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234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609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利用SO2和硫酸盐化速率相关斜率,推算了有实际意义的总物质移动系数值,并确定了其允许范围,这为各地今后更地建立了硫酸盐化速率和大气SO2相关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金属体积成形过程有限元模拟中的网格重划问题 ,提出了基于边界构形的有限元网格重划技术 ,并对其中的一系列技术处理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将该技术应用于矩形块体镦粗过程的有限元模拟中 ,较好地解决了六面体网格重划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Zn元素的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迳流条件和地下水酸碱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凡口铅锌矿床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热泉喷溢沉积矿床,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常量元素和矿化元素的分布、矿物包裹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出该矿床与外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矿物包裹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溶液可能与深层建造水有关,后期与大气降水有关。矿区主要矿层经历海底热泉喷溢沉积-成岩的演化。  相似文献   
15.
淮北煤中12种有害微量元素在煤及其灰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有害微量元素在各煤层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在煤燃烧后的煤灰中所发生的迁移与富集情况,采集了淮北煤田不同煤层、不同深度的15个煤样,采用中子活化法对其原煤及灰分中的12 种微量元素(Ag, As,Ba, Co, Cr, Cu, Mn, Mo, Sb, Th, U, V)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处于n×10 6到n×10 5数量级范围内,不同煤层或同一煤层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不同;与全国和华北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除Mn低于全国和华北的平均值外,As、Co、Mo、Sb、Th、U与之相近,而Ag、Ba、Cr、Cu、V高于全国和华北煤中的平均值;12种微量元素均在灰分中有所富集,而且富集能力序列为:Cu>Cr>Mn>Mo>Co>Ba>V>Th>As>U>Sb。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 (INAA)技术 ,对比分析恐龙骨骼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 (乌龟、鱼和大量哺乳动物 )骨骼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组合 ,结果表明稀土、砷、钡、铀元素在恐龙骨骼化石中的含量远高于其它脊椎动物骨骼 ,而锌元素的含量情况却与之相反 ;同时进一步分析推测得出 :这种砷、钡元素含量的高异常和锌元素的低异常 ,极可能是导致四川盆地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产品代谢及其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指导循环经济实践的核心理论和分析方法——工业代谢进行分类,提出了产品代谢的概念,并利用产品代谢分析方法首次对我国半导体工业整体的硅元素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改善我国半导体工业产品代谢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渭南黄土剖面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在风化成土过程中的迁移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在剖面中随着黄土与古土壤层的交替叠复,各组分含量由低-高或由高-低呈周期性变化。(2)碳酸盐含量的剧烈变化是影响黄土元素分布特征极为重要的因素,古土壤中一些组分的含量增高,主要是碳酸盐被强烈淋滤造成的相对富集。(3)在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CaCQ3、SiQ2、FeO、MgO、K2O、Na2O等本身的地球化学行为以迁移为主,而Al2O3、Fe2O3、TiO2等均以淀积为主。它们在黄土中的迁移能力有如下顺序:CaCO3>FeO>MgO>Na2O>K2O>SiO2>Al2O3>TiO2>Fe2O3。(4)除碳酸盐外,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铁的变化比其它组分都明显,表现为价态以及形态的转化。铁的转化主要为就地完成.本身没有发生明显迁移。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及微量元素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环境地理学和环境化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饮用水中亚硝酸盐以及微量元素的分布与癌症发病率的关系。在对江苏省如皋地区饮用水水样检测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区的饮用水中虽然亚硝酸盐严重超标,但是并没有与癌.症发病率形成相关性。同时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时饮用水中的微量元素进行研究,选出了若干种与如皋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存在很强相关性的微量元素,并讨论了这些元素的分布特征与癌症发病率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西藏高原36种元素的植物含量水平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利用吸收系数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描述了植物对土壤不同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的土壤-植物系统中,亲硫元素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较亲铁元素活跃,植物元素的类型划分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