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119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东莞市不同产业类型城镇周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为了分析东莞市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情况下城镇周边菜地重金属积累现状、污染程度及其分布特点,对东莞市6个镇区46个菜地样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调查、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Zn、Cu、Cd和Pb检测值大都超过广东省背景值,而cd污染最重,67.4%的样地综合污染已经超过了警戒水平。研究发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虽然有某种复合型,但程度较弱,检测元素大多没有关联性,结果也表明Zn、Cu、Cd和Cr的分布不受镇区位置的影响,而可能更多是受采样点微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文章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动植物油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构造出合理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量化各分量后,合成得到满意的结果。从而提出,根据被测量及其所依赖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并综合运用不同的评定方法对各个分量进行量化,可实现对某些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53.
某电子废弃物拆卸区土壤、水和农作物中砷含量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电子废弃物拆卸、废旧金属冶炼等是否对周围环境造成砷积累和污染,选取浙江省台州路桥区为调查对象,通过测定在该区采集的水、沉积物、土壤以及稻米和蔬菜中的砷,以了解该地区环境中砷的含量特征和潜在风险,并对土壤-水稻系统砷的分布和吸收转运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8.26μg/L和18.52μg/L,部分地下水超过WHO推荐的饮用水标准(10μg/L),但没有超过我国相关环境标准Ⅲ级限值(50μg/L).沉积物砷含量平均值为9.62mg/kg.水田土壤和菜地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11mg/kg和6.17mg/kg,均在一级标准范围内,该区农田土壤总体上未受砷的污染.糙米和蔬菜中的砷平均值分别为165.1μg/kg和144.2μg/kg,均未超过我国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土壤-米糠-糙米中砷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冶炼源周围的土壤和米糠中砷含量较其他源高,可能已经对周围土壤-水稻砷积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4.
我国主要蔬菜和粮油作物的砷含量与砷富集能力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蔬菜和粮油作物中砷的累积特点和富集能力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清洁区和污染区蔬菜的砷含量变幅分别为0.001-1.07 mg·kg-1和0.001-8.51 mg·kg-1(鲜重),均值分别为0.035 mg·kg-1和0.068 mg·kg-1不同种类蔬菜的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鲜豆类;清洁区和污染区粮油作物的砷含量变幅分别为0.001-2.20 mg·kg-1和0.007-6.83 mg·kg-1(干重),均值分别为0.081 mg·kg-1和0.294 mg·kg-1,其中水稻的砷含量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从富集系数来看,叶莱类蔬菜的砷富集系数最高,芹菜、蕹菜、茼蒿、芥菜等蔬菜的抗砷污染能力较弱.粮食作物玉米的抗砷污染能力较强.与蔬菜砷限量标准(GB4810-1994)相比,我国砷污染区的蔬菜中有32.2%的样本砷含量超标,其中叶菜类和根茎类的超标率分别为47.9%和12.8%.与粮食砷限量标准(GB4810-1994)比较,我国污染区粮油作物的样本砷超标率为34.8%,其中水稻的超标率高达42.9%.玉米和小麦的超标率均高于20%.  相似文献   
55.
污灌对蔬菜的生理生态指标及细胞学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污灌蔬菜的生态生理指标及细胞学影响的差异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污灌菠菜的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是非污灌菠菜的85.30%和161%。污灌菠菜的硝酸盐含量比非污灌菠菜高出10%,污灌大蒜等不正常有丝分裂为11.3%,而非污灌大蒜为0  相似文献   
56.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impact of farmer field schools (FF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vegetable farming in vegetable‐producing areas of East Java and Bali, Indonesia. The FFS have equipped over 3,000 vegetable farmers with integrated crop management knowledge applicable to chilies and tomatoes. The FFS are expected to enhance farmers’ capacity such that they can increase production. This study employs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 method to overcome selection bias. A survey of 250 FFS‐graduated farmers and 250 non‐FFS farmers were purposively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overall community of farmers. Focus group discussion was used to support the surve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FS were successful for enhancing farmers’ capability in vegetable farming. Farmers who participated in FFS have higher productivity than those who did not. Farmers also could adapt and adopt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FFS as they underwent a process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 impacts of the increase in farmers’ capacity can be more evident if weaknesses during the FFS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an be overcome, to ensure more participation, flexibility to fit different conditions/needs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相似文献   
57.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对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水、土等环境要素,以及应市蔬菜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硝酸盐、有机氯农药等)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监测点的土壤汞含量及蔬菜汞含量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属轻度污染;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全部超过WHO/FAO的建议水平。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该基地仍可作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8.
研究并探讨了蔬菜作物在施用耐氨固氮菌后的生长、生理反应及增产的效果和原因。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耐氨固氮菌显著增加了蔬菜苗期生物量、叶面积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同时还增强了植株的根系活力, 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耐氨固氮菌促进增产的作用不仅与其本身的固氮作用有关, 还可能与其分泌出某些生长刺激物 ( 或激素) 有关。  相似文献   
59.
植物油厂废水处理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国内某植物油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表明,废水按高低浓度分流处理,采取隔油—厌氧消化—化学混凝—耗氧生化处理工艺,能稳定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同时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60.
针对太湖地区菜地化肥氮投入量较大导致氮淋失严重及土壤酸化的现状,选取太湖地区的菜地土壤,利用盆栽试验连续种植三季小白菜,结合生物炭埋袋回收技术,研究不同化肥氮施用量(以N计,0和110 mg/kg)及生物炭添加量(w为0%、1%、2%和5%)对土壤氮淋失及酸碱缓冲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化肥氮施用量为110 mg/kg条件下,与无生物炭添加相比,生物炭添加量为2%时可使作物对土壤矿质态氮的利用效率提高约1倍(由41%增至81%),因化肥氮施用引起的土壤氮素残留量降低83%;生物炭添加可有效减少48%~65%的土壤氮淋失量,当添加量为1%、2%时,生物炭主要通过削减淋失液中ρ(TN)来降低土壤氮淋失量;添加量为5%时,则主要通过削减淋失液体积来实现. 无论是否添加化肥氮,生物炭均能有效维持土壤原有的pH、w(有机质)及w(盐基离子);促使土壤酸碱缓冲能容量增加22%~37%,致酸速率降低17%~80%,显著提升了土壤的酸碱缓冲能力. 研究显示,在化肥氮施用量为110 mg/kg条件下,生物炭添加量为2%时能对土壤酸化产生较好的缓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