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2 毫秒
71.
采用高温燃烧水解煤样-超纯水吸收装置,建立了高温燃烧水解-淋洗液在线发生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煤中氟和氯的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考察了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高温燃烧水解预处理煤样和离子色谱法条件,并将该方法推广应用于飞灰、土壤和岩石的氟和氯含量检测,实验测定值与标准物质真实值误差能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72.
在0.25MW燃烧试验台上进行黑液水煤浆燃烧过程中氟的排放特性研究 ,并和普通水煤浆进行对比 ,分析了影响排放过程的各因素 .试验表明水煤浆中的氟含量较低 ,一般小于 30mg/kg ,普通水煤浆燃烧氟排放率为70%~90%,排放浓度为2.0~2.6mg/m3;黑液水煤浆氟排放率明显低于普通水煤浆 ,为 45%~80 % ,排放浓度为1.7~3.0mg/m3.炉膛温度和水煤浆成分对氟排放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  相似文献   
73.
气候对我国城市居民氟摄入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19个城市的供水氟含量与当地居民尿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当月的平均气候资料和口腔健康资料与之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低于18℃的月平均气温对我国城市居民氟的摄入量基本没有影响;当月平均气温高于18℃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我国城市居民氟的摄入量会随饮水量的增加而上升,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主要依靠饮用水摄取氟。对于平均相对湿度来说,月平均相对湿度超过80%会对我国城市居民氟的摄入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4.
脲硫酸复肥新工艺减少氟逸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脲硫酸代替硫酸分解磷矿生产复合肥,研究了反应温度、磷矿粉细度、搅拌强度、酸解剂配比(尿素与硫酸、水的摩尔比)对磷矿转化率和气相氟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解剂配比是影响氟逸出率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尿素的加入使氟逸出率较传统酸解磷矿减少75%以上。在酸解剂配比3.6:1:1、反应温度85℃、搅拌强度400r/min、磷矿粉细度120~150目条件下,磷矿初期分解率可达90%以上,气相氟逸出率可降至3%左右,固相氟含量未增加。  相似文献   
75.
含氟酸性废水的治理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被各大稀土厂堆积待用的中重稀土做沉淀剂,有效地降低了废水中的F-,生产出了合格的稀土氟化物,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工业用水标准,这样既节约了短缺的水资源,又保持了工厂周围地区及流域下游地区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焦作市各县(市)区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的分析与评价,从土壤环境、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形地貌等方面对焦作市高氟地下水的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表明焦作市浅层地下水存在三个氟污染带,即高氟区;高氟区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土壤因素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是高氟区形成的主要因素,独特的地貌、气候和人类活动也是高氟区的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77.
酸性水动态淋滤与静态浸泡土壤中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研究了不同pH值的淋滤液对土壤的动态淋滤及静态浸泡,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不同pH值淋滤液在不同时间段获取的淋出液中氟浓度以及淋滤后残渣中的氟含量,结果表明:淋滤液的pH值、淋滤时间以及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对氟的淋出影响重大。淋滤液的酸性越强,土壤中氟的最大淋出浓度越大,土壤中被淋出的氟含量越高,淋出率也越高且氟的淋出主要集中在淋滤初期60h内,后渐趋于平缓;动态淋滤淋出的氟含量及溶出率均稍高于静态浸泡,这可能源于动态淋滤较强的分子运动,进而使提取剂充分渗透到土壤基质中。黄壤、黄棕壤、水稻土在pH=3的淋出液中的氟浓度变化曲线表明土壤淋洗作用更多的是将土壤中的可溶性氟盐淋洗掉。可溶性氟盐越多,被淋失的氟就越多。  相似文献   
78.
沧州深层地下水氟的分布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含量高是沧州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之一。为了反映沧州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和揭示深层地下水氟的演变机制,本文分析了1980年和2014年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变化,研究了深层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过程。具体使用ArcGIS和PHREEQC软件分别绘制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氟的时空分布图和模拟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沧州地区深层地下水氟浓度水平分布表现为西部最低,中西部和东部沿海次之,中部最高,且在2014年其面积增至约占沧州地区总面积的50%,可直接饮用地下水资源分布面积减少。深层地下水中氟离子浓度逐渐升高,仍来自萤石沿着水流路径、水流方向不断发生溶解反应,且从1980年到2014年仍未达到饱和。预计在深层地下水开采活动下,沧州深层地下水氟含量会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79.
有机物料对土壤中水溶性氟环境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是固、液、气三相共存体,氟在土-水-植物、动物界面的转化可通过土壤水溶性氟含量表征。试验选用典型贵州黄壤和石灰土,运用有机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的机理,通过向模拟高氟污染土壤中添加有机物料泥炭和风化煤,采用两因素最优设计,研究两种有机物料对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和风化煤都能降低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且泥炭的处理效果更好,最佳添加量是1.258g·kg-1。同时表明,黄壤和石灰土环境下氟形态转化的化学机理不同,运用有机质修复氟污染黄壤添加适量就可达到理想效果,而氟污染石灰土还存在其它更直接有效的方法改变氟在石灰土环境下的形态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80.
● High fluorine is mainly HCO3·Cl-Na and HCO3-Na type. ● F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to water table. ● High fluoride is mainly affected by fluorine-containing minerals and weak alkaline. ● Fluorine pollution is mainly in the north near Laizhou Bay (wet season > dry season). ● Groundwater samples have a high F health risk (children > adults). Due to the unclea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fluoride in groundwater of Mihe-Weihe River Basin (China), there is a higher risk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Therefore,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ampling and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 for fluoride in groundwater were studied by the graphic method, hydrogeochemical modeling, the proportionality factor between conventional ions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orine content in groundwater is generally on the high side, with a large area of medium-fluorine water (0.5–1.0 mg/L), and high-fluorine water is chiefly in the interfluvial lowlands and alluvial-marine plain, which mainly contains HCO3·Cl-Na- and HCO3-Na-type water. The vertical zo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orine content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depth to the water table. The high flouride groundwater during the wet season is chiefly controlled by the weathering and dissolution of fluorine-containing mineral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rock weathering,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The weak alkaline environment that is rich in sodium and poor in calcium during the dry seas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nrichment of fluorine. Finally,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using rough set theory and an improved matter element extension model, and the leve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fluoride in the Mihe-Weihe River Basin during the wet and dry seasons in the Shandong Peninsula is defined to show the necessity for local manageme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s caused by ground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