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8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1170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493篇
综合类   4508篇
基础理论   563篇
污染及防治   292篇
评价与监测   856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京市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收集、整理从2000年到2007年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相关环保措施、经费投入及气象条件等方面资料的引用和分析,探讨并印证了北京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北京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环境质量有着巨大的压力,经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消减污染排放量、增加绿化覆盖率、加大环保投资等一系列措施,使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正在逐渐好转。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气象等因素,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992.
以成都市某区为例,通过研究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近五年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探索中国城镇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为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从2006年开始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这种变化与主要能耗结构变化明显相关,说明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清洁能源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能源、经济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在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求有效控制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相应措施,选用了英国伦敦Bloomsbury监测站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监测资料,采用“提前终止法”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PM1024 h内的小时平均浓度。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预测相对误差在2%-48%之间,且绝大部分在2%-17%之间,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较好,为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4.
2008年12月31目下午,石家庄市环保局召开2008年大气环境质量新闻通报会。会上,市环保局局长齐惠明向省、市新闻单位通报了2008年省会大气环境质量的有关情况。截至12月31日,石家庄市二级及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实现301天,较去年增加12天,其中一级天数为33天,较去年增加9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5.8%。  相似文献   
99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湖南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此次冰冻灾害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次冰冻灾害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强度大。"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异常为此次持续的灾害性天气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在此背景下欧亚大气环流的持续稳定则是此次湖南持续低温雨雪灾害的直接原因。通过对这次冰冻灾害的成因分析,得出了冰冻预报的着眼点,提出了各级气象台站如何做好预报预警服务的基本思路,为冰冻灾害天气的准确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参考,对各级台站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和应急响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2007年春节期间北京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大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分昼夜采集了2007年春节前后大气气溶胶中PM10和PM2.5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PM2 5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检测.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中PM10和PM2 5夜间平均质量浓度为232 ug·m-3和132 ug·m-3,分别高于白天的PM10(194ug·m-3)和PM2.5(107ug·m-3);除夕后颗粒物日平均质量浓度为252.3 ug·m-3(PM10)和123.8ug·m-3 (PM2.5),分别高于除夕前的166.7 ug·m-3(PM10)和106.8 ug·m-3(PM2.5);同时夜间PM2.5中多17种多环芳烃(PAHs)的总浓度都高于相应白天的总浓度,且除夕前多环芳烃日均总浓度为95.9 ng·m-3,高于除夕后的58.9 ng·m-3.结果表明,除了受一定的气象条件的影响外,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大气颗粒物浓度有影响.但对大气中的多环芳烃影响不大,而春节期间工业及交通污染排放的减少削减了排放到大气中的PAHs.根据荧蒽/芘等比值指标判别北京PAHs主要以燃煤为主、交通为次的混合局地源污染.  相似文献   
997.
Surfer软件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Surfer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中山市近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说明利用Surfer软件制作大气污染物等值分布图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情况图的过程,并探讨其中需注意的问题。利用Surfer软件制作环境质量专题图件,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时效性和直观性,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其水位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水位变化是干旱– 半干旱地区生态和植被的主要制约要素之一,也是 开展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的关键。通过青海湖流域2000 年8 月和2009 年8 月浅 层地下水埋深的调查,以及地下水、河水和雨水氢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 埋深的基本状况,明确了大气降水是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水位变化受居民 用水量的影响外,主要与降水量、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Ephraim Lovelock),英国科学家,也是环境领域的主要作家,191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被誉为世界环境科学宗师。最使他著名的是他的“盖亚假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以气象学家的身份开始研究地球。他发现,从大气化学角度看,地球极其不稳定。但它却依然存在了几十亿年。在他的邻居、小说家威廉·戈尔登启发下,  相似文献   
1000.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上海市嘉定区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中9种水溶性离子(SO42-、NO3-、NH4+、K+、Na+、Cl-、Ca2+、Mg2+、F-)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SO42-、NO3-和NH4+含量很高,占9种离子总和的65%~81%.颗粒物的C/A值平均为1.08,说明颗粒物呈中性,略偏碱,这可能与缺少碳酸根等的测定有关.1.5μm颗粒物中的离子占所有粒径段离子的52%~87%,表明离子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中.NH4+、K+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0.95μm的颗粒段;SO42-、NO3-、Ca2+、Cl-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0.95μm和3.0~7.2μm的粒径段,其中SO42-、NO3-的较高峰出现在0.95μm的细颗粒段,Ca2+的较高峰出现在3.0μm的颗粒段,Cl-则两峰高度相当;既有双峰分布又有单峰分布的离子是Na+、Mg2+和F-,3种离子的较高峰出现在3.0μm的颗粒段.离子粒径分布与采样期间的气象条件、离子的形成机制和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