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56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868篇
基础理论   342篇
污染及防治   240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王金荣 《环境》2001,(2):20-20
在现代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肉、禽、奶、蛋食品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感受到畜禽食品风味不如从前,并且日益为畜禽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担惊受。医学界已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青少年性早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等问题以及某些食物中毒,往往与畜禽食品中的抗生素、激素及其它合成药物的滥用与残留有关。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仪1992年,全美就有13.3万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因为动物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然后通过食物链将这种耐药性病菌转移给人类。使抗生素对人类疾病毫无效力。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担忧:  相似文献   
22.
南昌市郊蔬菜农药残留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菲 《环境与开发》1994,9(1):206-208
南昌市郊是南昌市的菜蓝子工程基地,其蔬菜总产量全市上市总量的69%。为了摸清我市蔬菜农药使用情况和残留水平,我站对市郊青菜进行了一次调查,共采集三十余个样品,分析甲胺磷、对硫磷、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五种农药残留水平以及部分样的有机氯残留量,结果表明:甲胺磷、对硫磷二种农药污染最严重,其最高值分别为86.10mg/Kg和1.21mg/Kg。对人体健康具有潜生威胁  相似文献   
23.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的废水中,多种酚类已被列入国家环境监测物质名单中。苯酚、甲酚及二氯酚在生产和生活废水中广泛存在。采用有效、快捷的分析方法.是防止居民用水受污染,保证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苯酚、甲酚、氯酚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4.
采用Nafion修饰电极,以微分计时电位溶出法分析测定废水中对—氨基苯酚(PAP)。在选定的条件下,PAP的测定范围在1.0μ~0.5mmol/l之间;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mol/l;标准偏差为1.6%:方法的回收率为92.5%~96.5%。  相似文献   
25.
速灭菊酯在水稻-水-鱼系统中的动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模拟生态系统试验法,对水田施用速灭菊酯后对邻近水域的污染、水域中鱼类对速灭菊酯残留物的浓缩和排除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表水中,残留物浓度随处理后时间而迅速降低。水系中淤泥对水中残留物有明显的吸附净化作用,鱼对水中速灭菊酯残留物的摄取和排除均很迅速。 用二室模型对速灭菊酯残留物在田表水中的消失、用一级输入和输出的单室模型对鱼体中残留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在田表水中,土壤对水中残留物起着强烈的吸附净化作用;在水系中,鱼体中残留物浓度的消长主要取决于残留物自身在水中的消失速率,只是在前期同时依赖于鱼体对残留物的排除效应,鱼体的摄入常数只对鱼体累积浓度最大值及到达最大值的时间T_m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6.
PVA阴离子交换纤维对水中苯酚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苯酚在PVA阴离子交换纤维(PVAF)上的吸附—解吸特征。等温吸附平衡浓度与吸附量关系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吸附系数及热力学参数。尝试了几种动力学方程在苯酚—PVAF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鲛岛方程q=K(?)nt+B能较好地反映体系的特征。PVAF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云  吴季茂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0):22-25,42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新型超高效除草剂,大约包括2V化合物,已被广泛用于禾谷作物防除阔叶杂草以及某些禾本科杂草,该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残留浓度〈1μg.kg^-1水平。常规的分析方法包括生物鉴定,酶免疫分析,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MS联用后,可以准确测定复杂环境样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痕量残留。  相似文献   
28.
基于表征成键原子的生物活性特征值Ai构建取代苯酚的自相关拓扑指数tT,并以0T1、T为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取代苯酚诱发浮萍萎黄、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QSAR模型:pC=-2.4591+0.51730T-6.3888×10-21T,r=0.9778;24h-LC50=2.1269+1.1013×10-20T+3.4552×10-41T2,r=0.9676.它们的估算结果均优于文献结果,用Jackknife法检验,以上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  相似文献   
29.
热带假丝酵母8953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热带假丝酵母(编号为8953)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并可以利用苯酚、间苯二酚、联苯胺等芳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该菌株在48h内可完全降解约14.88mmol/L苯酚,完全降解10.63mmol/L苯酚只需要24h,其降解苯酚浓度最高可达19.13mmol/L。在pH4~9,温度20℃~40℃范围内,苯酚浓度为10.0mmol/L条件下该菌株均保持100%的降解率。该菌株降解苯酚的最适pH范围为6.0~8.0,最适温度范围为28℃~30℃,最佳接种量为1%~3%,外源添加氮源能促进酵母生长和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30.
以岩棉为载体制备一种新型负载型纳米TiO2,对有机污染物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岩棉对苯酚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经过120min的处理,苯酚基本上被完全降解。流速对降解率的影响较大,本试验选择流速为5mL/min。初始浓度越小,苯酚的降解效果越好。通入O2和加入适量H2O2均有利于苯酚的降解,且少量的H2O2可使苯酚的降解率大大提高。苯酚在pH=4.5时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