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文章围绕我国石油行业低碳发展现状、制约条件和技术方向展开论述。通过统计我国"十一五"能源需求形势和石油行业能源使用情况,总结石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预测了"十二五"油气能源需求和石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在此基础上,对石油行业低碳技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估,并提出我国石油行业分阶段低碳技术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我国低碳技术扩散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技术扩散的各种路径,具体结合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了低碳技术扩散的四轮驱动模型.我国要实现低碳技术大规模扩散,首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经验,然后带动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使我国低碳产业走上高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3.
低碳经济下的智能用电技术与环境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用电作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和很强的自愈能力。采用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将各种分布式再生能源迅速接入电网,对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介绍智能用电这一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及其关键技术,从能源防御体系、土地利用和电力生产等方面对智能用电与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减少碳排放,提高用电系统的抗击灾害能力,保护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是环境安全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日益攀升,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引发了全球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走低碳发展之路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为全面认识低碳经济,该文针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①不同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②不同省份低碳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③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的原因是能源分布、能源利用、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此,今后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加强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消费行为、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资源,来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渐进式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类型及其演进过程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基于现实利益和基本国情对中国低碳发展的渐进式路径进行了论证,并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低碳发展的五步走战略,明确了渐进式低碳发展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0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有色金属工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进行分析,为政府、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应担当的责任和做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郑红  陈崇光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3):17-19,4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协调关系不断地被打破.两者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建立在化石能源之上的经济体系因为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而面临着威胁。在另一方面,生产活动的进行往往伴随着污染物的排放,CO2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因其过度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全球温室效应。废水治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缓解矛盾的曙光.然而,在废水处理的同时。面对由此所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又能采取什么措施使废水治理技术更加低碳环保呢?从低碳角度阐述了目前的废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8.
考虑以低碳转型推动区域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充分现实意义。本文以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9年中国272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影响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低碳试点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较非试点城市得到提升,经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2)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地级市和非资源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效应更为显著;相较于特大城市和小城市,大中城市更有利于放大低碳试点的政策效应。(3)机制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通过减排溢出效应、绿色创新效应和外资限流效应促进试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4)低碳试点城市的大气环境改善效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试点邻近城市的大气环境因此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109.
China is going through a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Although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aspec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ies,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huge total amount and fast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 in the near future.China has to confront the tough challenge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China plans to reduce carbon intensity,that is,CO2 emissions per unit GDP,by 40 to 45% by 2020 compared with the 2005 level.It is a strategic option to coordinate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coping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the basis of China’s national circumstances,representing the core content and key measures for transforming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realizing low-carbon development.To achieve the target,more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puts are required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than in the Eleventh Five Year Plan period.In addition,energy conservation achieved by structural adjustment,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product value-added improvement is also expected to play a greater role.Therefore,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ake greater efforts to transform the development pattern,take advantage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while coping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building a domestic tow-oriented society.China should also establish an industrial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low-carbon emission.Then China will ultimately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both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ping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县域)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科学相关分析方法,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变化趋势,在分析区域未来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碳排放目标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控的CO2当量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目标函数,通过集成Markov模型和结构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低碳优化动态调控模型(LUSCC)及其求解方法。最后以江苏泰兴市为例进行了分析验证,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实施情况,获得3种不同碳排放目标调控程度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构及其调控方法,研究表明,建立的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动态优化调控模型,能够满足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及其可持续利用要求,为探索区域未来低碳型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