.2μg.L-1(~235 nmol.L-1)和0.5μg.L-1(~1.67 nmol.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7.7%,回收率为101%~105%。检测方法的选择性好,样品、标准物和抗体的用量少,检测成本低,单个样品的测试时间不到10 min,能够满足赤潮毒素的快速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73.
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石油烃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0-97-1991-12期间,监测了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计算了沿岸软体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本底值为3.47-19.7mg/kg,用本底值的上限作为评价标准,对沿岸贝类的石油污染状况,按污染程度做了海区划分,结果是大连湾,长江口,锦州湾的经济贝类是石油烃污染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