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固定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现状与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周刚  钟琪  赵金宝  杨凯 《环境科学》2013,34(12):4764-4770
结合我国"十二五"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要求和当前国内外相关监测管理现状,研究分析了适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的仪器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进而从系统采样预处理技术和分析测量技术两方面,提出了符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特点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2.
为解决AnMBR(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NH4+脱除的问题,提出利用AnMBR出水中残余CODCr、溶解性CH4以及低价态硫元素,通过构建缺氧滤池和好氧滤池进行生物异养和硫自养脱氮的方法,进一步削减AnMBR出水CODCr、去除溶解性CH4、同时同步生物脱氮.结果表明:①缺氧滤池与好氧滤池经过120 d单独驯化与33 d串联驯化后,在HRT(hydraulic retention time,水力停留时间)为6 h、进水为实际AnMBR出水的工况条件下,出水ρ(TN)为17.93 mg/L,去除率为52.7%;出水ρ(NH4+-N)为2.78 mg/L,去除率为92.3%,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在HRT为8 h工况条件下,出水ρ(TN)为14.60 mg/L,去除率为59.0%;出水ρ(NH4+-N)为2.22 mg/L,去除率为93.7%,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②脱氮滤池中氮脱除路径主要包括残余CODCr异养反硝化、溶解性CH4异养反硝化和硫自养反硝化,并通过物料衡算评价了三者对于氮脱除的贡献,在HRT为6 h的工况条件下,脱氮滤池脱氮过程中残余CODCr异养反硝化、溶解性CH4异养反硝化和硫自养反硝化三者占比分别为54.1%、24.3%和21.5%;在HRT为8 h的工况条件下,脱氮滤池脱氮过程中3种途径占比分别为70.4%、13.8%和15.8%.研究显示,脱氮滤池可以实现对AnMBR出水的低耗生物脱氮以及整体水质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3.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焚烧行业迅猛发展。在钢铁、焦化以及燃煤电厂等行业已实施超低排放的情况下,推行生活垃圾焚烧行业超低排放,对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国内一些省份和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制定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地方标准,积极推动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笔者结合各地经验,探讨了4种不同技术方式、不同运行成本的超低排放可行性技术路线,为重点区域垃圾焚烧实施超低排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4.
为解决灾后应急物资亟待配送到灾区的现实问题,提高应急物资配送效率,考虑灾区对应急物资的需求紧迫程度的差异,建立软硬时间窗综合约束情况下以应急物资配送的总延迟时间最短、软时间窗的惩罚成本最小、硬时间窗的不满足个数最少为目标的应急物资车辆配送路径方案生成模型。前期对路网数据预处理,形成配送中心到受灾点的多对多时间最短路径集合,后期根据目标和约束进行模型构建,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引入算例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综合考虑软硬时间窗的影响,形成高效的应急物资车辆路径配送方案,可对灾后整体的应急方案制定提供帮助,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5.
ABSTRACT

Most institutions and industrial actors believe that district heating infrastructure can play a key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nergy systems. In this article we test this belief in Italy, starting from a census of all existing plants, subdivided by sources of supply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 models. We isolate two types of district heating (urban and rural) and find that they are different with respect to their approaches to energy transition. In rural areas, networks constitute systems that can empower the local techno-institutional complex to achieve a technological leap. Set in a pre-existing social network, district heating reinforces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facilitates the involvement of various local players in a collective project. In the case of biomass, we are faced with local systems that have almost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with regard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rmal and sometimes electric energy. In urban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networks represent functional devices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techno-institutional complex. They allow cities to work on the circularity of some economies, generating added value from the same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ntexts thus highlights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ambivalence of district heat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86.
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领域,工业节能则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是不一样的,优化工业结构即增加能耗效率高的行业的比重而降低能耗效率低的行业的比重会产生一定的节能效果;提高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能够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而科技进步则是提高能耗效率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外部性原理说明,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因为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经济活动主体缺乏投资热情,这类经济活动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工业节能如果是存在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则也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现象。工业节能的正外部性会表现在工业节能和工业的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上,即工业节能并不能促进工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两者甚至会有负相关关系。在上述论断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的节能效果以及工业节能和工业利润总额的关系。方便起见,将工业节能的途径区分为结构调整节能和循环经济节能两类,分别探讨两类途径对中国工业节能的作用。依据循环经济与科技变革之间的关系,将工业行业分为A类循环经济行业和B类循环经济行业,并推断A类行业的节能量同利润总额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B类则呈负相关,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技术验证上述论断。如果工业节能具有正外部性,则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该明显多于A类。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果非常微弱,中国工业节能主要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取得的;循环经济具有正外部性,大多数行业的节能量与利润总额呈负相关关系;A类和B类工业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力存在明显差异;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议,政府在推进工业节能工作的时候,应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相比于A类循环经济行业,对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给予更多政策优惠;提供循环经济补助资金和发展循环经济公共技术是提高工业节能效果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87.
针对火灾烟气环境下的人员疏散问题,分析人员密度以及烟气能见度对疏散速度以及最佳疏散路径的影响。首先,得到烟气及人员密度对疏散速度的修正函数,并将该函数同蚁群算法的启发式信息函数进行耦合;其次,改进蚁群算法求解最佳路径的局限性,建立1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人员疏散路径算法模型;最后,将算法模型应用于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较好地优化人员疏散路径,并进一步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88.
基于分解方法,把中国各省域1985-2008年间不同时期的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在不同省域及不同的时段内,强度和方向都有所不同。规模效应在1985-1995、1995-2004年间两个时期都是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且随着时间推进,作用强度也在显著增加;同时规模效应强度的区域差异并不显著;而在2004-2008年间,规模效应则出现明显分异,增长能源与节约能源两种效应同时并存。技术效应在1995-2004、2004-2008年两个时期都是朝着节约工业能源的方向发展,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效应在各个省域的作用在逐步显现,但其大小对不同区域来说有所不同;在1985-1995年时期内,技术效应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一。总体来看,技术进步的节能效应在一些省域有待提高,这样才有助于"积极主动"地促进工业能源消费降低。结构效应在三个时期方向不一,仅在少数地区表现为节能作用;且较之以上两种效应,结构效应的作用强度较小;结构效应与各地区工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其节能潜力仍需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89.
SUMMARY

A definition of technological pluralism and diversity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a concept of viability, with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xisting contrast with technological homogeneity is also discussed in order to show that the former concept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the pursuit of sustainability, whereas the latter has led to a process of cultural homogenisation, with the generally acknowledged repercussions for past and present forms of development. The availability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viable options can be considered a fundamental prerequisite for the most appropriate choice to be made by both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whereas, if only one technical solution is available and ready to be implemented (or requires only marginal modifications), then producers from the various socioeconomic sectors are obliged to implement that solution. This may sometimes have its advantages but very often will have serious drawbacks which may well impede the pursuit of sustainability.

The question of the current form of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is also analysed to see whether it may be advantageous within a sustainable society, and to discover if there is any contrast between this type of diversifi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luralism/diversity, and how this contrast may be overcome.  相似文献   
190.
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激光引导的火灾人员疏散与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将程控激光指示与GIS技术相结合,通过探测器采集火场动态信息,针对火灾实际,生成安全迅速的疏散引导路线,解决了当前消防系统疏散标志设置混乱、易被误识别、引导效率低的缺陷,提高了现有消防引导疏散水平,对提高消防安全技术水平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