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78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434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粉煤灰用于土地复垦,可以改良土质,并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已成为粉煤灰主要利用途径之一。但是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一些元素如锌、硒、锑等会从复垦土壤中被淋滤出,进而对环境造成危害。通过对粉煤灰复垦的土壤连续淋滤2,8,14 h,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淋出液中的锌、硒、锑进行分析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取样深度为10 cm时,随着离复垦土壤的距离增加,下游土壤中锌浓度一直减少,硒浓度先减少后增加,而锑浓度先增加后减少,与背景值相比,淋滤液中的锌和硒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  相似文献   
92.
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金矿含银氧化矿为原材料,探讨了碘化提金的工艺条件,并对碘的再生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常温条件下当浸出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碘含量达到0.8%,pH值在6~8的范围内时,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浸金率,此时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为了降低碘化提金的应用成本,采用锌置换金的方法使碘回收,结果显示,当锌粉的加入量为1 g,置换时间为1 h时,置换率最高,碘可以高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3.
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运移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阎先良 《环境科学》1993,14(5):32-38
通过室内淋滤实验,研究了酚,氰,砷,汞,铬在粉质轻亚粘土和中砂中的积累,运移规律:(1)土体对污染物质吸附净化均可分为强吸附阶段,饱和吸附阶段和吸附饱和阶段;(2)土体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净化强度与其粒度通常呈负相关;(3)酚,氰在包气带中降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挥发性与生物分解作用。证实污染物质在包气带中的主要迁移形式为:H3AsO3,H2AsO3^-,CrO4^2,Hg(OH)^+,GgOHCL,同  相似文献   
94.
铬渣浸出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铬渣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一直困扰着铬盐行业的发展 ,其浸出毒性研究有利于对铬渣危害的监测评估、治理及综合利用。本试验对新渣和陈渣的浸出毒性进行了探讨 ,同时对铬渣中Cr(Ⅵ )进行全量溶取 ,并分析铬渣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浸出行为。从而提出适宜于评价铬渣浸出毒性的试验方法 ,即 :液固比 2 0∶1,浸取时间 8h、提取剂为HAC NaAC(pH5 0± 0 2 ) ,粒径为 12 0目的浸出体系  相似文献   
95.
废催化剂浸出规律的静态实验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静态浸出实验方法对废催化剂中重金属在不同固水比和浸出次数条件下的浸出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发现浸出次数大于3次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和浸出速率趋于稳定,同时固水比的增加也没有明显改变废催化剂中重金属的浸出。认为在浸取次数大于3次以后,随着表面溶质的溶解,浸出过程主要为内扩散所控制。  相似文献   
96.
用土柱研究旱地土壤60cm土体夏季的氮肥淋溶损失,结果表明,在土壤施尿素后35d内淋水350mm,在不产生泾流的条件下,淋失率平均为25.5%。还探讨了氮肥淋溶过程中的氮形态变化,以及施氮量和土层深度对氮肥淋浴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含量与渗滤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国内 2种不同的垃圾焚烧炉型———炉排炉与流化床产生的飞灰进行了特性分析 .结果表明 ,飞灰在粒径分布上有相似的规律 .炉排炉飞灰中重金属含量高于流化床飞灰中的含量 .飞灰的渗滤特性表明 ,重金属的渗滤特性受渗滤液的pH影响很大 .  相似文献   
98.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分析了某炼油厂周边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的种类及含量,考察了6种有机溶剂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浸取效果,探讨了溶剂与溶质溶解度参数差异对浸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试样中含有蒽、荧蒽、芘、 、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和苯并[a]芘8种多环芳烃,其含量分别为4.20,22.05,10.62,4.26,5.54,0.80,0.94,4.18 mg/kg;筛选出二氯甲烷作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浸取溶剂;最佳浸取条件为浸取时间10 min、浸取温度30 ℃、溶剂与土壤的液固比5:1(mL/g)、土壤含水量8%,在此条件下,总多环芳烃浸出率为83.0%,各种多环芳烃的浸出率分别为蒽97.8%、荧蒽78.2%、芘99.9%、 98.5%、苯并[a]蒽81.1%、苯并[b]荧蒽47.6%、苯并[k]荧蒽14.8%、苯并[a]芘58.7%。  相似文献   
99.
煤矸石中元素Ba、Ni、Sr的淋溶析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徽淮南煤矸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淋溶析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Ba、Ni、Sr在矸石山底部的含量高于新鲜样品,由此得出这三种元素对周围土壤及水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0.
The solubility and potential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Cd, Cu,Hg, Pb and Zn) in two urban soils were studied by sequential andleaching extractions (rainwater). Compared to rural (arable) soils on similar parent material, the urban soils were highlycontaminated with Hg and Pb and to a lesser extent also with Cd,Cu and Zn.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rainwater leachates were related to sequential extractions and metal levels reported fromStockholm groundwater. Cadmium and Zn in the soils were mainly recovered in easily extractable fractions, whereas Cu and Pb were complex bound. Concentrations of Pb in the residual fractionwere between two- and eightfold those in arable soils, indicatingthat the sequential extraction scheme did not reflect the solidphases affected by anthropogenic inputs. Cadmium and Zn conc. inthe rainwater leachates were within the range detected in Stockholm groundwater, while Cu and Pb conc. were higher, whichsuggests that Cu and Pb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soil were immobilised in deeper soil layers. In a soil highly contaminatedwith Hg, the Hg conc. in the leachate was above the median concentration, but still 50 times lower than the max concentration found in groundwater,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of other sources. In conclusion, it proved difficult to quantitatively predict the mobility of metals in soils by sequential ext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