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177篇
综合类   657篇
基础理论   82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15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林婷  吴烨  何晓旖  张少君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8,39(8):3946-3953
氢燃料电池车(FCV)具有运行阶段高能效和零排放的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商业化发展.氢能生产具有多种技术路径,不同路径的能源和环境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运用GREET模型对不同氢燃料路径下的FCV燃料周期(WTW)的化石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进行了全面评价.选取了多种制氢路径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中国本地化的FCV燃料生命周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FCV相对传统汽油车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并和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可再生电力和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制氢供应FCV能取得显著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可削减约90%的化石能耗和CO_2排放.在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能源制氢路径中,以焦炉煤气制得氢气为原料的FCV,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其化石能耗低于混合动力车,CO_2排放低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结合对资源储备和技术成熟度的考虑,我国在发展氢能及FCV过程中,近期可考虑利用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物制氢,并且规划中远期的绿色制氢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952.
蒋春来  宋晓晖  钟悦之  孙亚梅  雷宇 《环境科学》2018,39(11):4841-4848
基于我国2011~2015年水泥企业逐条生产线基础信息、活动水平及控制技术等数据,建立了水泥工业NOx排放量计算方法和动态排放数据库.利用该方法,计算了2011~2015年逐条水泥生产线NOx排放量,分析了2010~2015年我国水泥工业NOx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水泥工业NOx排放量变化范围为168~199万t,自2010年的169万t增加到2012年的199万t,达到排放峰值,随后逐年下降,到2015年与2010年基本持平.水泥工业NOx排放的地区分布不均衡,2015年安徽、四川、河南、湖南、云南、山东是排放量最大的省份,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上海、内蒙、山西、新疆、湖南、云南、四川是单位熟料NOx排放强度最大的省份.从生产线规模来看,规模≥ 4000 t·d-1的熟料生产线产量占比和NOx排放量占比均最大,分别为68.5%和66.5%,单位熟料NOx平均排放强度最低.水泥生产工艺结构的转变及水泥工业降氮脱硝工作的开展是影响水泥工业大气NOx排放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3.
根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安徽省2000年-2009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安徽省能源消费由2000年的4878.82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9年的8895.90万t标准煤,平均年增长率为6.9%,其中第二产业部门能源消费量均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9%以上;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由2000年的4107.48万t增长到2009年的8536.12万t,其中在各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中原煤的碳排放量最大,占总碳排放量的77%82%;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低于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但高于全球和美国;碳排放的因素分析得出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呈现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4.
中国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毛建素  曾润  杜艳春  姜畔 《环境科学》2010,31(11):2788-2794
中国工业是资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头,解析工业各行业的生态效率可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必要信息.在分析工业构成并构建工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选择能源消费和废水、固体废物、SO2、工业烟尘、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研究的环境影响类别,界定了与这些环境影响相关的生态效率,估算了中国2007年的工业生态效率现状,结果为:能源效率615.5万元·ktce-1;废水和固废方面的生态效率分别为54.3万元·kt-1和1.9万元·t-1;工业SO2、烟尘和粉尘方面的生态效率分别为59.6、169.2和184.6万元·t-1.深入分析了39个工业部门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以上几种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行业不均衡性,表现为不同行业在不同类型生态效率中的工业排序明显不同;与此同时,对于同一种生态效率,不同工业行业的数值可相差几百倍到几万倍,表明通过优化工业结构将具有较大的提高工业生态效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5.
