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166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78篇
环保管理   255篇
综合类   3036篇
基础理论   577篇
污染及防治   217篇
评价与监测   188篇
社会与环境   22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21.
“双碳目标”是我国进行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真实准确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良性运行更是依赖于碳排放相关信息的公开。目前,我国不断推动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但现有的规定仍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是碳市场信息公开主体范围较窄,其次是碳市场信息公开内容不够全面,最后是惩戒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此,应完善碳市场信息公开立法,扩宽覆盖主体范围,扩大信息公开内容,不断完善惩戒和激励机制以便深化碳市场环境公开制度改革,更好地发挥信息公开制度对碳市场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922.
3060双碳目标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的责任担当,提升了我国气候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树立了发展中国家低碳减排的样板。双碳目标的设定对高校的碳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密集型用能单位,有责任在校园建设中,靠前发力、深入思考,努力探索高校绿色校园创建的新范式、新路径。文章采用生态因子法、校园碳足迹和问卷调查分析,从切入点、基础点、架构点、创新点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系统谋划,力求创建与时代发展、民族振兴同频共振的高等院校“绿色样板”。这既是对国家战略和教育部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又可以引领、示范和指导社会经济系统转型,为社会发展赋能、为人类文明赋智。  相似文献   
923.
欧盟设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应对气候之需,实则是为了恢复经济并抢占全球气候规则制定的先机,国际上对其实施进程持有较大的争议。文章阐述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及财税机制因该机制的出台所面临着的紧迫局面,建议我国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杜绝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加快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碳税立法,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工作,以期加快碳减排的进程,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924.
低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既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障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良好途径,更是发电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章以国内碳市场建设为背景,梳理了碳市场发展概况,对全国统一碳市场第一履约期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发电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出发,提出碳资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25.
为研究洱海水体总有机碳(TOC)的空间分布特征,逐月调查了2018年3月-2019年2月洱海水体11个点位总有机碳含量,探讨TOC与环境因子(水温(WT)、pH值、透明度(SD)、溶解氧(DO)、CODCr、CODMn、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叶绿素a (Chl a)、藻类细胞密度D)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6.
针对染料废水生物处理效率低、容易经氧化处理生成可吸附有机卤素(AOX)使得出水毒性升高等问题,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难降解染料废水生物处理出水,考察工艺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能,并通过蛋白核小球藻和青海弧菌Q67评估不同工艺出水生物毒性。结果发现,MnOx-GAC/O3/H2O2工艺对总有机碳(TOC)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67.6%,较O3工艺提高了39.8%;向O3和O3/H2O2体系加入MnOx-GAC不利于去除卤代有机物,而向O3和MnOx-GAC/O3体系加入H2O2能增强对卤代有机物去除效果。通过对物质定性分析,发现MnOx-GAC/O3和MnOx-GAC/O3  相似文献   
927.
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水中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应器与膜组件的配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产甲烷率等方面讨论了影响AnMBR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污水深度脱氮的需求,探讨了厌氧氨氧化(ANAMMOX)自养脱氮与AnMBR的耦合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相关耦合工艺的应用形式,总结了关于该耦合工艺最新的研究方法、运行效果等,展望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8.
考虑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是促进城市群协同减排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兼具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网络关联关系数、网络密度和网络关联度呈增长趋势,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不断下降,且网络等级度在2010年后始终为0,表明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日益稠密、网络通达性较强,存在多重叠加的溢出渠道,但等级结构并不森严。基于碳汇潜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从“双核化”向“多极化、多线程”网络形态发展,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以抚州、宜昌、鹰潭、上饶和吉安等为代表的高碳生态承载力地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受益关联性大于溢出关联性。(2)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四大板块,相较于板块内部成员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板块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更为明显,即板块间的“碳排放转移”效应较为普遍。净溢出板块主要分布在武汉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和长...  相似文献   
929.
生物质常被添加至富营养水体中以调节碳氮比(C/N),促进脱氮,但不清楚生物质的粒径和投加方式对富营养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和比例的影响。通过机械粉碎制得20~40、40~80、80~160目稻壳颗粒,并选取直接投加和无纺布包裹投加2种投加形式,以不添加稻壳或无纺布包裹砖块作为对照组。以超纯水为水样研究不同粒径和投加方式下稻壳的3 d碳氮磷释放特性;以成都市府河下游河段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粒径和投加方式下稻壳的21 d静态脱氮特性。结果表明,在超纯水中,稻壳释放出CODMn(5.5~16.5 mg·L-1)、TP(0.18~0.45mg·L-1)、 TN(0.39~0.95mg·L-1)、 CODMn/TN(8.5~19.7)、 CODMn/TP(27.9~37.5),前四者均呈现出80~160目>40~80目>20~40目的规律,仅CODMn和CODMn/TN呈现直接投加>无纺布包裹投加的规律...  相似文献   
930.
矿用柴油重卡因工作任务量大和工作环境恶劣,导致其碳排放量巨大。从使用矿用柴油重卡的企业角度出发,采用全生命周期法,理清了矿用柴油重卡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及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建立了矿用柴油重卡碳核算模型。以内蒙古某煤矿4种柴油重卡为案例,对矿用柴油重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分析了核算结果,并从车辆重量与经济性角度,分析比较了几种车辆的单位重量排放量和单位价格排放量。结果表明:矿用柴油重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由车辆重量和燃料消耗量共同作用,其中燃料消耗量占绝大比重。综合考虑节能减排和经济性,重量为156 t和85 t的车辆是最佳选择,煤矿企业可适当提高该类车辆的占比。在保证工作量的情况下,将138 t和65 t车辆代替为156 t和85 t的车辆,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1.275×105 t的碳排放量,节省9 936.704万元的花费。本研究结果可为重卡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