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The aquatic environment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Southern China are subjected to contamination with various industrial chemicals from local industries. In this paper, the occurrenc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lkylphenol octylphenol (OP) and nonylphenol (NP) in fiver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s in the runoff outlet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were investigated. NP and OP were detected in all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and their mean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water during the dry season ranged from 810 to 3366 ng/L and 85.5 to 581 ng/L,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sediments ranged from 14.2 to 95.2 ng/g dw and 0.4 to 3.0 ng/g dw, respectively. In surface water,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dry season than those in the wet season. In sediments, the concentrations in the dry season were also mostly highe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P and OP were found in Humen outlet, likely due to high levels of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s. 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with the use of hazard quotient (HQ) was also carried out and the HQvalues ranged from 3.6 × 10^-5 to 35 and 64% of samples gave a HQ 〉 1, indicating that the current levels of NP and OP pose a significant risk to the relevant aquatic organism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42.
北京市再生水与地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北京己投入运行的再生水厂及北京地区典型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双酚A和雌醇类物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再生水中所含内分泌干扰物与地表水没有明显差异。壬基酚在再生水和地表水中都有检出,其浓度在30~300 ng/L之间,而双酚A除方庄和吴家村再生水厂外,其余各水样均有检出,其浓度在0~30 ng/L之间。各水样中均有雌醇类物质检出,但含量极低。再生水处理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浓度水平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3.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及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治理水体中pEDCs的污染,针对pEDCs的代表物质双酚A和烷基酚,综述了世界范围内污染源水中pEDCs的污染现状,并介绍了吸附法、膜处理法、生物降解法、化学氧化法及高级氧化法等主要处理方法。同时,展望了今后pEDCs处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现存处理方法的应用前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的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4.
恶臭假单胞菌降解壬基酚的条件优化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菌株X-8,经16S rDNA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鉴定该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借助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生长条件和壬基酚(NP)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实验室利用X-8降解NP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0 ℃,pH值7.0,降解时间26 h,培养基中NP质量浓度14.723 75 ng/霯.在此条件下,降解率可达75.28%.通过GC-MS检测,对菌株X-8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推测NP的降解产物为辛基酚和戊基酚.  相似文献   
45.
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化学性质、环境释放机制以及其对环境构成的危害,归纳了壬基酚及其短链聚氧乙烯醚(NPnEO)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其生物降解性和降解机理,探讨了MBR中活性污泥对其吸附能力和膜的截留能力,讨论了包括厌氧或好氧条件下的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停留时间等因素对于其降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回流萃取法提取水中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水中壬基酚及其聚氧乙烯醚等的提取试验,发现回流萃取是提取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对提取剂进行了选择,表明环己烷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较好的重现性。为保证高沸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合物的回收率在95%以上,取90min作为回流萃取时间。最后对回流萃取法的优点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7.
比较了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浓缩富集水体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n为聚合度)及其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效率,建立了复杂基体水样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小分子代谢产物多成分同时测定的高分辨高灵敏的固相萃取(SPE)-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荧光检测(FL)方法。优化了影响SPE回收率的条件,洗脱溶剂和样品过柱的速度。SPE对NPnEO的回收率大于82%;使用1L水样,方法的检测限对壬基酚(NP)、NP1EO为0.01μgL,NP2EO、NP3EO为0.02μgL,NP4EO~NP12EO为0.05μgL。应用本方法测定了生活污水水样,检测到了NPnEO(n=1~12)及其小分子降解产物NP、NP1EO、NP2EO。  相似文献   
48.
壬基酚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李咏梅 《四川环境》2008,27(6):86-92
壬基酚是一种持久性有毒的内分泌干扰物,它会对生物系统产生有害影响。本文介绍了壬基酚的来源、物化性质、化学结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实验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去除,以及壬基酚在活性污泥分离的菌种中的降解。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9.
4-壬基酚臭氧氧化中雌激素活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有效的重组基因酵母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4-壬基酚(4-NP)在臭氧氧化过程中雌激素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能迅速氧化4-NP,并有效地去除其雌激素活性;臭氧氧化过程中,水中高臭氧浓度、低pH值、低悬浮物含量、低·OH抑制剂浓度以及适量的腐殖酸浓度均有利于降低4-NP的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5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MBR 与CASR 中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 n 为1~4)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反应器(CASR)中的去除效果和迁移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NPnEO 污泥负荷的条件下,采用不主动排泥的运行模式,2 种反应器均能有效去除NPnEO,去除率分别为99.2%和97.1%,MBR 的去除效果更稳定.前21d 中,2 种反应器中混合液NPnEO 浓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MBR 出水NPnEO 浓度小于其混合液浓度,而CASR 出水浓度则高于其混合液浓度;21d 后,2 种反应器混合液与出水浓度均趋于一致.活性污泥对NPnEO 具有吸附作用,但对去除NPnEO 的贡献很小;推测生物降解是去除NPnEO 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