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3,(6):90-90
广州增城市新塘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牛仔服名镇",享有"中国牛仔第一城"的美誉。由于未能有效实施环保治理,传统牛仔服装产业的洗水、漂染工艺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周边东江水资源的安全。为此,广州增城市决定并报国家环保部批准,设立新塘漂染工业环保工业园区,将新塘地区漂染企业搬迁入园,园区集中供热、供水及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事故多发,园区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是破解化工园区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本文以国内典型的精细化工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梳理该园区建设以来在产业发展、安全生产、污染整治方面的创新实践及成效,凝练出具有启示意义的管理与规划特点,以期为其他精细化工园区提供借鉴。实践显示,发展较成熟的化工园区向非化工园区转型难度大且代价高,而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是趋势所在,科学地实施规划管理,是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的首要。化工园区推进绿色发展,宜在充分摸清园区"家底"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即:以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突破带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以大企业为核心,构建产品间、企业间协作的动-静脉耦合产业链接和共生网络;建设清洁化、多功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基础设施组团;构建全过程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本质安全;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及准入控制。2006-2015年,上虞园区整体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相对脱钩,产生了积极的经济环境效益。其绿色发展实践对其他化工园区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快速工业化发展,尤其是新建工业项目"入园进区"的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越来越成为工业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从园区准入、适用标准、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当前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中的问题的梳理,对工业园区系统化的工业园区环境行政管理体系进行探讨,研究建议:在园区设立时,应突出区域上资源、能源、环境三元优化与统一,园区企业入园突出环境准入尤其是有利于园区的生态化与循环化改造;在园区企业水污染防治中,应探索园区企业协同治污的差异化排放标准,建立全过程控制水污染防治路线;在环境管理体制创新中,应以排污许可管理为主线,构建园区环境管理相关方协同的系统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纳溪工业集中发展区由泸州化工园区、纳溪浙江产业园、纳溪临港产业园三个产业园组成(即"一区三园")。泸州化工园区是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20.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化工、硫磷钛产业和化工新材料。目前,正全力打造成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的循环型绿色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6,(5):I0001-I0001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从零起步,凭着全国能源和矿产比较丰富、近水、近电、近路以及拥有一定的环保容量和省级重点开发区等优势,在5年内已有近40家工业企业入园生产或建设,成为攀枝花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自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成立起,就一直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能治理,实现达  相似文献   

6.
宣教     
《环境教育》2011,(8):7
江苏首家社区"低碳学校"在无锡空港园诞生当低碳逐渐成为时尚,成为众人所追求的健康生活态度,低碳生活就拥有了不竭的生命动力。近日,由无锡市委党校、市环保局、无锡空港产业园区管委会联合创办的无锡市首家社区"低碳学校"——无锡市南星苑低碳学校,在空港产业园  相似文献   

7.
马军 《绿叶》2012,(1):52-58
政府、企业和公民是绿色转型的"三驾马车",当前中国环境问题的最大障碍是这"三驾马车"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政府虽然制定了非常多的环保法规、政策制度,但执法程序不够严格和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很多污染企业无视自身生产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倾向于通过缴纳罚款来逃避环境责任。在这种状况下,"绿色转型"很可能会流于口号和形式。打破这一困境,有赖于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政府对公众参与的鼓励与扶持,唯有联合政府和公众的力量,企业才会有动力实施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8.
刘向阳 《环境教育》2011,(12):31-33
沿海工业园接受了初创时期入园项目层次较低,带来环保安全治理难度大的教训,实行了项目会审制度,2008年以来拒绝了30多个亿元以上的项目,使入园项目层次越来越高。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与国家建设、群众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化工产业也是高风险产业,加之一些地方化工企业连连出事,这就使一些人产生了疑问: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环境中,还能不能发展化工产业?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滨海沿海  相似文献   

