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371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1.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Cr6+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ZnCl2作活化剂,热解制备污泥活性炭。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条件热解温度为550℃,ZnCl2溶液浓度为3mol/L,ZnCl2溶液体积与污泥质量比(mL/g)为2.5:1,热解时间为25min。用所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Cr6+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90min,Cr6+初始质量浓度50mg/L,污泥活性炭加入量0.2g,溶液pH2,在此条件下,Cr6+去除率达99.9%。污泥活性炭对溶液中Cr6+的吸附等温线属于I型,等温吸附方程可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来拟合。  相似文献   
612.
污水污泥低温催化热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下,经污泥低温热解残留物催化作用,污泥低温催化热解产物的产率及特性。结果表明,与无催化剂相比,污泥低温热解所得的液体产率、油品产率、气体产率等明显增加。油品最大产率所需温度从440℃降低至400℃,油品最大产率从20.5%增加到24.5%,油品的品质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13.
运用化学连续提取法(standards-method of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SMT)对北京市3座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磷进行形态和组成分析,以低温热解、投加酸碱和投加EDTA 3种方式处理污泥,研究磷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污泥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形态存在,占总磷的71.7%~89.3%;非磷灰石是无机磷的主要形态,占50%左右。低温热解时,在50℃条件下,污泥总磷的溶出率最高,达50%以上。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污泥磷溶出效果优于中性条件,pH为4时,污泥的磷溶出效率最高,在40%左右;碱性条件下,污泥中非磷灰石态无机磷会大量溶出。投加EDTA,磷灰石态无机磷的溶出率大于非磷灰石态无机磷。综合以上结果,根据磷的形态设置合理的条件进行污泥磷溶出,有利于提高溶出效率。  相似文献   
614.
在管式炉对Cd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进行热解,研究热解过程中Cd的迁移和形态转化,并在最佳温度条件下探究制备的东南景天生物炭对Cd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生物炭产率下降,挥发分增加;温度能影响Cd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布,温度升高能明显促进重金属由固相向气相迁移;生物炭中Cd形态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水溶态和酸溶态Cd含量呈现出降低趋势,在700℃以上时,大部分Cd是以稳定的可氧化态、可还原态以及残渣态形式存在;800℃热解得到的东南景天生物炭对Cd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最高吸附量达到28.7mg/g。通过合理控制热解温度能够实现炭产物的稳定化,并可安全利用到重金属污染水体或者农田污染治理中。  相似文献   
615.
以废旧线路板真空热解油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与甲醛的缩聚反应合成热固性酚醛树脂(TPR),重点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物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热固性酚醛树脂的最佳条件为:每38.5 g热解油加入甲醛、催化剂分别为40 g、10 g,第1阶段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 h,第2阶段温度为95℃、反应时间按为3 h,其中催化剂的加入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红外光谱分析(IR)及热重分析(TG)测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能,并对产物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证明,以热解油为原料合成的酚醛树脂出现了CH2、CH—OH等特征峰,且产物的耐热温度在300℃以上,拉伸强度达到了39.6 MPa,与以苯酚为原料合成的酚醛树脂相近,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热加油为原料合成酚醛树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16.
以废弃线路板热解油为原料,采用碱溶—中和—萃取工艺提取其中以苯酚为主的粗酚,并合成改性酚醛树脂。合成硼酸改性酚醛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粗酚)∶n(外加苯酚)=2∶3,n(粗酚+外加苯酚)∶n(甲醛)∶n(NaOH)∶n(硼酸)=1∶1.5∶0.15∶0.17;合成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粗酚)∶n(外加苯酚)=2∶3,n(粗酚+外加苯酚)∶n(甲醛)∶n(NaOH)∶n(正硅酸乙酯)=1∶1.3∶0.1∶0.1。所合成的硼酸改性和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均满足YB/T4131—2005《耐火材料用酚醛树脂》中牌号为PFn-5301的热固性液体树脂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17.
添加秸秆对废橡胶/塑料共热解制油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难降解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难题,利用固定床系统对废弃橡胶/塑料以不同比例掺混进行了共热解制油实验,研究掺混燃料中添加少量秸秆对共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和塑料共热解,较各自热解的得油率和油发热量增加,橡胶/塑料比例2∶3~3∶2时,制油收益率最佳;添加秸秆,能够促进热解反应提前进行,进一步提高得油率和油发热量同时提高了固体残渣的热值,则制取热解油的收益率明显提高。橡胶/塑料比例4∶1的混合燃料,添加秸秆共热解获得了最高得油率,油发热量为39.93 MJ/kg。  相似文献   
618.
采用GC/MS检测,研究最终温度(400、500和600℃)和升温速率(5、10和15℃/min)对废旧电路板真空热解油的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最终温度过高(600℃)、升温速率较小(5℃/min)或较大(15℃/min)都不利于热解油的形成,反而增大不凝气的产量。升高最终温度会增强较低碳数物质的热解效果,产生更多的不凝气;但同时也会限制较高碳数物质的热解,出现较多的环化、聚合反应生成结构复杂的物质。升温速率较高(15℃/min),会产生大量不饱和物质,其在后续发生环化、聚合等反应,生成更多的C14~C18,C6~C9含量则大幅下降。从热解油产量和GC/MS检测结果看,升温速率为10℃/min、最终温度为500℃和恒温1 h,热解充分,热解油C6~C9含量高,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19.
热解温度和时间对污泥生物碳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热解制备生物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泥处理处置途径。重点考察了热解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生物碳品质的影响。污泥取自厦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初始含水率为80%),热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从300~700℃),热解时间的增加(2~4 h),生物碳产率均下降;低温热解时(300℃),生物碳偏酸性,而高温热解时(700℃),生物碳偏碱性;生物碳N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P、K及微量元素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DTPA浸提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热解能降低污泥生物碳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0.
修复植物热解半焦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欧盟标准物质局(BCR)连续提取法对修复植物长香谷稻秆热解半焦中重金属元素Cd、Pb、Mn和Cu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修复植物热解半焦中Cd、Pb、Mn和Cu的赋存形态是可行和有效的.(2)半焦中Pb,Mn和Cu在900℃时的不稳定态比400℃时分别降低了50.8、38.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