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460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252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高酚氰废水生化处理工艺的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投加葡萄糖类物质显著提高煤气厂酚、氰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效率的情况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用呼吸仪监测取代酚类化合物对活性污泥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呼吸仪测定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研究了九种取代酚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发现抑制效应与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最低未占轨道能级有着相关联系,并发现取代酚对活性污泥硝化细菌比起异养细菌有着更强的抑制。生物膜比活性污泥具有更好的耐抑制能力,驯化对抗抑制有明显的效果,增大污泥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毒害。  相似文献   
13.
单歧藻对烷基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乙基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单歧藻作用下的可降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对邻甲酚,间甲酚,4-辛基酚的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比较,最后运用生物降解数据logK对8种烷基酚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生物降解性(QSBR)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歧藻对烷基酚类化合物的降解速率与藻细胞浓度和有机物初始浓度有关,化合物的降解动力学常数K值由污染物的初始浓度所决定,化合物的疏水性参数logKOW、分子量MW、一级价键连接指数1XV、二级价键连接指数2XV、生成热ΔHf和分子偶极距μ能够较好地拟合烷基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速率,其中2XV拟合效果最好。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烷基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理,认为空间参数是决定其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化合物的生成热和电性参数μ、Ehomo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表征成键原子的生物活性特征值Ai构建取代苯酚的自相关拓扑指数tT,并以0T1、T为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取代苯酚诱发浮萍萎黄、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QSAR模型:pC=-2.4591+0.51730T-6.3888×10-21T,r=0.9778;24h-LC50=2.1269+1.1013×10-20T+3.4552×10-41T2,r=0.9676.它们的估算结果均优于文献结果,用Jackknife法检验,以上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  相似文献   
15.
热带假丝酵母8953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热带假丝酵母(编号为8953)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并可以利用苯酚、间苯二酚、联苯胺等芳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该菌株在48h内可完全降解约14.88mmol/L苯酚,完全降解10.63mmol/L苯酚只需要24h,其降解苯酚浓度最高可达19.13mmol/L。在pH4~9,温度20℃~40℃范围内,苯酚浓度为10.0mmol/L条件下该菌株均保持100%的降解率。该菌株降解苯酚的最适pH范围为6.0~8.0,最适温度范围为28℃~30℃,最佳接种量为1%~3%,外源添加氮源能促进酵母生长和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以岩棉为载体制备一种新型负载型纳米TiO2,对有机污染物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岩棉对苯酚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经过120min的处理,苯酚基本上被完全降解。流速对降解率的影响较大,本试验选择流速为5mL/min。初始浓度越小,苯酚的降解效果越好。通入O2和加入适量H2O2均有利于苯酚的降解,且少量的H2O2可使苯酚的降解率大大提高。苯酚在pH=4.5时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EA 2 ,它能够在以苯酚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 ,其最高苯酚降解率为 394nmol/ (mg·min) .经Biolog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 ,该菌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 cus) .采用PCR扩增获得的该菌 16SrDNA片段 ,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该菌株的 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与醋酸钙不动杆菌同源性为 98% .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 ,PHEA 2归属变形细菌γ亚类、不动杆菌属、醋酸钙不动杆菌 .  相似文献   
18.
在兰州炼油化工添加剂厂烷基酚装置过滤工序改造设计中 ,通过优化流程、更新设备、改善计量等措施 ,达到了消除装置瓶颈、提高生产能力、节能降耗、保证安全及解决环境污染的目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复极性三维电极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验研究了模拟含酚废水(100~500mg/L)在复极性三维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电压、支持电解质浓度、pH值及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填充较少粒子的条件下,通入空气而处于分散悬浮状态的填充粒子可以综合利用阳极的直接氧化作用、阳极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作用及阴极产生过氧化氢的间接氧化作用,从而在较低能耗的情况下,充分提高填充粒子的利用率,达到较好的苯酚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0.
挥发酚空白的质量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实验用水应为无酚水、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确定检测限及空白实验的质控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