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采用自来水厂产生的废弃物——净水污泥制备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制备条件及改性方法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EDX、XRD、FTIR、SEM和BET分析可知,净水污泥富含金属元素,表面粗糙,比表面积较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3 h、净水污泥吸附剂的粒径为125~150μm时,净水污泥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采用酸、碱、盐对净水污泥进行改性,发现经3种物质改性的净水污泥吸附剂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优于未改性净水污泥,且碱改性净水污泥的去除效果最优,对氨氮的吸附量是未改性净水污泥的2.13倍。分别将吸附试验数据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得出净水污泥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32.
霍岱珊 《绿叶》2015,(3):28-33
去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经过八年在淮河流域的研究,首次直接证明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关系。但在此之前,一些民间机构早已积极行动,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家乡父老争取一口干净水。从"清洁饮水救助"到"生物净水装置",从小打小闹到国家项目,从一项净水技术到一种环保模式,他们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面对资金困难,技术落后,外界质疑等困难,他们的经验也许值得更多民间组织分享。  相似文献   
33.
《中国环保产业》2012,(1):59-59
由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适用于农化行业。 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34.
本文结合焦作电厂工业废水的水质情况对工业废水治理与回收利用系统一混凝、气浮与过滤一体化净水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工业废水的治理与回收利用工艺,并做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5.
通过动态模拟方法,对污染原水的净水工艺进行现场研究。探讨了常规处理工艺和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合理工艺参数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臭氧活性炭工艺的推广应用,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6.
《化工环保》2005,25(2):168-168
该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制备与除污染技术。采用廉价的亚铁盐,经过改性处理得到反应活性较高的三价铁,再经过氧化过程制备高铁酸盐。本法工艺简单,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廉。采用该发明制备的高铁酸盐产品,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并同时具有絮凝剂的特点,对天然水体中的多种污染物有广谱的去除作用。高铁酸盐预氧化处理具有氧化、吸附、共沉淀、消毒、杀菌、除藻等多功能的净水效能。  相似文献   
37.
为实现河道微污染水体水质净化与行洪排涝双重功能,采用下向流/上向流复合流旁路湿地工艺,设计有机负荷qos=21 kg BOD5/(hm2·d),水力负荷qhs=0.34 m3/(m2·d),水力停留时间HRT=2.2 d,同时为提高冬季低温条件下的湿地系统净化效果,对湿地填料床结构形式、植物组合搭配以及冬季低温运行措施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1)下向流/上向流复合流功能湿地空间布设灵活,可节约建设占地,通过折流布水,可形成良好的厌氧/缺氧/好氧微生环境,有益于发挥湿地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2)通过增加保温填料覆盖层、采取低温冰下低水位运行、辅以耐低温植物/微生物强化,在冬季低温湿地进水ρ(COD)为30~40 mg/L,ρ(NH3-N)为1.5~2.0 mg/L,ρ(TP)为0.3~0.4 mg/L条件下,实现了3个标段湿地出水平均值ρ(COD)=20.67 mg/L,ρ(NH3-N)=0.77 mg/L,ρ(TP)...  相似文献   
38.
关于净水污泥作为废水处理剂的有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净水厂产生的净化污泥是在水处理过程中(适于水质污染防止法)排出的废弃物.据日本水道协会的统计,每年排出约28万t(干品计),主要采用自然干噪(日晒)(15%)、机械脱水(66%)及其他处置办法处理.它的最终有效利用率在15%左右,大部份用作肥料和建筑材料.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如由于铝含量高,长期施用于农作物造成旱田作物阻碍磷酸吸收,导致土壤酸性化.制造的砖、玻璃及其他轻质建筑材料也出现强度差及其他质量问题.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加以解决,可以说应用前景暗淡.因此,本文想就净水污泥在水处理领域内废水处理上的有效利用的可能性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9.
化学氧化和砂滤对净水工艺中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对净水工艺中蠕虫污染的高效控制,以颤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化学氧化与砂滤对蠕虫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以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为基础的截留灭活技术对颤蚓具有高效控制效果,当ClO2投量超过0.1mg/L后,9~15m/h的滤速范围内均实现了对颤蚓的100%拦截.截留灭活过程中,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实现了对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砂滤可延长化学氧化接触时间,化学氧化则通过降低颤蚓的迁移能力提高了砂滤拦截效果. 通过在BAC滤池内增设石英砂垫层对仙女虫进行截留灭活,实现了对仙女虫污染的高效控制,同时避免了对BAC滤池正常吸附和降解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以环状膜生物反应器BAR模拟实际输水管道,研究了预氯化对管壁生物膜净水效能的影响及其性能恢复过程.结果表明:冲击性加氯后生物膜中异养菌数量迅速降低,几乎检测不出氨氧化细菌,然而,短时的冲击利于生物膜更新,增加了细菌生长潜能,恢复运行240h及144h之后预氯化生物膜中异养菌和氨氧化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氯冲击明显降低了生物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余氯为0.5,1.5,3.0mg/L的BAR对氨氮去除率由对照组的79.01%分别降到32.10%、14.46%和9.88%,并出现了显著的亚硝酸盐氮积累,恢复运行120h和216h,管道生物膜即可恢复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余氯量达到1.5mg/L时造成出水总磷浓度升高,恢复运行264h之后4台BAR对总磷的去除率均达到20%以上.氯对生物膜的氧化作用使得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升高,运行192h之后生物膜净水效果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