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吴小珍 《环境工程》2010,28(2):109-113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是对产品车间生产过程绿色性进行评估的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在生产过程各阶段以及整体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来评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制造要求,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它是绿色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研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生态指数Eco-indicators99方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探讨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最后通过在车间中电弧焊接过程为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化工产业园区化是政府合理规范化工园区且将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关停并搬迁至化工园区内的产业集聚化,是解决目前中国化工产业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之一。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刻画了化工园区、化工产品、化工园区管委会、企业和公众四个核心子系统的关联,在此基础上,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博弈模型将参与者简化为政府(包括化工园区管委会)、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公众(化工生产企业现址影响半径内的居民群体),并分别构建了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模型与公众参与下的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模型。根据模型推论,此两类情景博弈的纳什均衡都可以为(政府行政政策,企业按期搬迁入园)或(政府经济政策,企业按期搬迁入园)。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驱动机制,是在作为外在驱动主体的政府和公众的引导和监督下,作为内在驱动主体的化工生产企业,在各驱动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实现其"按期搬迁入园"的机制。进而得出化工生产企业与化工园区"按期匹配搬迁入园"、提升化工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差异化地一企一策及建立公众和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对话机制的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以典型染料医药精细化工园区HSEDA为对象,从四个方面分析其近17年来产学研政合作推行清洁生产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与创新实践、所取得的减污降碳绩效,以及未来展望。研究发现,HSEDA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四个特征:(1)突出园区精细化物质流能量流管理,自下而上理清多产品、多元素、多层级物质能量代谢结构、路径和过程,定量揭示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设计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靶向措施;(2)染料行业自主开发了连续硝化、催化加氢、重氮化,高效分离、传热传质偶合等清洁技术,提效减排绩效显著;(3)医药行业开发了维生素、喹诺酮关键中间体短流程绿色合成技术,提高了原子经济性;(4)园区定量分析反应、工艺及物料全生命周期安全特性和风险,系统设计,提高本质安全。2006—2019年,HSEDA实现经济与资源、能源、环境脱钩发展。在“双碳”战略下,从系统角度提出园区“一核六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94.
面向环境的精益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功  周传华 《环境技术》2006,24(3):37-42
当前,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两大难题.在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至最低,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简介了绿色制造和精益生产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面向环境的精益供应链的构建原则,提出了一种面向环境的精益供应链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其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5.
Based on the plant level data from the First National Census of Basic Units, the Second National Census of Basic Units, and the First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of China, this paper ex- amines the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t a more disaggregated level both by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and spatial unit analysis. Applying the agglomeration index proposed by Maurel and Sedillot, studies show that the most agglomerated industries are resource-intensive, and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tensive while industries demanding localized inputs or serving localized markets or favo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re fairly dispersed. The more disaggregated industries are more spa- tially agglomerated. At the finer spatial scale, industries are more dispers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in-county spillovers are stronger than nearby-county spillovers, and within-prefecture spillovers are stronger than nearby prefecture spillovers. Local- ized spillovers are still quite substantial at a range beyond that of counties. Comparing the agglomeration index of Chinese manu- facturing industries in 1996, 2001 and 2004, agglomeration seems to be a general tendency.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some industries have experienced remarkable changes in their levels of agglom- eration in the period 1996–2004.  相似文献   
96.
采用先进的CAD/CAM技术对传统模具设计制造方法进行改造,是提高模具设计制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此文提出基于特征和知识的才法构造精密注塑模设计和制造系统,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系统包含的各模块功能.这一系统是浙江省科委八五攻关项目“精密注塑模设计和制造(CAD/CAM)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97.
通过分析传统制造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工艺基准定位系统及引入"中断加工"概念可实现"一分钟换装",大大提高制造柔性,实现敏捷、快速、经济生产.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小模数渐开线花键的滚轧成形 ,滚轮的设计及制造。制造工艺采用线切割成形 ,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99.
国家半导体行业VOC排放标准制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为有效控制监管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所产生的废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加强行业污染控制,规范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制订半导体行业VOC排放标准进行了研究。概述了半导体行业VOC排放的特点。分析了该行业对VOC排放的治理技术。阐述了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有关半导体行业VOC废气的排放标准。从国内半导体企业VOC治理现状、现有监测技术、VOC排放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半导体行业VOC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并探寻影响碳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发挥企业在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基于碳信息披露的四个维度构建制造业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体系,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测度我国制造业企业2018—2020年真实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及变化趋势,有效降低评价指标的维数,避免单一熵权法权重失真情况,并通过随机森林回归识别各个指标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研究发现:(1)主成分和熵权法组合可有效降低信息量少的“干扰”维度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从而获得比传统单独采用单一方法更有效的评价结果。(2)2018—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2020年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提升最大。(3)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整体偏低,不同企业间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4)企业的研发投入、总资产、总负债等因素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