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4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不完善、精确度不高等问题,采用DEMATEL-ISM法与物元可拓评估模型相结合,对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首先,以文献整理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从人员及管理、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及施工环境5个方面建立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DEMATEL-ISM法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再次,考虑指标间的关联影响,引用shapley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物元可拓法构建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对宁波地铁3号线一期句章-鄞州客运区间应用所建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其风险评估等级为“中度风险”。其中,人员及管理、施工技术及施工环境所属风险等级相对较高,该区间盾构施工时管理人员应重点监测地质环境,并严格做好地基加固等施工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642.
陈娟  潘倍强 《环境技术》2023,(10):129-135
本文主要结合电磁兼容理论、规范标准和建模仿真对地铁的EMC布局布线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分析电磁干扰对于系统、设备、的影响和危害,阐述保证电磁兼容可靠的必要性,其次,对地铁牵引辅助和供风制动两大最为关键的系统进行了EMC风险分析,对每个系统中容易产生电磁兼容问题的高危风险点进行分析和评估,给出了恰当的解决措施,最后,根据地铁列车布局布线规则和标准,结合地铁车辆的实际情况,分别针对于车上、车内、车下、电气柜和线槽等关键位置,易产生干扰问题的部分进行仿真和布线设计,从布局布线角度降低这些位置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可能性,进而保证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43.
为了弥补现有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并为地铁的消防设计与管理提供量化指标,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为基础,以可拓法为核心的地铁火灾风险的多级可拓评估方法,并给出了评估流程。对一地铁算例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得到地铁火灾风险的薄弱环节及管理重点。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本文方法与模糊评估方法所得的评估结果一致,从而表明:将可拓原理应用到地铁火灾风险性的评估中是合理可行的,很好地解决了地铁火灾风险评估的实际问题,本文方法可应用到相关的风险评估领域中。最后,对地铁火灾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44.
《江苏劳动保护》2020,(2):44-46
2019年12月12日,厦门吕厝交通大转盘处发生路面塌陷,所幸被困人员安全脱困,无人伤亡。厦门的地面塌陷事故并非个案,比厦门早半个月,广州地铁施工地段12月1日发生地面塌陷。再往前,2019年9月17日,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区地面塌陷;8月28日,杭州市地铁施工区出现塌陷事故;6月28日,湖北武汉市银行门口地面塌陷……频频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让人们感叹何时才能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645.
以广州地铁西村站近接9组桩基施工为例,运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近接桩基沉降现场监测方法,建立了西村站近接桩基沉降控制标准、监控量测管理等级和监控量测频率。对西村站9组近接桩基沉降现场监测值及计算值分析的结果表明:9组近接分区桩基沉降现场实测值与采取加固措施后的近接分区桩基沉降计算值基本一致,仅桩基X J27和X J31略有不同,现场实测值略大一些,桩基X J27由C区变为B区,桩基X J31由D区变为C区;桩基X J34沉降过大的原因主要是,加固措施的施工质量未达标以及开挖到桩基X J34相应位置时对围岩扰动过大;提出的广州地铁西村站近接桩基沉降现场监测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46.
将地基土-地铁隧道结构体系视为平面应变问题,采用记忆型嵌套面粘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和动塑性损伤模型,分别模拟土体和隧道结构混凝土的动力特性,用点-线接触单元模型描述强地震动作用下地基土-地铁隧道之间的相对滑移,利用罚函数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动力接触效应,建立土-地铁隧道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动力接触效应对地基土-地铁隧道之间的法向接触压应力、切向接触剪应力和切向滑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罚函数法比拉格朗日乘子法更适用于求解强地震动作用下地基土-地铁隧道之间的动力接触问题;与地基土-地铁隧道变形协调假定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动力接触效应使地铁隧道的地震加速度反应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647.
为了对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构建了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糊认知图方法。首先,以扎根理论为指标筛选框架,识别出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及其路径系数。最后,通过模糊认知图进行动态预测与诊断推理。以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综合风险预测分析与推理诊断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各阶段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隧道开挖、超前支护、结构防水、辅助措施、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隧道超挖、欠挖,开挖循环进尺、步序确定不合理,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不合理等关键风险,研究结果与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8.
邓勇亮  李金运  孟苗苗 《安全》2021,42(4):44-51
为提高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前兆信息进行识别与控制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扎根理论3种方法总结、分析、识别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前兆信息,共计得到36个前兆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前兆信息的特点,提出3类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系统全面地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前兆信息进行识别与控制研究,可以帮助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人员深入认知安全风险,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4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与扩张,地铁运营尤其是发生险情后的安全疏散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地铁安全疏散方案,论述了地铁车站安全疏散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由于地铁疏散空间及客流聚集程度较为特殊,对于模型应用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从微观、宏观、介观角度对经典及优化后的疏散模型进行了综述、讨论,在对应急安全疏散模型进行评述总结的基础上,就目前应用较多的疏散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人群建模的精确度,目前建模研究重点已逐步转至微观建模领域,其中复杂系统建模精度与计算效率间的平衡性以及模型的主观性仍亟待解决。结合地铁车站疏散特点,针对该领域模型研究提出模型组合使用、行为预测机制、数理统计分析和智能算法应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0.
为探究地铁站抗涝韧性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升地铁站的抗涝韧性,系统分析地铁站抗涝韧性影响因子间的重要程度及层级关系。以近年我国发生的地铁站内涝灾害事故案例为基础,基于韧性的概念,结合技术-组织-社会-经济(Technical-Organizational-Social-Economic, TOSE)模型识别地铁站抗涝韧性影响因素,通过Delphi法确定22个影响因素;采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研究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计算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将因素聚集为强驱动集、弱驱动集;利用偏序规则,将对抗解释结构模型法(Adversarial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 AISM)与DEMATEL联系,构建地铁站抗涝韧性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层次模型,分析韧性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地铁站抗涝韧性影响因素分为直接、过渡与根源3类因素;水位监测与预警技术智能化、防洪专项应急预案完善度、应急响应速度、车站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排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