9.
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政府和企业在实施和申请补贴过程中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特征,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三种均衡并用逆推归纳法对其进行验证,得出影响均衡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企业造假的成本与期望风险成本,影响因素还包括政府误判损失。结合此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辽宁省环保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尽管近年来在全国的位次有所下滑,但在产品门类、技术、人才、关联产业以及园区化、集群化的发展模式上仍具有一定优势。面对中-韩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环境服务业战略转型的机遇和挑战,辽宁省应明确提出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不同环境服务分类影响研究,实施国内环境服务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加快环境服务业发展和战略转型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制定针对国内环境服务企业的扶持战略,解决战略转型的保障问题。本文以自贸区贸易效应为理论依据,根据辽宁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探索在新时期如何利用辽宁省的区位优势不断创造市场空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环保产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强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构建,加强园区建设,培育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11.
绿色消费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目前我国绿色消费意愿正不断上升,绿色产业迅速兴起;从市场机制来看,绿色消费通过供求关系变化影响经济绿色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推动绿色消费正当其时。分析发现,影响绿色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观念,以绿色标准和认证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税收和绿色激励机制为代表的公共政策以及绿色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当前中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和意识仍旧淡薄,公共政策制定仍不完善,在引导绿色消费方面的作用仍旧较弱,同时还存在绿色产品供应不足、绿色技术创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绿色消费理念向实际绿色消费行为的转化。对此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绿色采购制度、推动出台绿色采购法、扩大绿色消费品的财政补贴范围、扩大开放等方式推动我国消费向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2.
有效、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主线,是政府部门确定环境管理目标、衡量进展以及同所有利益相关方共享信息的基础。美国环保局(EPA)从整体视角和跨学科观点提出环境信息生命周期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信息的生产者、管理者、提供者和使用者等不同角色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环境信息生命周期模型的各环节和要素,包括政策、规划和项目,数据采集和管理,信息交换和共享,信息管理,发现、获取信息,理解、使用信息,用户/公众反馈等,用于评估环境管理业务的数据和信息需求,帮助提高数据质量,增强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能力。环保部门需要关注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的问题,将环境信息生命周期的方法融入中国的环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将提高环境数据的质量和政府透明度。本文针对中国的环保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天津市工业园区发展沿革和经济环境绩效,分析了2018—2020年园区“围城治理”措施及成效,识别新时代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提出策略建议。研究发现:天津工业立市特征突出,工业园区更是主战场,曾为全国园区的发展起到重要带头作用。园区“围城治理”较好地解决了存量土地、环境等问题,开启了天津园区发展新阶段。天津市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仍面临基础薄弱、驱动力减弱、保留园区与被整合园区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清晰等挑战。研究提出三项建议:一是立足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加速科技创新资源及高端创新要素向园区流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配套能力,激发园区科技创新动能。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市强化园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分区分类制定园区跨越式发展策略并完善考核机制,开展绩效评价动态优化。三是以园区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深化园区转型发展,提升产业能级。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家战略实施载体,成为全国引进外资密集、高新技术集聚、经济增长迅猛的区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园区的快速扩张,开发区面临着土地资源既浪费严重又非常紧缺、能源供给紧张、环保压力增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金桥开发区结合自身特点,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改造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了园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同时,以生态创建为抓手,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加强节能环保,使整个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政策框架的雏形已初步显现。随着各级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政策系统梳理,以及对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层次梳理法,从中央政策、国务院政策和部门政策三个“战略层面”,以及部门政策中具备“经济类”和“信息化工具类”属性的两个“目标层面”,结合政策的功能作用和市场认可程度将部门政策细分到“实施层面”,梳理得出我国绿色消费政策框架。通过分析我国绿色消费政策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对绿色消费政策与国家统计局的居民消费支出分类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本文对我国已经实施的各类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目前我国绿色消费政策和实践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以来中国低碳发展进展及政策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已经比较系统地构建起推动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目标体系、规划体系和体制机制,及时开展中国低碳发展进展及政策评估,对于反映政策进展与成效、识别问题与挑战、指导下一阶段的低碳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起包含35个评价指标的中国低碳发展指数,对2010—2018年中国的低碳发展进展和政策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十二五"以来,中国的低碳产业发展进展显著,但二氧化碳排放控排水平、能源领域的低碳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低碳发展政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但低碳发展政策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足,管理体制、制度建设、配套机制均有待完善。本文建议,围绕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低碳发展的政策目标,以碳排放总量管理作为2020年以后我国低碳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有序推动低碳发展配套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管理的信息机制和资金机制建设,抓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增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已发布的低碳发展相关规划、控温方案、低碳试点示范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7.
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化工园区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有毒有害物质数量大、环境风险等级高,存在着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是,我国至今尚未制定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范,相关研究也未见报道。在当前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事件高发并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方法,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以及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工艺和环境风险受体三个方面的环境风险的特性,初步拟定了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调查评估、建章立制、预案编写三个阶段的技术路线,明确了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应急处置措施的四项编制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综合预案、现场处置预案、专项预案、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六部分组成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固体废物进出口格局演化分析——以废纸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体废物进出口是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最近环境管理关注的焦点。为了认识我国固体废物的进出口形势和全球固体废物贸易的格局,本文以进口量最大的固体废物——废纸为例,系统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废纸进出口情况的演化,绘制了2016年国际废纸贸易的流向地图,从2015年以来的废物管理政策调整出发探讨未来废纸产业的发展和转变。研究发现:(1)作为主要的造纸原材料,我国废纸进口量从1996年的137万t增加到2016年的2850万t,增长了近20倍。(2)当前全球废纸贸易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格局,我国作为最大的废纸进口国,进口约占全球总量55%的废纸,美国则为最大的废纸出口国,出口约占全球总量36%的废纸。(3)应对洋垃圾入境的挑战,未来我国应在进口管控、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继续加强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激励国内的再生资源市场,促使废纸利用企业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9.
吴丰  唐月 《中国环境管理》2023,15(3):132-142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提升,垃圾分类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实践经验表明,强制实施背景下政府主导与承包商、公众和环保组织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协作模式,对于我国垃圾分类治理具有较好适用性。但该模式也存在“一主”突出、“多元”不足及其他系统性冲突。为明确多元主体参与策略对“一主多元”治理模式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强制实施背景下该模式运行机制及主体动因。然后,构建以承包商、公众和环保组织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系统,对不同策略组合下系统的演化结果进行演绎。最后,借助数值仿真分析了参与成本、环境收益和政府补贴对主体策略选择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积极性最高,公众最低;对于系统运行风险,承包商属于风险偏好者,环保组织属于风险回避者,公众属于风险中立者;承包商对参与成本最敏感,对政府补贴最不敏感,公众则正好与之相反;环境收益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这些发现对于如何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积极性及“一主多元”治理模式的运行效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业是当前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行业,而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关注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具体方案,致力于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提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方向和优化路径,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以3E系统(经济—环境—能源)为基础,综合分析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生态化发展决策模型,通过最优化动态模拟方法开展趋势预测和路径研究。通过辛集工业园区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对其生态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验证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本文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规划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业园区综合战略和实施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