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211.
快速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制出一种能快速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的植物酯酶片和底物片。这种酶片和底物片具有价格低,易获取、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野外无仪器设备条件下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危险水平,对常用几种有机磷农药来说,其检出限在0.04-10.0mg.l^-1范围。  相似文献   
212.
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氮主要由于氨化细菌的作用.为了了解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对人工湿地基质中5株氮化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比较了不同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量通过其生成的NH4< >-N来衡量.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人工湿地中氧化细菌的优势菌属;氨化细蒲-1、氨化细菌-2及氨化细菌-5对有机氮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分别达到46.2%、49.4%和52.6%.添加沸石对玄除氨氮有明显效果,从而能够提高有机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13.
研究了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在草甸土(MS)、赤红壤(LRS)2种基质中随时间的浓度变化,分析了微生物、阳离子和pH等影响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在3组实验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实验:(a)灭菌与未灭菌;(b)添加不同类型和强度的金属阳离子;(c)不同pH值。实验结果表明,SM2在MS中30 d的去除率(85.4%)高于在LRS中的去除率(70.0%);在灭菌的MS和LRS基质中30 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7.5%和32.5%;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和离子价态的增高,SM2在MS和LRS中去除量相应减少;接触反应1 d后,pH=5时2种基质对SM2的去除量最大,pH>7时SM2的去除量迅速下降,pH=9时SM2在MS和LRS中的去除率与pH=5时相比分别减少13.7%和12.1%。  相似文献   
214.
温度、基质对SBR去除氨氮与总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批式反应器(SBR)培养普通好氧污泥后,分别以淀粉、葡萄糖、乙醇、乙酸和甲醇为基质,在20、28和36℃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探讨NH4+-N与TN的去除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一般均可以提高系统对NH4+-N和TN的去除效果;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基质对系统脱NH4+-N和TN的效率不同,一般以乙醇和葡萄糖的效率为最高,在28℃时NH4+-N分别去除率达到88.4%和92.2%,最后出水TN去除率达到91.2%和93.5%。微生物在转化氮素时,不同基质以及在不同温度对脱氮过程的调控机制则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15.
从潜流式人工湿地设计谈提高氮去除率方法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相关文献与实际工程来看,潜流式人工湿地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含碳污染物的去除比相对较弱。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根据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常规工艺和脱氮机理,本文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污水氮去除率的方法。指出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基质、通过工程措施和工艺组合、优化工艺设计及其他一些方法来创造脱氮所需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氮去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6.
ABSTRACT: Jumbo multiple plate samplers were suspended in a river at 0.3 and 1 m depth in one of three orientations: interplate spaces closed to downwelling light and open to flow, open to light and flow, or open to light and closed to flow. Mean numbers of colonizing taxa and individua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orientations after eight weeks of submergence. All variables teste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depth. Mean number of taxa, number of individuals (1 m only), and insect diversity decreased between samplings at four and eight weeks for samplers that were closed to light and open to flow. All orientations, depths, and durations had one-half to two-thirds of the total taxa. Colonization was affected by location in the river and position on sampler suspension equi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lack of orientation effects on colonization or high variability that obscured such effects. The sampler suspension equipment possibly increased among-sampler variability by forming artificial snag habitats, and interplate light and flow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orientations may not have been sufficiently distinct to elicit different biological responses. Individual samplers provided diverse microhabitats regardless of orientation, but it would be prudent to include orientation among the variables considered in use of multiple plate samplers.  相似文献   
217.
利用3种复合基质(沸石+泥炭+红壤、河砂+泥炭+红壤、蛭石+泥炭+红壤,体积比均为18∶1∶1)构建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人工合成污水,分析基质灭菌与接种污水等情况下,不同基质层w(OM)(OM为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3种复合基质初始w(OM)依次为1.011、6.654和15.896 g/kg,存在显著差异(P<0.01). 复合基质2经灭菌后w(OM)下降26.77%,说明河砂微生物活性最高. 基质灭菌和接种3%污水对湿地w(OM)分布的影响均比较显著(P<0.05),主要是改变了表层的w(OM). 湿地运行45 d后,w(OM)沿基质深度增加明显,并且分布差异显著(P<0.01),OM主要分布于表层;其中复合基质3不灭菌+不接种污水湿地表层的w(OM)高达42.008 g/kg,运行90 d后增至44.228 g/kg,说明蛭石的吸附作用最强. 吸附和微生物作用对复合基质3湿地表层OM积累的贡献大小表现为吸附作用>基质微生物作用>接种污水微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218.
人工湿地填料对磷的吸附特性及预期使用年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粗砂、石灰石、钢渣、砂土、页岩、褐铁矿(2Fe2O33H2O)、磁铁矿(Fe3O4)等湿地填料对磷的等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都能描述上述填料对磷的吸附过程。粗砂、石灰石、钢渣、砂土、页岩、褐铁矿、磁铁矿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8.66mg/kg,80.65mg/kg,1428.6mg/kg,34.84mg/kg,34.97mg/kg,71.94mg/kg和384.6mg/kg。影响填料吸附性的化学成分为Ca,Fe,Al,Mg和Mn。此外分析了填料对磷的吸附机理,预测了钢渣的预期使用年限为14年。  相似文献   
219.
基质对于人工湿地净化磷素潜能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晏再生  王世和 《生态环境》2007,16(2):661-666
综述了不同基质对于人工湿地净化磷素的潜能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基质对磷素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以及基质在人工湿地运行中对磷素净化能力,探讨了影响基质对磷素吸附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并对今后在人工湿地基质类型的选择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0.
利用醋糟开发植物栽培基质的发酵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利用酿造工业废弃物醋糟开发有机栽培基质的发酵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入鸡粪、粉煤灰、石灰水和尿素等碱性物质调节酸度后,能促进醋糟正常发酵,发酵后的产物理化性状均适合于作植物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