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418篇
安全科学   156篇
废物处理   199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1064篇
基础理论   241篇
污染及防治   328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建立了二氯甲烷萃取、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水中痕量乙酸乙酯和乙酸乙烯酯的方法.水样质量浓度为0 mg/L~2.0 mg/L,方法线性良好,乙酸乙酯和乙酸乙烯酯的检出限均为0.02 mg/L,RSD≤7.2%,平均加标回收率>93.0%.  相似文献   
12.
2 汞样的富集分离与试剂提纯除应用苏州站和苏州267厂研制的WGY—S1型测汞仪外,用其他仪器测定汞,目前一般均需对样品中汞进行富集才能测定.在遇到样品基体干扰时,又须将汞与基体分离.因此,汞样的富集与分离是汞的测定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应用动力学光度法,在不经分离的条件下,采用比均定中变换同时测定水样中BrO-3与IO-3,优化了试验条件,试验了不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BrO-3与IO-3在0.10 mg/L~3.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与0.02 mg/L,RSD分别为2.8%与2.0%,回收率为97.2%~104%.  相似文献   
14.
对岳阳石化总厂环氧树脂厂的清洁生产审计方案的实施过程及情况进行介绍,为实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的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将实验室研制的 HL 型旋流器用压力容器式方式并联起来 ,建立 10 0 0 t/ d规模的示范装置 ,并进行试验。示范装置的试验结果表明 ,与工业测试比较 ,HL型旋流器并没有因为规模的放大而造成性能下降 ,它能取代石化行业目前采用的“一隔二浮”流程中的大部分装置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6条规定:“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即行政处罚罚款实行罚缴分离制度。作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在实际执法实践中,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根据环境保护执法罚款的特殊性,必须正确区分行政性罚款与补偿性罚款,明确各自?..  相似文献   
17.
18.
测定了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河流河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殖酸含量,研究了该地区河水腐殖酸含量的地域分异规律,并探讨了河水腐殖酸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所研究河流河水腐殖酸含量在0.9—14.4mg/L范围内,中值为4.16mg/L,并有北高南低的一般趋势。黑龙江上游及松花江北部支流的河水腐殖酸含量在8.5mg/L以上,滦河以北其它地区在3.9—6.4mg/L范围内,黄河以南区域则在0.9—3.3mg/L之间,所研究地区河水中的腐殖酸为混合起源的,它既来自河流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殖酸的释放,又来自流域表土中腐殖酸的淋溶。  相似文献   
19.
NDA-100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水杨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NDA-100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水杨酸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到目前为止以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作为水样和底泥样中有机锡形态分析检测手段的一些进展,评述了离子态有机锡化合物的萃取及其衍生方法,还讨论了仪器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及实用性方面的一些进展,最后论及了测定误差来源胶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