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462篇
基础理论   213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某工业园区VOCs臭氧生成潜势及优控物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臭氧(O3)污染日趋严重,控制光化学反应前体物之一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减少臭氧生成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天津某工业园区VOCs臭氧生成潜势,采集了园区6个代表企业厂界气体样品,使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MS)对VOCs进行了定量分析,估算了各企业臭氧生成潜势,运用VOCs/NO_x研究了臭氧生成控制敏感性因素,并在熵值法基础上筛选出了减少臭氧生成优先控制VOCs物种.结果表明,通过PEC法估算臭氧生成F企业最高为0.423 3 mg·m~(-3),MIR法估算结果 C企业最高为1.573 3 mg·m~(-3);PEC法估算结果与臭氧浓度更接近,适用于园区对臭氧生成的估算;VOCs和NOx均为工业园区臭氧生成敏感性因素,需同时控制;园区内VOCs物种臭氧生成贡献大小为烷烃烯炔烃醇类芳香烃,优先控制物种为正庚烷及其同分异构体、正壬烷、正辛烷及其同分异构体、正十一烷、戊烷、正癸烷、甲醇.  相似文献   
62.
The effect of hexadecyltrimethyleamine bromide (HDTMAB) on the removal of A lexandrium sp. LC3 under cupric glutamate stress was investigated. Toxic effect of cupric glutamate on A lexandrium sp. LC3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in the presence of HDTMAB, especially at 3.0 cmc of HDTMAB.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lfhydryl group content of the cell decreased, while the malonaldehyde content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creased when A lexandrium sp. LC3 was treated with HDTMAB and cupric glutamate complex, compared with cupric glutamate alone. The data suggest that HDTMAB might stimulate the damage of A lexandrium sp. LC3 by enhancing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63.
伍海辉  高乃云  贺道红  徐斌  芮旻  赵建夫 《环境科学》2006,27(10):2035-2039
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和微曝气生物活性炭(O3/BAC和micro-aeration/BAC)2套工艺研究其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去除特点和不同相对分子量有机物生成的卤乙酸及其去除特性.结果表明,O3/BAC工艺对相对分子质量区间>30×103的有机物去除率超过90%.O3/BAC与micro-aeration/BAC出水中,UV254值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03的有机物超过50%,相对分子量区间在10×103~30×103的有机物占20%~30%;在O3/BAC和微曝气/BAC工艺出水中,以相对分子质量<103的有机物生成的卤乙酸最多,生成DCAA、TCAA、DBAA分别为97.00、38.55、2.10μg/L和104.00、42.75和2.92μg/L;采用各处理单元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与氯反应生成的DCAA、TCAA、DBAA和THAAs与相对应的UV254值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827、0.851 3、0.815 7和0.878.UV254与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中的卤乙酸生成潜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4.
黄俊  杨曦  张祖麟  余刚 《环境科学》2006,27(12):2392-2395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分别研究了六氯苯在正己烷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为有机气溶胶表层模拟介质时的光解,发现六氯苯在正己烷和DIOP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约为<5 min和5 h,相差70倍以上.研究发现蒽醌和甲氧酚类气溶胶组分对六氯苯的光解具有光敏化作用,其反应机制可能分别为能量转移和抽氢反应.六氯苯光解的主要产物是五氯酚.  相似文献   
65.
4种硝酸酯热安定性的绝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硝酸正丙酯(NPN)、硝酸异丙酯(IPN)、太根(TEGDN)、敌根(DEGDN)4种硝酸酯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绝热试验研究,得到绝热放热曲线和热分解特征参数。分析了4种物质分解过程的特点,对测试结果进行了修正。计算得到动力学参数和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以此作为评估热安定性的判据。结果表明,4种硝酸酯在外界热作用下容易发生分解,反应速度较快,伴随明显的热效应和压力效应。4种硝酸酯的热安定性由好到差排序为:IPN、NPN、TEGDN、DEGDN。  相似文献   
66.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碳硫比对群落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产酸脱硫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含硫酸盐废水的连续流试验,从群落动态的角度研究碳硫比(COD/SO42-)从4.2降低到2.0的过程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碱度(ALK)和末端产物(VFAs)组成、优势种群分布等群落生态特征的变化规律试验证明,在此过程中ORP和ALK提高,而pH值和VFAs中乙酸的分布比例降低,群落类型由高碳硫比稳定型转化为低碳硫比亚稳定型,但仍未改变乙酸型顶极群落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7.
乙虫腈是在我国登记并广泛使用的氟虫腈替代药剂,其商品化制剂为拜尔公司研发的100 g·L~(-1)悬浮剂,目前关于乙虫腈制剂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研究少有报道。为探究乙虫腈制剂对蜜蜂的毒性作用,采用人工饲喂法分别测定了100 g·L~(-1)乙虫腈悬浮剂对新出房意大利蜜蜂的48 h急性和14 d慢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乙虫腈悬浮剂对新出房意大利蜜蜂的48 hLC_(50)值为0.21 mg·L~(-1)(95%置信限0.16~0.26 mg·L~(-1)),相应的48 h-LD50为5.0×10~(-3)μg a.i.·蜂~(-1)(95%置信限1.0×10~(-3)~1.0×10~(-2)μg a.i.·蜂~(-1));在亚致死剂量下,蜜蜂死亡数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且100 g·L~(-1)乙虫腈悬浮剂会引起蜜蜂显著的氧化应激反应,诱导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解毒酶GST活力和底物GSH含量的显著变化。研究表明,乙虫腈悬浮剂对意大利蜜蜂毒性较高,即使在亚致死剂量下亦存在显著的影响。田间施用应防止药剂的漂移污染,并避免在作物花期施用;新出房意大利蜜蜂对药剂敏感,未来可探索其作为风险指示生物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68.
于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17日利用超高分辨率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Long-ToF-AMS),对深圳城市大气中的颗粒态有机硝酸酯(pON)开展高精度分析.基于两种估算pON的方法,计算得出pON对有机气溶胶(OA)的贡献占比为5.08%~11.00%.pON的日变化特征显示,其高值主要出现在夜间时段(19:...  相似文献   
69.
磷系阻燃剂对人体的潜在毒性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若肾脏细胞受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本研究以人胚肾细胞HEK293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毒理学实验,筛选出磷酸三苯酯(TPP)及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CPP)诱导人胚肾细胞HEK293凋亡的关键靶标基因p53。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对接模拟和光谱法分析发现,TPP和TCPP分别以嵌插方式和沟槽方式结合p53-DNA,改变基因片段的框架结构,启动分子起始事件,通过影响相关基因(Bax、Hrk、Bcl-2和Bad)的表达量,导致线粒体途径释放cyt c,最终激活Caspase 7实现细胞凋亡。研究结果阐明了此类污染物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为毒害化学品的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枯水期和丰水期长江河口区5个断面不同深度水样进行检测,共检出有机物200余种,其中定量检出的有机物达53种,有36种属美国EPA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有16种.枯水期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较高,最高值约为1.2 mg·L-1.丰水期2,4-二硝基酚、邻苯二甲酸二丁基苯基酯含量较高,最高值分别约为1.3和1.0 mg·L-1.底层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于表层和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