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45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187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228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991.
通过对传统装置停工程序进行改进,在保证吹扫效果前提下,实现了装置停工过程密闭吹扫,有效减轻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92.
化学药剂费用过高以及磷酸盐元素的消耗和化学污泥的利用问题是阻碍磷酸铵镁结晶技术应用推广的难题之一,磷酸铵镁热解产物循环技术可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叙述了磷酸铵镁热解产物沉机理,磷酸铵镁热解影响因素以及热解产物沉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并阐述了磷酸铵镁热解产物循环过程中带来的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给水厂废弃铁铝泥(Ferric and aluminum residuals,FARs)可用于控制湖泊沉积物磷释放.因此,在实际应用之前对FARs的风险进行评估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室内富集实验,考察FARs对沉积物中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活性、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FARs后,沉积物对氮的去除能力微弱提高.富集后沉积物中AOB丰度增加,投加FARs的沉积物中AOB丰度达到1.32×108copies·g-1,而未投加FARs的沉积物中AOB丰度为1.14×108copies·g-1.此外,amo 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富集前后沉积物中的AOB均附属于Nitrosospira和Nitrosomonas两个种属,并且投加FARs沉积物中AOB的多样性略高于未投加的.综上结果表明,FARs回用于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同时,将有益于沉积物中好氧氧化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994.
厌氧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和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n-damo)的发现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对生物氮、碳循环的传统认识.厌氧氧化细菌(anammox bacteria)和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细菌(n-damo bacteria)在水生态系统均有分布,并且在全球氮、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岸边带土壤中的存在和分布还不甚清楚.因此,本文对湖泊岸边带土壤中厌氧氧化细菌和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存在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厌氧氧化细菌hzs B基因(联合成酶关键基因)和M.oxyfera-like细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分别证明了厌氧氧化细菌和M.oxyfera-like细菌在白洋淀湖泊岸边带深层土壤中的共同存在.厌氧氧化细菌hzs B基因定量PCR结果显示,其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附近及以下部分(40~100 cm),而在表层(0~40 cm)土壤中未被检测到.M.oxyfera-like细菌16S rRNA基因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深度的土壤均有M.oxyfera-like细菌分布,并且其丰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增.这些结果说明厌氧氧化细菌和M.oxyfera-like细菌在湖泊岸边带深层土壤中共同存在,并且有不同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95.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与活性污泥中细菌的羟氧化还原酶(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HAO)活性有着密切关系.但目前活性污泥中细菌的HAO提取和活性测定方法尚未建立.本文首先探索了在25℃、酶活性反应液电子受体供体配比1∶1和终止剂选用2 mol·L~(-1)HCl条件下超声或高压破碎细胞法对HAO粗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破碎比超声破碎获取的粗酶活性高(p0.01).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了高压破碎下压力大小、破碎次数和裂解液用量的参数.粗酶提取液中DNA含量、酶活力及酶比活力结果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压力大小(50、110或160 MPa)、破碎次数(1、2或3次)和裂解液用量(2、5或10 m L)均对脱氮活性污泥破碎效果、酶活性和比活力有显著影响(p0.01);综合DNA含量、酶活力及酶比活力结果看,110 MPa压力条件下,加5 m L裂解液破碎2次更适合污水生物处理中HAO的提取和活性测定,既节省时间,又能较好的保持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一种基湿法脱硫联合脱硝工艺。考察了pH、SO2-3浓度、O含量、SO2浓度、催化剂对基湿法脱硫浆液脱除NOx的效率影响。研究表明:NO2的脱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NO的脱除率随着pH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O2和SO2的同时存在会促进NOx的脱除效率;当CoSO4的浓度超过0.05 mmol/L时,对NOx的脱除效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建立2组火山岩填料生物滤池,一组接种污水厂原污泥,另一组接种厌氧氧化菌,以人工配水为进水,控制反应器内温度在30~34℃,pH在7.5~8.0,经过前期的调整和后期的运行,达到良好的脱氮效果。接种厌氧氧化菌反应器氮去除率和亚硝态氮去除率可达90%;接种原污泥反应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可达95%。接种原污泥反应器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可以更好的持留厌氧氧化菌。  相似文献   
998.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2.0∶5、3.5∶5、5.0∶5、6.5∶5,研究其对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氧化耦合工艺启动的影响,试验连续进行了54 d.结果表明:当S2-/NO3--N1时,S2-的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NO2--N量不足,进而影响后续厌氧氧化效果,NH4+-N去除率较低,平均值为53.5%,同时剩余NO3--N继续氧化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S0,致使出水中ρ(SO42-)增大;当S2-/NO3--N=1时,S2-供应量充足,硫自养反硝化生成NO2--N量最大,厌氧氧化效果最好,NH4+-N去除率最高,平均值为65.1%;当S2-/NO3--N1时,S2-过量,S2-去除率下降.试验通过控制S2-/NO3--N,在HABR内成功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氧化耦合工艺启动,NH4+-N、S2-、NO3--N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4.3%、99.0%、99.5%,S2-/NO3--N=1为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999.
上推流厌氧反应器连续干发酵猪粪产沼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闯  邓良伟  信欣  郑丹  刘刈  孔垂雪 《环境科学》2012,33(3):1033-1040
为解决猪粪连续干发酵存在的抑制和出料难等难题,在温度(25±2)℃、有机负荷为干物质(TS)4.44 g.(L.d)-1的条件下,采用上推流式厌氧反应器(UPAR)对猪粪进行连续干式发酵试验,研究了猪粪干发酵过程的产气情况、抑制现象和出料流动性,并考察了上推流厌氧反应器进行猪粪干发酵的可行性.试验采用4种不同TS质量分数(20%、25%、30%、35%)的猪粪作为原料,经160 d的运行.结果表明,进料TS质量分数对发酵过程有很大的影响,4种不同进料TS质量分数稳定的池容产气率分别为2.40、1.73、0.89、0.62 L.(L.d)-1,进料TS质量分数为20%、25%和30%的产气效率明显优于进料TS=35%的产气效率.随着进料TS质量分数从20%增加到35%,氮质量浓度>2 300 mg.L-1会出现明显的产气抑制.在进料TS=35%时,氮质量浓度能达到3 800 mg.L-1,产气速率相对于进料TS=20%递减74.1%.当进料TS达到35%、出料TS质量分数达到17.1%、流速<0.002 m.s-1时,UPAR不能顺利出料.  相似文献   
1000.
温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李祥  黄勇  郑宇慧  袁怡  李大鹏  潘杨  张春蕾 《环境科学》2012,33(4):1288-1292
采用厌氧氧化反应器,通过氮去除速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变化方式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6~37℃之间变化时,氮去除速率在1.51~1.84 kg.(m3.d)-1之间波动.其中逐渐降温的氮去除速率变化幅度4.35%,比阶梯降温(氮去除速率变化幅度9.03%)更有利于厌氧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稳定.当温度低于20℃时,反应器氮去除会快速下降.特别当温度低于15℃时,反应器氮去除速率下降至0.55 kg.(m3.d)-1,同时出现大量的NO2--N积累,从而抑制厌氧氧化反应.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发现,低于20℃时温度与氮去除速率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根据温度变化对反应器氮去除速率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厌氧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实现低温高效运行的控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