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安全科学   29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631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北京典型道路交通环境机动车黑碳排放与浓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对2009年北京市典型道路(北四环中路西段)进行实际交通流监测和调研,分析了总车流量、车型构成和平均速度的日变化规律.应用北京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EMBEV模型)和颗粒物黑碳排放的研究数据,计算该路段的黑碳平均排放因子和排放强度.根据同期观测的气象数据,应用AERMOD模型对道路黑碳排放进行了扩散模拟,并根据城市背景站点和道路边站点的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路段黑碳平均排放因子与重型柴油车在总车流中所占比例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由于北京市实行货车区域限行制度,日间时段总车流的平均黑碳排放因子为(9.3±1.2)mg·km-1·veh-1,而夜间时段上升至(29.5±11.1)mg·km-1·veh-1.全天时均黑碳排放强度为17.9~115.3g·km-1·h-1,其中早(7:00—9:00)晚(17:00—19:00)高峰时段的黑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06.1±13.0)g·km-1·h-1和(102.6±6.2)g·km-1·h-1.基于同期监测数据验证,AERMOD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时段的道路黑碳排放对道路边监测点的平均浓度贡献为(2.8±3.5)μg·m-3.由于局地气象条件差异,日间和夜间的机动车排放对道路边黑碳的模拟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日间时段,小型客车排放对道路边站点的黑碳浓度贡献最高,达(1.07±1.57)μg·m-3;其次为公交车,达(0.58±0.85)μg·m-3.夜间时段货车比例明显上升,其黑碳排放占主导地位,贡献浓度(2.44±2.31)μg·m-3.  相似文献   
92.
皮革在激光烧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具有恶臭气味的有机废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为了评估该类型气体危害,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天然皮革和人造革在激光烧蚀过程中的废气成分。结果显示烧蚀天然皮革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有NO、NO2、SO2、二氨基丙烷和丙烯酸甲酯,烧蚀人造革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有NO、NO2、甲硫醇、二硫化碳、乙二醇、二甲基二硫醚、丙二醇、乙二醇二甲醚和硫代乙酸甲酯。其中,甲硫醇、二硫化碳、二甲基二硫醚和乙二醇二甲醚都是产生恶臭的有机成分。研究为该类型废气的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93.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大多数大型钢结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抛丸除锈、喷涂处理,使用油漆进行喷涂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含TVOC(主要为甲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的有机废气。大型钢构类生产项目喷涂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尤为困难。文章结合某大型钢结构生产企业实际采取的喷涂废气治理方法进行喷涂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旨在为同类项目喷涂废气污染治理及进一步改良涂装废气治理工艺和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机动车排气检验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排气定期检验机构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虽然不大,但由于大多处在闹市区,贴近敏感人群,其噪声与机动车尾气对市民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机动车排气定期检验机构的环境影响特点,并结合机动车排气定期检验业务流程,对机动车排气定期检验机构的整体规划与布局提出合理建议,对噪声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有效控制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机动车排气定期检验机构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也能有效减小噪声对周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了2012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本期“研究成果报道”专栏以七篇文稿形式连载该年报摘要和六部分主要内容。本文刊载《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摘要及其主要目录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6.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了2012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本期“研究成果展示”专栏以六篇形式连载。本文刊载关于车用燃料环保管理的内容,以飨读者。该年报指出。2012年,全国实施车用汽油国Ⅲ阶段标准,硫含量不超过150ppm。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车用汽油》(GB17930—2011)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车用汽油国IV阶段标准,硫含量不超过50ppm。2012年,我国车用柴油生产和销售执行《车用柴油》(GB19147—2009)标准和《普通柴油》(GB252—2011)标准。按照规定,车用柴油硫含量不得超过350ppm,2013年7月1日后普通柴油硫含量将不得超过350ppm。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按照汽、柴油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如期供应合格油品。2012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的地区,应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提前完成油气污染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97.
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城市近地面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对改善中观尺度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辅助作用.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方法,结合各功能区内监测道路的机动车通行量实测数据,建立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各功能区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发现,海沧区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物中CO的排放贡献率最高,工业区和居住区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海沧区的空气污染贡献率最大,海沧区夜间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来自于工业区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生态服务区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区的道路机动车排放特征受相邻工业区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表明:城市功能区分布欠合理是导致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高排放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构建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为中观尺度下的城市大气污染排放情况提供有效的调查途径,而且能为城市功能格局的合理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以电解锰阳极泥与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含SO_2尾气为原料,经过反应、浸出、浸出液两次净化和浓缩结晶制备硫酸锰,考察了反应时间、含SO_2尾气的流量及反应温度对Mn~(4+)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45 min、反应温度20~30 ℃、含SO_2尾气流量16 L/min的条件下,Mn~(4+)转化率达90%以上;尾气中SO_2利用率随尾气流量增加而降低;所得MnSO_4·H_2O产品质量达到GB1622-86<工业级硫酸锰标准>.  相似文献   
99.
分析重庆市道路交通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各项参数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对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同时结合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来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00.
对2005年北京大气中异戊二烯进行了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体积分数年平均值为0.58×10-9,月平均值为0.1×10-9~1.8×10-9,7月最高,1月最低。春、秋、冬三季,异戊二烯日变化形式呈三峰形,分别在14:00、18:00、02:00;18:00、02:00、08:00;02:00、10:00、16: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呈现白天高夜晚低且在14: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生物排放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温度、辐射影响大;春季和秋季异戊二烯源排放受汽车尾气和生物排放共同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汽车尾气影响大,温度、辐射也有一定影响;冬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汽车尾气控制,其日变化形式主要受汽车尾气影响。不同季节北京大气中的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形式与PM2.5浓度日变化形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