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50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DMF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经过初步筛选,发现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对DMF具有良好的吸附与再生性能.在温度为298、和318K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吸附平衡数据并应用Freundlich和Langmiur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拟合,结308果表明,DMF在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ΔH>0、ΔG<0、ΔS>0,表明DMF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属于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吸附过程吸热,但吸附热较小,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较小.吸附动力学研究中分别采用一级速率方程、准二级速率方程和二级速率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适合描述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对DMF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62.
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鼎湖山三种森林(马尾松林、马尾松针叶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硝态氮对外加氮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显著地受森林类型、季节和氮处理的影响。整体而言,阔叶林土壤硝态氮极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混交林,而马尾松林和混交林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三种森林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春季和夏季极显著高于冬季和秋季,而冬季又显著高于秋季。外加氮处理提高土壤硝态氮水平,其中在马尾松林和阔叶林氮处理效应显著。所得结果与直接采集土壤或土壤水测定的硝态氮含量的结果一致,表明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是评价土壤硝态氮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63.
采用新型固定化载体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与对照组相比,通过投加大孔吸附树脂X-5固定化微生物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在进水TOC浓度为434.8 mg/L,对甲苯胺浓度为326.9 mg/L的条件下,强化组可在100 min左右将TOC和对甲苯胺基本去除完全,去除率在99%以上.对照组则需要300min才能达到相近的去除效果.强化组对氨氮同样具有较好的硝化效果,出水氨氮浓度在1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564.
使用NDA-105大孔树脂对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中锰的吸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5、流量为10BV(床体积)·h-1、温度为25℃时,NDA-105树脂对废水中锰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对锰离子的交换容量为0.5mmol·g-1、对浓度为15mg·l-1锰离子的吸附体积为1000BV,使用2BV 10%硫酸 2BV水作为洗脱剂、温度为80℃、洗脱剂流量为2BV·h-1,累积脱附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565.
改性聚乙烯醇树脂恒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吸附性树脂,根据弹药贮存环境湿度的变化,设计了测定产品恒湿性能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测试表明,该树脂具有一定的恒湿性能,当产品用量为1.5 g、90%RH下预吸湿4 h,其恒湿范围是45.3%~67.7%RH,满足弹药贮存对环境湿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6.
树脂吸附—Fenton氧化法处理精对苯二甲酸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树脂吸附-Fenton加氧化法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考察了树脂吸附及Fenton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DA-88吸附树脂,在室温、吸附流速2BV/h条件下,每批次处理量为28BV,COD去除率为80%左右;采用Fenton试剂进一步氧化处理,在废水pH为3、质量分数30%的8202加入量为1.2%(体积分数)、H2O2与Fe^2+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条件下,出水COD为72mg/L,COD去除率为87%,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67.
研究了PAN—S浸渍树脂对Co^2+的吸附性能。Co^2+吸附pH值范围为4.7—9.2,最佳pH值为5.4;达到最大吸附容量需25min,树脂对Co^2+平衡吸附容量是98mg/g干树脂,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平衡时用0.1mol/L的HNO,洗脱,洗脱率达98%。该方法建立了PAN—S-树脂富集一分离钴离子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68.
考虑非饱和特性的黄土湿陷性与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3个场地16个土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微观图像进行处理、对土样孔隙的几何特征参数和分维数进行了提取,土样孔隙分布分维数为1.816~1.936。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建立非饱和土的孔隙分布函数,对天然湿度下黄土中水分分布进行分析,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孔隙的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和湿陷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分维数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天然湿度下处于非饱和状态的黄土孔隙孔径均大于40μm,黄土的湿陷系数随着孔隙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非饱和孔隙是造成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9.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XAD-7吸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乙二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 mg/L~1 116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88 mg/L,当采样体积为7.5 L时,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11 mg/m3。乙二醇标准溶液测定结果的RSD为1.3%,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0.1%~107%,方法的采集效率为98.0%。  相似文献   
570.
利用积分球装置,交袁附磷钼蓝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制成一薄层片,于700nm长处测定吸光值,既保持了填充树脂光度法的高灵敏度,又提高了分析的精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