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42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958篇
基础理论   153篇
污染及防治   23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61.
苏畅  王成端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43-45,49
试验研究了"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TN、NH3-N、TP去除率分别为75%~85%8、8%~91%、54%~67%、75%~87%8、8%~94%。该工艺操作简易,处理效果好,符合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2.
贵州省遵义市龙坑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0 000m3/d.采用水解+滴滤床污水处理工艺,现已建成投产.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出水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63.
印染废水的厌氧(兼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外印染废水厌氧(兼氧)技术的微观机理研究进展,包括降解动力学、降解途径、染料厌氧生物降解性能与染料分子结构关系等进行阐述。水解酸化-好氧联合处理工艺由于较厌氧工艺操作简单、耗能低和投资少等优点,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4.
俞林波  许艳 《环境科技》2009,22(6):39-41
乳业废水中乳蛋白、乳脂肪的生物降解比较慢,转化不毫全时容易引起污泥上浮,脂肪及其中间产物(尤其是游离的长链脂肪酸)会对厌氧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这里介绍一种乳业废水处理技术-预酸化+UASB+CASS工艺,经过2年多实际工程运行表明,此工艺有效的克服以上难题,并且运行稳定,处理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65.
研究了吡草醚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以及在三种生态水样和土悬液中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吡草醚在酸性水环境中比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易降解;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吡草醚在三种生态水中的降解速率较快,降解半衰期分别为:水库水4.56d,河水3.96d,池塘水1.35d;吡草醚在土悬液中降解较快,这与其碱性条件和含量较高的可溶性碳有关。  相似文献   
166.
水解(酸化)工艺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应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解(酸化)工艺进行了原理分析,论述了该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对后续工艺的影响.分析论述了该工艺对几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降解机理.认为水解(酸化)作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7.
中国南方森林黄壤的铝活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辛焰  赵瑜  段雷 《环境科学》2009,30(7):2040-2046
将酸化模型应用于我国区域酸沉降影响的预测和控制对策的制定,需要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土壤铝活化模式并确定其参数.利用我国南方4个森林小流域的土壤化学长期观测资料,对常见的铝活化模式,如三水铝石模式、斜矾石模式、高岭石模式、伊毛缟石模式和有机质吸附模式等在中国南方森林黄壤的区域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泛应用于各种酸化模型的三水铝石模式实际上并不适用,而修正后的三水铝石经验模式在土壤水pH值≥4时能够适用,经验常数可取pK=-2.40、 a=1.65(上层土壤)和pK=-2.82、a=1.66(下层土壤).其他模式与经验三水铝石模式相比,模拟性能并无明显的改善.观测结果还表明,当pH<4时,pAl不随pH明显变化,这些模式均不能解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68.
气浮+水解+SBR工艺在处理明胶废水中是可行的。SBR工艺去除水中大部分的COD、BOD5,还可同时脱氮除磷。运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明胶废水,其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污水排人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99)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9.
基于批式呼吸计量法的溶解性COD组分划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批式好氧呼吸计量法结合溶解性慢速水解COD(SH)水解动力学拟合提出了溶解性COD(SCOD)的组分划分方案.上海2个污水处理厂进水的SCOD组分划分结果表明,A厂沉砂池出水(典型生活污水)的SCOD中含有43.5%~58.6% SH、 21.8%~35.2%易生物降解COD(SS)和15.4%~30.9%溶解性惰性COD(SI); B厂沉砂池出水(长距离输送的合流制污水)SCOD中含有34.5%~45.2% SH、 29.3%~37.7% SS和25.6%~31.2% SI. 9组不同水样的试验拟合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能够很好地描述SH的水解过程,A厂和B厂进水SH的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28.00~39.77 d-1和26.48~29.52 d-1.该组分划分方案能够实现SS积分区域的理论划分,并消除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对SI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0.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可消化性和利用率,降低贮存过程中秸秆的木质纤维化程度及微生物对其营养物质的消耗,对新鲜秸秆分别添加硝酸、乙酸和氨水进行青贮处理,并通过比较青贮过程中秸秆发酵产物与化学组成的变化对青贮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乙酸能够显著抑制秸秆在青贮过程由于发酵而引起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损失,添加硝酸的WSC保存效果次于乙酸,但优于自然风干秸秆,氨水组低于对照组,损失最严重;青贮后秸秆的木质素质量比较自然风干秸秆降低了12.3%~25.8%,且易生物降解的可溶性组分质量比均较高;对青贮效果好的乙酸和硝酸组秸秆进行高温水解处理,乙酸组青贮秸秆的最大总糖得率为27.09 g/100 g干物质(DM),高于硝酸组的20.59 g/100 g DM,是自然风干秸秆最大值的2.14倍。研究表明,与干秸秆相比,青贮秸秆更易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