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426篇
基础理论   93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SAS/IPPA/AA三元共聚物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磺酸钠、异丙烯膦酸和丙烯酸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丙烯磺酸钠/异丙烯膦酸/丙烯酸(SAS/ IPPA/AA),研究了共聚物在不同水质条件下对CaCO3的阻垢性能,探讨了共聚物浓度、pH值、钙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浓度和温度等条件对CaCO3的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共聚物用量为18mg·l-1时,可使阻垢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2.
PDMDAAC系列絮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PDMDAAC)系列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和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考察了絮凝剂的特性粘度、阳离子度及结构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并试验了与PAC复配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特性粘度越高,阳离子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好;絮凝剂结构中引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可使脱色效果胡所提高;PDMDAAC系列絮凝剂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机理是通过电中和作用,使染料分子从水中析出,然后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之聚集、沉降除去;PDMDAAC系列絮凝剂在处理分散染料废水时,吸附架桥为主导作用;PDMDAAC系列絮凝剂与PAC复配可使脱色效果更佳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3.
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中微生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反硝化除磷体系中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运行状态,本文尝试了对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在稳定运行期的活性污泥采取直接染色的手段,观察聚-β羟基丁酸(PHB)和聚磷酸盐(Poly-P)的沿程变化状况,同时结合活性污泥的电镜扫描图像,考察该系统的微生物菌群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大幅提高,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上升,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下降,粒径为1~1.5μm、呈球状和棒状的菌群构成的葡萄状细胞簇占居优势;在缺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下降,上清液中磷酸盐含量下降,聚磷酸盐含量上升,粒径为0.5~1μm的椭球菌与1.0~1.5μm的球杆菌占优势;在好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较低或接近零,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接近零,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上升,此时粒径1.0~1.5μm的球菌以单个或成对出现,球菌不再饱满,呈现接近消失的状态.相比之下,单纯的脱氮系统则不存在上述微生物特性的变化.图8参12  相似文献   
164.
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MeISP)在1.5mmol/L终浓度时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表现为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β-葡糖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AcP)漏出率增高,且ALT和LDH漏出率同MeISP间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迅速耗损细胞内GSH;同MeISP共同温育30min的肝细胞膜发生明显的囊泡化;几乎完全抑制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和糖异生功能.在15μmol/L终浓度下,在肝细胞内代谢迅速,符合代谢动力学一室模型(one—compartment model).  相似文献   
165.
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MeISP)在1.5mmol/L终浓度时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表现为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β-葡糖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AcP)漏出率增高,且ALT和LDH漏出率同MeISP间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迅速耗损细胞内GSH;同MeISP共同温育30min的肝细胞膜发生明显的囊泡化;几乎完全抑制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和糖异生功能.在15μmol/L终浓度下,在肝细胞内代谢迅速,符合代谢动力学一室模型(one—compartment model).  相似文献   
166.
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再经土地处理进入异龙湖,能大幅度削减排入异龙湖的污染量,对改善和恢复异龙湖水质和水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有较好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7.
异养硝化细菌Bacillus sp.LY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异养硝化细菌Bacillus sp.LY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Bacillus sp.LY是1株具有脱氮能力的异养硝化细菌.在Nil4 -N浓度分别为40、80和120 mg/L 3种情况下,120 h反应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100%、85.7%、73.7%,总氮的去除率分别是76.6%、53.4%、64.8%,在菌液初始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NH4 -N浓度的增加,细菌的硝化速率以及脱氮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有机物浓度是影响Bacillus sp.LY脱氮性能的重要因素,低的有机物浓度会阻碍细菌脱氮性能的发挥,中的有机物浓度会促进细菌脱氮性能的发挥,使体系的脱氮效果达到最佳,高的有机物浓度并不能再次提升细菌的脱氮性能.在Bacillus sp.LY作用下,有机氮经过氨化作用生成氨氮,通过2条可能的途径转化为氮气.1条途径是氨氮先硝化生成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然后反硝化生成氮气.另1条途径是氨氮被氧化生成羟胺,然后脱氢生成氧化亚氮并进一步转化为氮气.这些研究可为开发新型高效生物脱氮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异龙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人为破坏最严重的湖泊之一,目前湖水水质已超地面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湖泊沼泽化程度加剧,水供需矛盾突出。论述了异龙湖退田还湖的必要性、退田还湖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生态建设规划方案。同时对退田还湖移民安置政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9.
石屏县依照《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异龙湖管理条例》,取缔慢龙湖网箱养鱼,围栏建筑,强化环境管理使异龙湖水质逐步好转。表明健全管理机制,依法强化管理是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0.
海洋排放二甲基硫通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二甲基硫(DMS)海气通量的研究进展,总结了DMS海气通量的各种估算方法。重点讨论滞膜模型及其传输速率常数的确定,进而分析DMS海气通量估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