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234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385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曹阳  任朝辉 《四川环境》2003,22(3):83-85,94
加入WTO后四川省环保系统监测站如何克服自身缺陷,积极应对国内外监测机构的挑战,是未来几年内各监测站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回顾了我省监测站监测能力现状,分析了入世后各级环境监测站所面对的形势,并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我省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站在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2.
讨论了固定铁磁影响环境和无铁磁影响环境中磁变仪的定向问题,并对《地磁台站观测规范》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3.
深埋岛式地铁车站站台火灾时烟气蔓延数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随着我国地铁的发展,未来部分地铁的发展空间属于埋深较大,经过老城区时须穿越大片房屋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实施上线路和车站均需要较大的埋深。因此,深入开展深埋地铁站点火灾安全研究有助于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笔者针对地铁深埋岛式站台火灾,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深埋岛式站点内烟气横向流动和不同站层间的烟气纵向蔓延规律。分析烟气在隧道、站台及站厅内蔓延时烟气温度、有毒气体浓度、可见度等特征参数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了火灾时深埋岛式站点内有效的气流组织形式,隧道排烟系统的运行模式。所获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同类型的地铁车站的设计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34.
地铁车站突发客流疏运能力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针对车站OB应对亚运会期间大规模突发客流疏导问题,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不同车站设计方案,包括车站一岛一侧站台设计和一岛站台设计及不同通道设计时的最大疏运能力。计算考虑了车站建筑结构、出入口、闸机口和边门、楼扶梯等通道的数量及通过能力、站台面的容纳能力、列车的装载量、售检票方式、行车交路组织等诸多因素。通过对影响客流疏导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能力核算,分别得到了两种站台形式设计方案时的最大疏运能力的理论值。研究结论将有利于解决该车站应对亚运会期间大规模突发客流疏导问题,同时理论分析方法可为其他类似的车站能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基于模糊理论的加油站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油站安全状况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次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本文针对加油站特点分析构建了加油站安全评价指标因素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各评价指标因素相对权重的基础上,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加油站安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为加油站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6.
A data analysis of three major Korean cities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roadside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10 μm or smaller in aerodynamic diameter (PM10), including temporal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tions, over a recent period of 4 to 6 years. The yearly roadside PM10 concentrations presented a well-defined increasing trend or no trend depending on the roadside monitoring station. Most mean values exceeded or approximated the Korean standard of 70 μg/m3 per year for PM10. A representative roadside diurnal trend wa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 morning maximum. In most cases, the Sunday roadside concentrations were similar to or somewhat lower than the weekday concentrations, and the PM10 concentrations presented a well-defined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March. The monthly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in March were most likely attributable to Asian dust storms. In two metropolitan cities (Seoul and Busan), the frequency of days with roadside PM10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the standard of 150μg/m3 per 24 h was much lower for the roadside monitoring stations than for the residential monitoring station, whereas in the third city (Daegu), this result was reversed. Interestingly, the averag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for the roadside sites in Seoul and Busan during Mar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for the residential sites, suggesting that the roadside concentrations responded more to the dust storms than the residential are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and five important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solar radiation, wind speed,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the number and type of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 equations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station or season. Finally, the current results confirmed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M10 exposure of residents living near roadways.  相似文献   
37.
白元 《安全》2019,40(4):12-15
本文对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进行分析研究。经乌鲁木齐站客流数据分析得,日均客流量1.78万人,日常高峰时段客流量2.4万人,每日早高峰客流在9:00~12:00之间,晚间客流高峰在18:00~24:00之间。乌鲁木齐站以原有疏散能力计算,日常高峰时段旅客平均排队时间为36.7min,其他特殊时段旅客积压排队现象更长,造成旅客需要提前1.3~2.0小时排队进站。影响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的主要原因包括疏散设施未全部投入使用,安检设备通过能力有限,旅客疏散路线复杂等。笔者从疏散路径、疏散设施和疏散管理等方面提出疏散安全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大气压力特别是高空条件对水平对置活塞汽油机热平衡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内燃机高空模拟试验台进行不同海拔高度(0~7000 m)下水平对置活塞汽油机的热平衡试验,测得不同海拔下排温、缸体表面温度等特征参数,计算热流量分配特性,并对比分析热流量分配特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随海拔升高,汽油机排温和缸体表面温度逐渐下降,且海拔愈高,缸体表面温度下降幅度愈大。汽油机有效功率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余项损失百分比逐渐上升,且在低转速下,变化幅度增大。在6000 m模拟海拔、3000 r/min转速下,汽油机有效热效率不到5%,而余项损失达到了30%以上,此时部分汽油甚至并未燃烧。结论高空环境对水平对置汽油机热平衡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制约其高海拔性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9.
汽油在西北黄土上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实验,研究了汽油在西北地区黄土上的吸附行为,同时研究了提取的天然腐植酸对汽油在黄土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在黄土上的吸附在6h内达到平衡.无论是否加入腐植酸,汽油在黄土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Elovich方程,其热力学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腐植酸的存在使汽油在黄土上的吸附能力减小.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45 C,汽油在土壤上的饱和吸附量从6.300mg·g-1减小到1.365 mg·g-1,表明汽油在黄土上的吸附属于放热反应.溶液pH和土壤粒径的增大,均不利于汽油在黄土上的吸附,溶液pH和土壤粒径越大,其在黄土上的吸附量越小.另外,在室温下对吸附了汽油的土壤样品和纯汽油挥发行为的研究表明,吸附了汽油的土壤样品的汽油挥发比纯汽油慢,其挥发率与时间成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40.
针对昆钢动力能源分公司制氢站建成投产后出现的环保污染和所带来的生产运行问题,对制氢系统原装置技术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并对实施后的效果、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优化方案的实施彻底解决了制氢站建成后产生的环保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