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709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99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1181篇
基础理论   345篇
污染及防治   297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La2O3/ZnO/TiO2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K-2B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2O3/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以紫外灯为光源,活性艳红K-2BP为模型降解物,研究了La2O3/ZnO/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锌和镧的掺杂量w(zno)=20%,w(La2O3)=0.5%,煅烧温度为500℃时,La2O3/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件最高;当催化荆投加量4 g/L,通气量800 mL/min,初始pH值3.12时,La2O3/ZnO/TiO2对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效果最好.实验证明.La2O3/ZnO/TiO2对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测得其反应速率常数k=11.5 mg/(L·min);吸附常数K=2.88×10-2L/mg.  相似文献   
992.
用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处理过的活性炭(AC)为载体,钛酸丁酯为前驱物,硝酸铈为掺杂剂,乙醇为溶剂,制备了外负载TiO2-Ce/Csurf复合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标准模拟降解物,研究了复合体不同热处理温度、不同浓度、不同亚甲基蓝浓度、不同铈掺杂量以及不同反应温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要高于纯TiO2和体负载催化剂。铈离子掺杂能抑制TiO2晶粒生长,阻碍了TiO2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当铈离子掺杂量为1.5%,热处理温度为600℃,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5.5 mg/L,样品浓度为1.5 g/L时,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93.
水溶液中活性艳红KE-3B的臭氧超声联合脱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臭氧/超声联合技术去除模拟废水中的活性艳红KE-3B。臭氧/超声处理前后KE-3B的紫外可见吸收谱没有明显的变化。臭氧/超声联合作用、单独臭氧化和单独超声处理脱除活性艳红KE-3B模拟废水5 min后的去除率分别为97%、73%和5%,表明臭氧/超声联合降解活性染料具有更高的氧化速率。实验研究了pH值、臭氧投加量、超声能量密度、反应温度对超声/臭氧降解活性艳红KE-3B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溶液初始pH的增大,KE-3B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超声能量密度的改变对KE-3B的去除影响不大,温度升高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在溶液初始pH值为9.0,臭氧投加量3.2 g/h,超声能量密度176 W/L,反应温度20℃时,浓度为100 mg/L的活性艳红KE-3B溶液的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4.
采用SBR反应器在缺氧条件下培养颗粒污泥,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组成以及反硝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缺氧颗粒污泥的湿密度为1.003-1.021 g/cm3;VSS/SS在54%-68%.低于一般的好氧和厌氧颗粒污泥;颗粒沉速在8.4-108 m/h,高于普通活性污泥;颗粒污泥表面主要为短杆菌,细菌排列紧密,颗粒表面不平整,内部细菌较少,主要为杆菌,并且分布不连续.颗粒表面和内部均存在孔隙和空穴.缺氧颗粒污泥反硝化活性很好.NOx-N的最大比消耗速率(N/VSS)达到了0.092 mg(mg.h).  相似文献   
995.
活性碳纤维负载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液中添加环氧树脂黏结剂并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活性碳纤维(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和TiO2晶相进行了表征,发现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很好地保持了m(锐钛矿型)∶m(金红石型)为79∶21的混晶结构。评价了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5g/L时,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失重率较低,表明TiO2的负载强度较高。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15g/L时,ACF上TiO2负载率最高,为65%。当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25g/L时,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最高,反应120min时,亚甲基蓝降解率均接近100%。  相似文献   
996.
HCO3^-碱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3 mM(ALK2.3)和12.4 mM(ALK12.4)HCO-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 927)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K2.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至培养结束,与对照相比对生物量的抑制率为38%,ALK12.4条件下虽然至培养结束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生物量有一个快速的增殖期,之后其生长速率持续下降.碱度增加强烈抑制光合色素Chla的合成,ALK2.3和ALK12.4条件下对Chla含量抑制率分别为74%和56%.藻胆蛋白与叶绿素a的比值(PBP/Chla)在碱度增加的条件下有显著升高.HCO-3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先降低之后逐渐恢复,至处理结束表现出低碱度(ALK2.3)促进光合活性,高碱度(ALK12.4)对光合活性影响不显著.说明HCO-3碱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有一定伤害作用,与高碱度(ALK12.4)相比,低碱度(ALK2.3)对细胞的伤害程度更大,随着细胞的增殖,碱度对细胞的伤害作用逐渐恢复,且低碱度下细胞恢复更快.暗示碱度可以作为水华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7.
活性黑5脱色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色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改良A2O反应器的厌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活性黑5的脱色菌菌株GY-1,经过对其菌落形态、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基因序列的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考察生长条件对活性黑5脱色的影响,得出该菌株对活性黑5脱色的最佳条件:接种量为8%(体积分数)、初始pH为7.0、温度为35℃。在该条件下,菌株GY-1对不同初始浓度活性黑5的脱色反应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在活性黑5初始质量浓度为25~100 mg/L时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光照对芦丁稳定性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羟基结构易被氧化,为了解其羟基被氧化后,是否还具有抑菌、抗癌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芦丁光照处理前后的含量、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还原能力)、分子结构以及抑菌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芦丁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降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半衰期为187.3 d.结构鉴定表明,光照处理芦丁母核结构没有降解,只是A环5、7-OH和B环3′、4′-OH氢解离,芦丁在溶液中以负离子或自由基形式存在.芦丁氧化前后的浓度与抑菌效果均成良好的量效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 2和0.933 0.但氧化芦丁的EC50值(15.58 g/L)与对照(6.34 g/L)相比差异显著(P<0.01).可见,氧化芦丁的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这进一步表明,芦丁分子结构的细微改变与体外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三者之间的构效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涡流空化(SC)/Fenton协同降解溶液中活性艳红K-2BP,探讨了H2O2、Fe2+、pH、涡流压力以及活性艳红K-2BP初始浓度对SC/Fenton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和Fe2+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率,低pH环境有助于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率随涡流压力的增大而升高,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活性艳红K-2BP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H2O2质量浓度为165mg/L,Fe2+摩尔浓度为1.5×10-4mol/L,pH为4.0,涡流压力为0.8MPa时,活性艳红K-2BP降解率可达91.81%。  相似文献   
1000.
CAS和MBR工艺污泥微生物在贫营养环境中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恶劣环境下不同污泥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组分是具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将导致活性污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MBR工艺和传统活性污泥法(CAS)工艺的污泥在贫营养的恶劣条件下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由于MBR污泥在环境适应的初期便能大量的利用可生物降解的EPS作为碳源,并迅速产出SMP维持细胞两侧压力,使得其污泥活性降低速度较为缓慢。而CAS工艺污泥则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才能将EPS中可生物降解的部分作为营养物质进行代谢。CAS污泥对EPS降解能力低于MBR污泥,污泥中残存的EPS高于MBR污泥。当污泥中微生物大量死亡时,由于EPS的保护作用,污泥絮体得到较大的保存,胞内物质不能大量扩散至污泥上清液中。两者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呈下降趋势,而SMP的蛋白质和多糖呈上升趋势,且微生物对多糖的利用能力高于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