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研究了五氯酚对盐泽螺旋藻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五氯酚对盐泽螺旋藻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藻胆素含量的IC50分别是4.26、0.369、1.132mg/L。实验结果还显示,五氯酚在实际浓度范围内,刺激盐泽螺旋藻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并有随浓度增高,活性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利用Zarrouk培养基,通过改变葡萄糖的初始加入量,研究钝顶螺旋藻的生长情况及其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探讨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碳源能够促进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影响其叶绿素和粗蛋白含量,当葡萄糖投加量≥1 g/L时,生长对数期提前,藻液OD560在培养4天时达到稳定,叶绿素和粗蛋白含量培养7天后急剧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添加葡萄糖碳源有助于提高水中硝态氮的去除率,当硝态钠、葡萄糖投加量均为2.5 g/L,培养5天时,氮素去除率最高,达99.96%,但硝态氮浓度过高时会产生单盐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3.
螺旋藻是一种经济微藻 ,除可用作食品、饲料、饵料外 ,在医疗保健、精细化工和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藻胆蛋白是存在于螺旋藻等藻类藻胆体中的一类捕光色素复合蛋白 ,具有很高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吸附特征与其结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经处理过的盐泽螺旋藻为吸附剂,研究其对10种酚类化合物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盐泽螺旋藻对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邻氨基酚、对氯酚和2,4-二氯酚6种酚均有不同程度的吸附,用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描述时,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6种酚的吸附常数k的对数值与其分子连接性指数(2Xv)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泽螺旋藻对其余4种酚(邻甲酚、间羟基酚、间氨基酚、间乙酰氨基酚)均不产生吸附。  相似文献   
25.
三丁基锡对螺旋藻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氯化三丁基锡对盐泽螺放心藻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TBT对盐泽螺旋藻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50为5.09μg/L。  相似文献   
26.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pirulina platensis (SP) powder against aluminium-induced nephrotoxicity and DNA damage in rats was studied. Male rats receiving daily 40 mg/kg b.wt. aluminium chloride (AlCl3) orally had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urea and creatinine, up regulated kidney injury molecule-1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genes, down regulated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enes, and increased all parameters of kidney DNA damage using comet assay. Treatment with SP alleviated all AlCl3-induced effects of toxicity, especially when the animals were pre-treated.  相似文献   
27.
硒胁迫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集落形成及富硒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琼脂糖半固体培养基中硒胁迫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P)集落形成及其富硒稳定性.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硒含量分别为2.5mmolL-1、5mmolL-1和10mmolL-1,培养并观察螺旋藻集落形成,挑取藻集落进行富硒培养,多次转种后,测定生长率、硒含量,筛选稳定的富硒螺旋藻.从含硒5mmolL-1的培养皿中挑选12个典型藻丝集落接种培养,发现其中6个生长率达到对照的80%,有两个藻集落(编号为SP0803和SP0809)硒含量较高,干藻硒含量分别为ρ(Se)=924μg/g和ρ(Se)=831μg/g,连续3次转种培养,藻体含硒量保持稳定.以上结果表明,利用琼脂糖半固体培养基进行微藻集落培养是可行的,并成功筛选到富硒螺旋藻.图3表2参12  相似文献   
28.
啤酒酵母菌,盐泽螺旋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经一定步骤处理过的啤酒酵母菌的盐泽螺旋藻对Cu^2+、Ni^2+、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力和盐泽螺旋藻对3种重金属离子都有显著吸附,其中盐泽螺旋藻的吸附强度和最大吸附量均明显大于啤酒酵母菌,且对Cd^2+的吸附能力更为突出,其最大吸附量达每克干生物体312mg。  相似文献   
29.
对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在接种后第3~5 d分3次添加Na2TeO3,4个Te胁迫组的累计加Te量分别为650、750、850和950 mg/L.结果表明:4个Te胁迫组螺旋藻的最终生物量、水溶性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Te胁迫强度增加而逐渐减少;而SOD的比活力均高于对照组,但随Te胁迫强度增加也呈逐渐减少趋势;Te(IV)胁迫没有改变螺旋藻中脂溶性色素的组成,但各色素的含量也随Te胁迫强度增加而下降;胞外多糖含量随Te胁迫强度增加而增加,但950 mg/L实验组(第9 dxTe(IV)为2.21),胞外多糖的含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30.
螺旋藻和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螺旋藻、由真菌和螺旋藻组成的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旨在为啤酒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由螺旋藻和真菌形成的菌丝球组成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与螺旋藻单独处理废水作对比,比较两者的废水净化效果以及螺旋藻的生长情况。从2组实验对比情况来看,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螺旋藻和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 70.59%和77.81%,TN 70.17%和84.28%,TP 37.99%和50.88%。螺旋藻在废水中生长积累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9.71%,明显高于在Zarrouk培养基中的螺旋藻蛋白含量(38.57%)。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及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有较好的净化作用,所得螺旋藻生物质可用于加工饲料、饵料、色素的提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