In the last 40 years, a large area of savanna vegetation in Central Brazil (Cerrado) has been converted to agriculture, with intensive use of fertilizers, irrig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Currently, the Cerrado is the main region for beef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Brazil. However,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n NO, N2O and CO2 emissions from soil to atmosphere are still poorly investigate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quantify soil emissions of NO-N, N2O-N and CO2-C in different no-till cultivation systems in comparison with native savanna vegetation. The agricultural areas included: (a) the maize and Brachiaria ruzizienses intercropping system followed by irrigated bean in rotation; (b) soybean followed by natural fallow; and (c) cotton planting over B. ruzizienses straw.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from August 2003 to October 2005 and fluxe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planting, after fertilization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before and after harvesting. NO-N fluxes in the soybean field were similar to those measured in the native vegetation. In the cornfield, higher NO-N fluxes were measured before planting than after planting and pulses were observed after broadcast fertilizations. During Brachiaria cultivation NO-N fluxes were lower than in native vegetation. In the irrigated area (bean cultivation), NO-N flux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broadcast fertilizations. Most of the soil N2O-N fluxes measured under cultivated and native vegetation were very low (<0.6 ng N2O-N cm−2 h−1) except during bean cultivation when N2O-N fluxes increased 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broadcast fertilization with irrigation and during nodule senescence in the soybean field. Soil respiration values from the soybean field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native vegetation. The CO2-C fluxes during cultivation of maize and irrigated bean were twice as high as in the native vegetation. During bean cultivation with irrigation, an increase in CO2-C fluxes was observed after broadcast fertilization followed by a decrease after the harvest. Significantly lower soil C stocks (0-30 cm depth) were determined under no-tillage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tocks under savanna vegetation. Fertilizer-induced emission factors of N oxides calculated from the dat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dicated by the IPCC as default.  相似文献   
956.
不同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比较及数据可分享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宁  张凯山  李媛  陈琳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2):2774-2784
针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缺乏机动车相关基础数据的实际国情,探讨一种基础数据共享的可能性,用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的计算.以北京、上海、天津及成都4个城市为例,通过综合这些城市现有的机动车相关的基础数据(如机动车保有量,车龄分布,基于驾驶特征的发动机比功率(VSP),外界环境等),运用模型预测他们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并和相应城...  相似文献   
957.
半城市化地区已成为城市化研究的热点,但其生活垃圾管理问题常被忽视.以典型半城市化地区——厦门市集美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采样两种方法,分析不同住区家庭生活垃圾产生的特征,并通过生命周期分析法,对比混合填埋、混合堆肥、混合焚烧以及分类处理4种垃圾处理方案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出相应的垃圾管理对策.结果表明:半城市化地区可...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对中国环境标志计划由来和发展以及环境标志定义的介绍,阐述了中国环境标志标准遵循的原则、框架及标准类别,介绍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和模式,分析了中国环境标志计划的实施对相关行业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说明了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已成为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59.
上海市能源CO_2排放及节能减排的减碳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 2005 年为基准,采用 IPCC 清单指南推荐的方法测算了上海市能源活动产生的 CO2 排放清单。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高碳情景和低碳情景下上海市能源需求及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探讨了节能减排等低碳政策所产生的碳削减的潜力。研究表明,2005 年上海市能源活动所排放的 CO2 总量为 1.72 亿 t,其中,能源加工转换产生的 CO2 排放量为 7740 万 t,占排放总量的 44%;工业次之,占 30%;交通运输的排放比例为 16%。煤炭和石油的消费是导致 CO2 排放的主要原因,2005 年煤炭所带来的 CO2 排放量为1.10 亿 t,油品所产生的 CO2 排放量为 0.58 亿 t,分别占到能源活动 CO2 排放总量的 64.0%和 33.7%。 2005 年上海市人均 CO2 排放量为9.68 t/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4 倍,是中国平均水平的 3.8 倍。研究表明,在低碳政策下,上海能源需求将有所控制,到 2020 年全市能源需求总量为 1.6 亿 t 标煤, 比高碳情景节约 1.4 亿 t 标煤。节能减排政策还将使得全市能源活动 CO2 排放比高碳情景显著下降,到2020 年全市 CO2 排放量为 3.26 亿 t,比高碳情景减少 3.1 亿 t,低碳政策所产生的碳减排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60.
加工制造业机械设备折旧过程CO2排放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折旧法中的楼梯法,再结合设备的主要组成物质的排放因子,初步分析了机械设备在折旧过程中排放的CO2量。研究表明,机械设备在折旧过程中排放的CO2量是碳排放计量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