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575篇
安全科学   139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1164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502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活化温度对SCAC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污泥-玉米芯活性炭(SCAC)制备过程中,活化温度对副产物(热解气和热解油)生成规律的影响。热解气和热解油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SCAC的产量逐渐降低,热解气与热解油的产量则随之增多。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气的主要成分均为H2和CO2,热解气中H2所占的体积百分数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CO2则相应降低。此外,热解气中CH4的含量也会随着活化温度的上升而略有提高,说明较高的活化温度更有利于热解气的资源利用。热解油组分较为复杂,每个温度条件下的液态产物都包括上百种化合物,可分为烷烃,烯烃,苯类,酚类,腈类,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酸,酰胺,酯类,甾体,醇,酮以及其他类共14大类型,其中以有机酸、腈类和甾体类有机物含量居多。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有机酸和多环芳烃的含量有所增加,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则有所降低;当活化温度升高至650℃以上时,甾体类有机物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2.
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凹凸棒土负载TiO2采用XRD、FTIR以及TG等手段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对比了改性凹凸棒土、活性炭、大孔树脂等不同吸附剂和凹凸棒土负载TiO2对二硝基联苄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的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凹凸棒土提高了2.5倍;凹凸棒土负载TiO2在波长λ=254 nm下光照0.5 h,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是凹凸棒土的2.0倍;投加量为3%活性炭在pH为2.05.0时,对该类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硝酸氧化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硝酸改性后活性炭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酸性大红3R的吸附能力和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微孔孔容减小,中孔孔容增大。活性炭表面以羧基为主的酸性含氧官能团随着硝酸改性浓度提高而显著增加,并对其吸附能力和催化臭氧氧化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硝酸改性活性炭吸附能力在碱性条件下由于表面酸性官能团和酸性大红3R之间的静电作用而有所降低;在酸性条件下由于二者的色散作用而增强。表面酸性官能团在碱性条件下参与臭氧分解,产生·OH,增强了硝酸改性活性炭对酸性大红3R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文章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固定鲍曼不动杆菌对硝基苯的降解情况。考查了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lndlich经验公式,同时探究了其最佳投加量为5 mg/mL。较单纯微生物降解来说,在温度为15℃,pH为7,摇床转速140 r/min的条件下,生物活性炭降解浓度为200 mg/L的硝基苯所用时间大大缩短,而400 mg/L的硝基苯不能直接被菌株降解,固定化后84 h可基本完全降解,并且由于微生物作用活性炭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05.
众多化工企业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不断涌现,它们每年排放的废气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传统的处理有机废气的几种技术,分析其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又介绍了近几年新兴的技术,分析其潜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主要研究预氧化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水中微量2,4二氯酚的影响。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发现,高锰酸钾预氧化能够提高活性炭纤维的饱和吸附量,这种吸附增强作用随着高锰酸钾投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二者连用具有协同去污效果。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内循环活性炭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某农药厂生产废水,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处理农药生产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进水pH值控制在7.0~7.5、水力停留时间为6h、曝气量控制在使活性炭处于流化状态时,CODcr的去除率为50%,总氮的去除率为32.33%,同时可生化性明显提高,生物毒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8.
臭氧生物活性炭有机物吸附与生物降解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臭氧-生物陶粒与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对比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生物过滤系统的生物活性及有机物去除特性,建立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量化计算方法,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有机物降解过程及去除机理.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是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其中生物降解占主导作用,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65%,生物降解作用去除的有机物几乎全部是易于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物;而吸附作用去除的有机物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35%,去除的有机物中难降解和易于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09.
Anaerobic treatability of synthetic sago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a laboratory anaerobic tapered fluidized bed reactor(ATFBR) with a mesoporous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as a support material.The experimental protocol was defin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maximum organic loading rate(OLR),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the efficiency of the reactor and to report on its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The reactor was subjected to a steady-state operation over a range of OLR up to 85.44 kg COD/(m~3.d).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was found to be 92% in the reactor while the biogas produced in the digester reached 25.38 m~3/(m~3·d) of the reactor. With the increase of OLR from 83.7 kg COD/(m~3.d),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Also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model using multilayer perceptron(MLP)has been developed for a system of two input variable and five output dependent variables.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input-output data,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btained have been used.The output parameters predicted have been found to be much closer to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ones and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for 30% of the untrained data.The mean square error(MSE)was found to be only 0.0146.  相似文献   
110.
铅在棉秆基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李坤权  郑正  蒋剑春  张继彪 《环境科学》2010,31(5):1402-1408
以棉秆与棉秆纤维为原料,利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低成本的高比表面微孔棉秆基活性炭,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水溶液中铅的吸附特性,测定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溶液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及吸附机制.根据低温液氮(N2/77K)吸附测定数据,以BET方程、BJH法及H-K法对活性炭孔结构进行了表征,以Boehm滴定、FTIR、零电荷点pHPZC测定及元素分析定量表征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结果表明,以棉秆和棉秆纤维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570和1731m2·g-1,含氧酸官能团含量分别为1.43和0.83mmol·g-1,均高于商业活性炭ST1300.静态吸附实验表明,棉秆基活性炭对铅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最大吸附量超过120mg·g-1,溶液pH对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吸附量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在5min内可达饱和吸附量的80%;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假二级方程,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0,而焓变(ΔH0)0,说明吸附为吸热的自发反应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离子交换可能在吸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