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甲醇为溶剂配制了用于测定大气中丙烯醛(丙烯醛-2,4-二硝基苯腙)的标准样品,通过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或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波长360 nm)进行分析测试.采用重量法配制,经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多个高水平的实验室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方法定值,数理统计检验,给出了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该标准样品可应用于环境监测、污染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仪器校准等.   相似文献   
22.
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水合肼,将显色剂用量由5.0 m L降至3.0 m L,比色皿厚度由30 mm增至50 mm,水样酸度由1 mol/L降至0.5 mol/L,同时增加低浓度校准曲线,实现对其方法检出限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法检出限由0.007 8 mg/L降至0.001 0 mg/L,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均符合规范要求,能够保证低浓度水样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23.
采用分批培养试验和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基质性毒物(氨和亚硝酸)对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单独和联合抑制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分批培养时,氨和亚硝酸对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半抑制浓度及95%可信限分别为1670.3(1518.3~1832.4)mg·L~(-1)和565.3(239.0~916.3)mg·L~(-1),亚硝酸毒性大于氨;氨和亚硝酸对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联合抑制效应为独立作用,二者各自对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产生毒害.在中性环境和高浓度基质条件,高浓度的游离氨和游离亚硝酸会抑制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防止游离态基质浓度过高是解决基质自抑制的重要手段.连续培养时,随着氨浓度的上升,反应器效能和联氨含量基本稳定;随着亚硝酸浓度的上升,反应器效能急剧下降,联氨快速累积.基质亚硝酸对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抑制源于联氨脱氢步骤受阻,细胞能量代谢不畅,所积累的中间产物联氨作为抑制物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4.
胡平  赵世民 《地球与环境》2017,45(2):242-246
通过研究影响水样中水合肼的糠醛衍生化物的衍生化、萃取,及气相色谱的分离和氮磷检测器(NPD)的测定条件,建立了糠醛衍生化-气相色谱(NPD)法测定水中水合肼的新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糠醛衍生化、乙酸乙酯萃取肼的糠醛衍生化物,气相色谱-NPD检测器测定肼的糠醛衍生化物,水合肼糠醛衍生化物的萃取率为89.3%~93.4%,在0~2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14 μg/L,加标回收率为81.7%~99.4%,相对标准偏差为2.9%~6.3%。方法特异性好、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实用,适于水中水合肼的监测。  相似文献   
25.
以具有最大比三氯乙醛生成潜能(SCHFP)的苏氨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次氯酸钠(NaClO)、二氧化氯(ClO_2)、高锰酸钾(KMnO_4)、过氧化氢(H_2O_2)、臭氧(O_3)和臭氧过氧化氢(O_3/H_2O_2)等预氧化剂对三氯乙醛(CH)生成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预氧化剂及其适宜投加量,为CH的控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去除一天CH生成量(CH1d)的预氧化方式依次为H_2O_2、ClO_2、KMnO_4和NaClO,适宜投加量分别为3、0.5、0.6和0.5mg·L-1,对CH1d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61.54%、47.63%、29.77%和10.94%;能够有效去除CH生成潜能(CHFP)的预氧化方式依次为KMnO_4、NaClO、H_2O_2和ClO_2,适宜投加量分别为0.6、0.5、3和0.5mg·L~(-1),对CHFP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1.01%、33.38%、8.36%和2.40%;O_3和O_3/H_2O_2预氧化能够使CH1d和CHFP增加,不适用于对CH的控制.  相似文献   
26.
对国标法( GB/T 5750.8-2006)中的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水合肼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指出了水合肼测定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指出在标准分析方法基础上,选用合格的最新生产的分析纯以上的试剂,现场调节水样酸度至1 mol/L,正确进行浑浊带色干扰因素校正消除,利用氨基磺酸去除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27.
大气中羰基化合物GC/MS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灵敏度高、可靠并且能同时检测大气中20种羰基化合物(C1~C10)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涂布PFPH(衍生剂)的Tenax TA作为固体吸附剂采集大气样品,然后再经过溶剂洗脱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检测的一项分析技术.校正曲线的可决系数(R2)、检测限(LOD)、平行样标准偏差(RSD,n=6)、回收率分别为0.995~1.00,0.15~1.04ng·m-3,7.3%~15.8%和92.7%~109.2%.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对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对羰基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分析表明,上海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变化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8.
为对深水高压气井测试地面流程中的节流油嘴段的温压场及水合物生成情况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整个节流管路进行气体流动特性分析。并利用P-T图回归公式法,得出不同温压场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情况,进行水合物生成范围对比。结果表明:针阀出口后端气体速度随着管路入口压力和针阀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管路出口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而气体温度随管路入口压力、管路出口压力、针阀直径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管路入口压力的递增、管路出口压力的递减以及针阀直径的递增,都会导致针阀突变径处的速度场、温压场波动更加剧烈,并使得水合物生成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29.
河水中水合肼降解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室内及室外实际河流的监测,证明了水合肼的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降解速度受水温、微生物、溶解氧、pH等因素影响,水温高,有微生物的存在,富氧及pH在6—8之间的条件下,降解速度快。温度对降解的影响符合K_T=K_(20)θ~((T-20))公式。利用微机计算出K_(20)与θ,结果pH为6时K_(20) 0.0281~1/h,θ1.045,pH为8时K_(20) 0.021~1/h,θ1.036,计算与实测降解系数平均误差分别为1.17%和-10.7%。在所实验的河流中,水合肼的降解系数为0.300~1/h平均误差为-5.87%。  相似文献   
30.
Coo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TE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serving available energy, improving its utilization, and correcting the mismatch that occurs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energy. It has been employed in many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cool storage systems for air-conditioning and natural cooling of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CTES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food and pharmacy processing, where large short duration loads are often requir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n CTES system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led water storage system, coil pipe cool storage system, packed bed cool storage system, gas hydrate cool storage system, and ice slurry cool storage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s of CTES system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