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96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696篇
基础理论   219篇
污染及防治   174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在一台小型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垃圾焚烧试验,研究了管道喷射活性炭对16种多环芳烃(PAHs)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垃圾原料和炉渣中主要是4环和5环PAHs;飞灰中以3环、4环、5环PAHs占主导地位;烟气中3环和4环PAHs最多;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烟气中PAHs浓度降低,飞灰中PAHs含量和PAHs总去除率增加;在试验范围内,PAHs脱除率为76%~91%.  相似文献   
992.
天津局部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分布状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津市内的几个典型地区大气颗粒物进行测定,检测出58种多环芳烃,并对11种多环芳烃进行定量测定。其结果表明,所涉及 的区域在采暖期内大多数点位的苯并(a)芘超标,超标倍数在1.1~4.6之间;交通繁忙地区的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地区;笔者还对多 环芳烃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苯并(a)芘与大气颗粒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3.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低分子量胺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电解质,使水体中的胺类进入气相,顶空进样至气相色谱分析。同时选用HP-1大口径毛细管柱及NPD检测器分析,既保证了各低分子量胺类物质的分离,又保证定量分析的高灵敏度。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应范围广,对水中各胺类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甲胺0.4μg/L、二甲胺0.4μg/L、三甲胺0.4μg/L、乙胺0.5μg/L。本方法可用于水和废水中低分子量胺类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4.
焦化厂排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XAD-2树脂/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鉴定某焦化厂排水中的微量有机物。结果表明:焦化厂达标排放的废水中仍然含有芳香族及稠环类化合物如二苯乙醇酮、3,4-二氯-异氧杂萘邻酮、1,8-萘二甲酸酐,约占废水总有机碳含量的19.02%。特别是经氯氧化剂处理后生成许多卤代化合物,约占总有机碳含量的57.81%;其中包括毒性很大的二溴-氯甲烷、1-氯.1,2-二溴乙烷等,约占总有机物的7.54%。  相似文献   
995.
The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heterocyclic organic compounds in a complex multisolute system to a natural clayey till was investigat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lutes reflect a simplified composition of an aqueous phase in contact with coal tar. Sorption was studied for two ratios (s:l) of clayey till (solid) to aqueous phase (liquid). The effect of the complex mixture of solutes on sorption of the fou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benzofuran, dibenzofuran, benzothiophene, and dibenzothiophene is evaluat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ir sorption measured in single-solute systems. Sorption of the four compounds is affected by the complex mixture, with sorption decreases for all four compounds at high s:l ratio indicating competitive sorption. The effect on sorption of the individual compounds is not related to solubility or hydrophobicity of the compounds. Freundlich-type isotherms are observed for all compounds in the high s:l-ratio experiments, but for the most hydrophobic compounds isotherms are close to linear. The sorption of N-compounds and benzofuran is apparently influenced by cation exchange and dipole–dipole attraction to clay mineral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sorption of the most strongly sorbing compounds is observed in the low s:l-ratio experiment. The dramatic increase in sorption appears to be a result of multimolecular layer sorption or condensation on surfaces in the clayey till at high surface density of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 data are fitted by BET (Brunauer, Emmet, and Teller) type 2 isotherms. The increase may or may not be induced by the presence of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sorbed by cation exchange and dipole–dipole attraction. The desorption of the compounds was studied for the low s:l ratio where multimolecular layer formation apparently had occurred. Partially irreversible sorption, hysteric Langmuir type desorption with isotherms of very high Kl coefficient, or behaviour reflecting dissolution of a condensed phase is observed.  相似文献   
996.
堆制处理过程中的多环芳烃降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堆制处理过程对污染土壤中4 ~6 环的多环芳烃(PAHs) 的降解. 结果表明,堆制对6 种难降解的PAHs 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PAHs 的降解随着苯环数的增加而降低,其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荧蒽> 苯并[a] 蒽、苯并[a] 芘> 苯并[b] 荧蒽、苯并[k] 荧蒽> 苯并[ghi] 北. 其中,荧蒽的去除率为46.0 % ~92.9% ;苯并[a] 蒽的去除率为7.7% ~37 .2 % . 当PAHs 的初始浓度提高约50 倍时,除荧蒽外其它PAHs 的降解随着污染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不同C/N均有类似的规律,但C/N25:1 比C/N40:1 为好. 堆中各种PAHs 浓度在高温期以前都有所提高,但在降温期以后又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细菌总数测定表明,数量变化呈双峰型.  相似文献   
997.
呼和浩特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PUF)吸附块和玻璃纤维滤膜(GF)同时采集大气中气态和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对居民区和草原清洁区分别进行冬夏两季间歇式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蒽、芘、(芦出)、苝、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等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居民区四环以下的PAHs有一半以上存在于气态中,四环以上的PAHs大部分存在于颗粒物上;夏季每种PAHs在气态中的百分率比冬季高;草原清洁区与居民区PAHs在气态和颗粒物上的百分率不同;冬季居民区污染严重时间是10:00—11:30和17:30—21:30,而夏季污染严重时间是6:00—10:00和18:00—22:00。  相似文献   
998.
选矿废水中醚胺的某些环境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降解,吸附及土柱淋滤试验等手段,对选矿废水中醚胺的降解规律,降解能力,吸附能力,分配特征以及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规律等环境化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醚胺在水体中的降解规律服从一级生物化学反应方程c-coesp(-Kt),温度和pH值是影响降解系数K的两个主要因素;(2)土壤对醚胺的吸率在92%以上,吸附方程为q=5.335+63.3gc;(3)醚胺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规律为c=aex  相似文献   
999.
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48  
对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内容包括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差异,具有降解氯代芳香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氯代芳香化合物的氧化脱氯机理、还原脱氯机理及共代谢作用机制,并对氯代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性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来源菌种对苯系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从城市污水处理场和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场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富集的混合菌种对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6种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在相同的生物试验条件下,比较了2类不同来源菌种对被试验化合物代谢过程在耐受化合物浓度,降解启动工作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