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形成煤烟型污染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为此对能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燃气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萧山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来萧山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查阅相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萧山区2002年至2010年共9年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特点,统计分析了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萧山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呈向好趋势,但酸雨污染形势依旧严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尽合理及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构成的威胁日益凸显,本文在对萧山区大气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调兵山市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但未能全部开发利用。在该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等传统能源仍占有较大比例,燃煤烟气是该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简要阐述煤层气采输工艺及调兵山市煤层气需求量,从正、负环境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利用煤层气资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鱼  李超慈 《环境保护》2013,41(8):23-25
现阶段,控制电力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是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重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十分突出,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年发电用煤占全国用煤总量的比重逐年  相似文献   

5.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秦皇岛市能源结构变化及大气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对2000,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及能源消费结构状况进行了预测,分别提出了在秦皇岛市推广使用型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具体方案,并预测其控制大气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到云南省的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关系研究中,利用云南省多年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和环境污染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探索现有能源消费结构和其环境影响的内在灰色关联,确定各行业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环境质量关联程度最大,是影响环境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对环境质量影响相对较小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到云南省的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关系研究中,利用云南省多年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和环境污染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探索现有能源消费结构和其环境影响的内在灰色关联,确定各行业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环境质量关联程度最大,是影响环境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对环境质量影响相对较小的行业。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广东和河北三个典型省份作为我国重点区域的研究对象,对其煤炭消费、GDP和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区域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在降低,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区域克服了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为我国其他省份和区域的经济方式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建议煤炭减量替代政策持续推广;为解决煤炭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大气污染之间的矛盾,建议进一步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广东和河北三个典型省份作为我国重点区域的研究对象,对其煤炭消费、GDP和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区域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在降低,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区域克服了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为我国其他省份和区域的经济方式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建议煤炭减量替代政策持续推广;为解决煤炭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大气污染之间的矛盾,建议进一步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应用对兰州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烟型污染是兰州市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西气东输工程对改变兰州市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和特性,以2000年为基准,分析研究了兰州市利用天然气前后能源结构,主要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针对污染源状况和兰州市天然气用气规划,选用适宜模式预测了兰州市利用天然气后的各主要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计算了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河南省近年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灰霾天气频发,已经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通过调查河南省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2003—2012年变化趋势、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及2005—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根据河南省目前环境空气质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施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严格节能环保准入条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乌鲁木齐市近10年的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大气环境质量正向良好的趋势发展;PM10、NO2年均浓度变化幅度不大,仍高于国家二级标准;SO2年均浓度在2012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显示,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月均浓度和AQI与月均气温、日照时数、蒸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月均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变异系数法进一步得出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是促进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结合2001年~2007年统计数据,从能源消费量、能源种类、重点行业企业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包头市能源消费现状,并就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能效指标,与同期全国部分省市及全区各盟市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包头市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近年来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后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反映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沈阳市2002-2009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沈阳市在工业高速发展、经济迅猛增长和社会繁荣进步对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压力的条件下,经过对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力度的加大等一系列措施,大气环境质量已得到历史性改善;首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物指数排序为PM10>NO2>SO2,SO2污染也不容忽视,NO2污染控制仍需加强;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中以稳步提高为特征,以相应的环境管理力度加大和环保资金总体增加为保证;文章揭示的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好转为东北老工业区域中其他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气环境质量的负担急剧加重,环境容量逐年下降,大气环境质量的分析和评价已成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天津市2005-2015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和影响因素,为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质量的监测、治理和控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对天然气统一规划、合理利用的大局和原则下,结合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对天然气的推广和利用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14市2003-2012年10年期间主城区大气主要污染物变化为依据,分析当前该省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即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和生活污染。要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是要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解决好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青岛市2001年至2010年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监测结果为依据,对青岛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状况,且在不断改善;受工业扬尘和建筑扬尘的影响,青岛市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加之落后的工艺设备等原因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以氮氧化物为特征的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日趋明显,因此,冬季采暖燃煤利用、机动车尾气控制及城市扬尘抑制仍是青岛市未来大气污染的治理重点,强化燃煤脱硫技术和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利用大气扩散模型和数学规划模型建立反映城市布局、耗能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间制约关系的大气环境、能源、经济规划模型,并以天津市区为例讨论了大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能源环境气候研究是政研中心在传统的气候变化学科基础上发展衍生形成的新兴学科之一,主要针对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气候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与碳排放强度协同控制等领域开展研究,长期开展多种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评价模型开发研究,参与气候谈判和履约研究。2018年,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与能力建设""我国城市常规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