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449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01.
韩杰  黄鑫  杨昆仑  宋超凡  缪恒锋 《环境科学》2023,44(11):6181-6193
为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蓝藻堆积问题,采用经过聚合硫酸铁(PFS)脱水后的蓝藻制备生物炭吸附水体中的磷酸盐,其中生物炭经过水蒸气活化调节孔隙结构.通过响应面法对蓝藻生物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当PFS投加量为458 mg·L-1、碳化温度为433℃和生物炭前体物与水蒸气的质量比为1∶11.选取不加PFS生物炭(F0H11-433)与加PFS生物炭(F458H11-43)进行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Zeta电位和拉曼光谱(Raman)表征,来研究蓝藻生物炭与PFS对磷酸盐的去除是否具有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与F0H11-433相比,F458H11-433表面出现铁氧化物,零电荷点(pHpzc)从4.41提高到6.19,生物炭的无序、缺陷程度得到提高.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适用于描述F458H11  相似文献   
702.
徐子文  印红玲  熊远明  宋娇娇  谯炀 《环境科学》2022,43(11):4992-4999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备受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已对偏远的南极地区水环境引发了中等风险.磷酸三苯酯(TPHP)是水体中常见的OPEs,已被证实具有毒性效应、生物富集和放大效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威胁较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LC-MS/MS)探究TPHP在紫外-过氧化氢(UV-H2 O2)、紫外-二氧化钛(UV-TiO2)和紫外-过硫酸盐(UV-PS)这3种高级氧化体系(UV-AOPs)中的降解过程,创新性地利用FT-IR实现了TPHP降解过程中红外特征峰变化的在线观测,并对其降解反应动力学、光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HP在UV-H2 O2、UV-TiO2和UV-PS体系下均能得到有效降解,其光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4、150和89 min.其中,UV-H2 O2体系对TPHP的降解效果最好.TPHP在3种体系下的降解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当H2 O2浓度为0~0.097 mol ·L-1时,H2 O2浓度升高会促进TPHP降解;当TiO2浓度为0~0.013 mol ·L-1时,TiO2浓度升高会促进TPHP降解.TPHP的光降解路径主要是P—O—C键断裂、苯环结构的C—H键断裂和水解反应.利用UV-H2 O2体系对成都市环境水体中OPEs进行降解实验,发现对公园景观水体的水样进行降解反应60 min时,TPHP的去除率为66%.  相似文献   
703.
新型阻燃剂(NFRs)是传统阻燃剂受到严格管控后的推广替代品,主要包括新型溴代阻燃剂(NBFRs)、新型氯代阻燃剂(NCFRs)和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FRs)等。NFRs是一类新污染物,大多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已有多种NFRs在世界各地被检出,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环境中NFRs的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也由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综述环境样品中NFRs检测技术在提取、净化和仪器检测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种分析技术的特点,分析了NFRs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问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4.
岳薇  李大鹏  吴玲予  王璐  汤尧禹  朱企  黄勇 《环境科学》2022,43(10):4697-4705
为实现污水中磷和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通过表面沉淀法将纳米CaO2负载于粉煤灰(FA)表面以及孔隙中,制备出一种高效除磷的复合材料(CaO2@FA).结果表明,粉煤灰表面负载CaO2后,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比表面积增加至4.641 m2 ·g-1,总孔容增大至0.025 cm3 ·g-1;CaO2@FA对磷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最大吸附容量为185.776 mg ·g-1(20℃),吸附机制为化学沉淀,主要是形成羟基磷酸钙.CaO2@FA复合材料对磷的富集效率显著高于粉煤灰,并随着投加量增加,对磷的富集效率增加.共存离子中HCO3-和CO32-对复合材料吸附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当CaO2@FA复合材料投加量为2.0 g ·L-1时,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富集率可达93%,回收沉淀物中的有效磷含量达到1.658 mg ·g-1.土壤改良实验表明,加入回收的沉淀物可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102.9%,该复合材料回收100 mg磷酸盐的运行成本则低至0.76元.  相似文献   
705.
IntroductionNorth-east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industrial bases and also a main agriculturalproduction area. Land disposal of wastes and irrigatingwith sewage have led to increasing heavy metalcontents in soil (Chen, 1996) and the problemsinduce…  相似文献   
706.
化学沉淀法去除煤气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煤气废水中的氨氮。研究了不同pH、沉淀剂种类及投药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沉淀剂MgCl2·6H2O+Na2HPO4·12H2O明显优于MgO+H3PO4。当投药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pH为9.5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87.4%,COD的去除率为45.6%,同时得到的MgNH4PO4·6H2O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707.
酸性磷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酸性磷酸酯的季铵盐热裂解,硅烷化,碘甲烷甲酯化和重氮甲烷甲酯化等衍生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碘甲烷甲酯化方法为权性磷到酯最佳衍生化方法,对到性磷酸酯碘甲烷甲酯化方法的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酸性磷酸酯的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单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回收率为97.0% ̄111%,最小检出量为0.92ng;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708.
用钛白废酸制备氯化铁和硫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剂萃取与蒸发浓缩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钛白废酸。实验结果表明:向钛白废酸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Fe3 ,得到萃合物为HFeCl4.2TBP;在萃取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与反萃取相比(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均为1的条件下,用2.53mol/L的TBP对c(Fe3 )=1.023mol/L、c(HCl)=4.53mol/L的试样进行连续5级逆流萃取与反萃取后,得到纯度高达99.88%、总产率达99.4%的氯化铁;萃余液经一次性蒸发浓缩,可得到质量分数80%以上的硫酸。  相似文献   
709.
Oil spills are the uncontrolled release of liquid hydrocarbon by ruptured pipelines and tanker hulls, or blowouts and leaks from offshore storage facilities and drilling rigs, either by faulty human behaviors or inevitable natural aging processes. Spills cause disastrou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with the effects of marine habitat damage for lasting decades, necessitating a critical need for efficient oil spill mitigation and leakage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 a two-dimensional (2D) amphiphilic nanoplate as the herding surfactant for retracting spilled oil offshore on the seawater surface with various temperature and saline concentrations. Applying 2D nanoplate herding surfactant causes areas of thin oil slick floating on water to largely shrink and form a thick bulk layer. This transformation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step oil treatment and recovery.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method was used to fabricate the surface-modified zirconium phosphate (ZrP) nanoplates as the oil herder, which has an amphiphilic characteristic, containing both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properties. The 2D nanoplate surfactants decrease the air-water surface tension to facilitate the oil herding process efficiently. Using this herding procedure, we propose a biocompatible, high herding efficiency and cost-effective 2D herding surfactant fabrication method and offer a new direction for oil treatment in the offshore process safety field.  相似文献   
710.
研究了锆(Zr)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联合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并考察Zr-CTAC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作用及相关吸附机制,着重论述了锆(Zr)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联合改性活性炭(Zr-CTAC-AC)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Zr-CTAC-AC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均具备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