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81.
南京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雁  徐梦洁  夏敏 《环境科技》2004,17(3):22-24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变权聚类方法,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南京市城区近两年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空气质量评估采用的指标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呈退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繁华的鼓楼区以及交通拥挤的下关区,两年内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2.
对2017年南京市区7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点的PM_(2.5)质量浓度ρ(PM_(2.5))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克里金(Kringing)空间插值法、气流运动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探讨了四季大气中ρ(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来源。结果显示,四季大气中ρ(PM_(2.5))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65. 54μg/m~3)、春季(41. 70μg/m~3)、秋季(35. 18μg/m~3)和夏季(23. 56μg/m~3),秦淮区四季大气中ρ(PM_(2.5))均最高。春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易受黄海海岸和北方大陆性输送气流的影响,来自黄海方向的气流轨迹2贡献比例达51. 65%,对应的ρ(PM_(2.5))为50. 91μg/m~3;夏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主要受江苏、东部海洋和南部沿海城市输送气流的影响,其中源自江苏的气流轨迹1对南京大气PM_(2.5)贡献比例最大(33. 64%),气流轨迹对应的ρ(PM_(2.5))为35μg/m~3;秋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易受短距离的偏北气流影响,来自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安徽中部的气流轨迹5对应的ρ(PM_(2.5))最高,出现概率(21. 11%)和贡献比例(27. 81%)均较高;冬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主要受北方大陆性输送气流影响,来自俄罗斯、蒙古国东部、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山东中部的长距离气流轨迹4对应的ρ(PM_(2.5))最高,达109. 8μg/m~3,其贡献比例为26. 86%。PSCF和CWT分析发现,安徽、山东、浙江与江苏交界和黄海海岸是影响南京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潜在源区,此外,湖北、北京、天津以及渤海海岸也是南京大气PM_(2.5)的潜在源区。  相似文献   
83.
灰色聚类法评价山仔水库富营养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灰色聚类法的原理和步骤,并且进一步通过应用灰色聚类法对山仔水库富营养类型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山仔水库1998年水质属于富营养到极富营养,2001和2002年的水质属于中富营养.利用灰色聚类法对一些灰色现象作出判断,说明灰色聚类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评价方法,对正确把握水质现状以及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提供比较具体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一个水质风险率计算的随机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水质当作随机变量,基于随机点过程理论,构造了水质超阈值风险分析的成丛随机点过程复合(CSPPC)模型,并应用于深圳市深圳河河口段水体DO、COD浓度超阈值的风险率估算,由实际资料对河段水体DO、COD浓度超阈值点过程的分布进行了拟合优度试验,获得满意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5.
A palaeoecolog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pas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vegetation dynamics around the southwestern Ljubljana Moor. In order to find potential regularities and/or dependencies among co-existent plant species through time,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cores taken at Bistra and Ho?evarica. The data comprised relative pollen frequencies of the most common plant genera/families at particular core depths that correspond to particular ages in the Early and Mid Holocene periods. The applied methods include equation discovery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Both methods have found plausible and explainable relationships among identified plant genera/families.  相似文献   
86.
薛海  张帆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4):937-949
为研究降水量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依据2017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大气质量数据,得出城市聚类空间分布规律及两者之间线性拟合方程。基于南北降水量分布特性与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采用模糊聚类法对具有不同亲疏程度的城市进行类别划分,运用Spearman相关性与拟合方程对大气污染特征值与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类种数增多,城市聚集在空间分布上由“环环相套”发展为“依流域分布”,降水量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呈现负向关联性,晋冀鲁豫陕省份污染最严重。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得出NO2、O3、PM2.5总体分布符合正态分布,SO2、PM10、CO既不符合正态分布,也不符合均匀、指数分布,它们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316、-0.238、-0.332、-0.617、-0.574、-0.695;线性拟合方程系数处于 [-0.031, -0.008] 之间,降水量与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负相关性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和认识降水量对城市大气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铁路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6个维度共19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然后借鉴K均值聚类思想来确定PPC模型关键系数-密度窗宽R,以解决传统方法造成的聚类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将遗传算法(GA)作为模型优化算法得到最优投影方向和样本投影值等关键数据;最后以贵昆线铁路的10座弃渣场作为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边坡条件”和“地形与地基条件”2个维度对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影响最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评价结果能够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加与实际情况相贴合。  相似文献   
88.
冶金行业存在诸多风险,对其进行风险分级研究可以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对冶金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其次,建立冶金企业风险指标体系;最后,运用MATLAB与灰色变权聚类分析法计算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违反操作规程的风险等级最高,是影响冶金企业生产风险级别的最高指标,遵守操作规程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89.
为克服用于火情探测的传统中心化系统网络负载高、灵活性差、推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环境下基于分布式推理的火情探测系统。该系统依托局部模糊逻辑和知识驱动聚类技术,能够融合当前环境信息、被预测的环境信息(短期知识)和偏差环境信息(长期知识),进而生成针对火情的更加复杂和精细的推理结果。该系统采用Ⅱ型模糊逻辑模型,避免了Ⅰ型模糊逻辑模型在建模非确定性局部知识和动态环境时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此外,该系统采用知识驱动节点自动聚类策略,并引入选择概率机制,有效降低了网络负载并提升了对非确定性的建模能力。对真实数据集进行试验,与多款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火情探测系统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系统能够生成针对火情的更加复杂和精细的知识推理结果,而且显著减少了无线传感网环境承载的消息数量,提高了知识推理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
提出了一种新的PM2.5源成分谱拟合组分选择模型,在充分考虑拟合过程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采用聚类正确率作为组分选择的依据.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够准确获取较好的拟合主组分,相比与经验选或者手动盲选所得拟合结果,我们提出的模型将成功拟合(误差范围在0~0.05之间)的比例由40%提升到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