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兰州市汽车尾气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兰州市汽车尾气污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兰州市街道空气污染较重,CO、NOx、SO2、TSP、Pb各项污染均超标,其污染程度与车流强度、时间、季节、路面宽度、风速及不同形式的交通路口相关。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兰州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2.
随着青海柴达木天然气的输入,将使兰州市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预测城区大气中SO2、NOx年日均体积质量均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3.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体系,构建了生态效率类、物质流状况类及人类发展类三大类指标为基础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市2000—2012年统计数据年鉴为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兰州市各生产要素生态效率提高明显,输入端和输出端物质流总量增长,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升明显,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逐渐提升。但整体上兰州市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仍较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4.
讨论了从计划经济到转型期中国河谷盆地型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利用发展趋势与理论设想,并以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在GIS技术支持下,以不同年份兰州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04年卫星遥感图为基础,在总结城市空间扩张特征、用地结构转变等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弹性指数、转移矩阵和动态模型等若干方法,分析了1949~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得出了城市新增用地扩展经济弹性指数由4.29上升到5.02,1976~2001年道路广场开发度高达19.30%和耗减度仅为1.37%,2001~2004年建成区内公共设施用地开发度跃至19.39%和农业用地耗减度高达13.66%以及用地扩展弹性系数远超过1.12的合理范围,转型期城市用地信息熵值升高以及建设用地向滩地、山地扩张趋势显著等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95.
对冬季兰州市城区和环境背景观测点的大气气溶胶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地区的气溶胶中,细颗粒(PM10)所富集的无机离子浓度要比粗颗粒(TSP)高出7.59%-15.3%.说明水溶性离子更易在细颗粒中富集.气溶胶在受到人为污染影响后,其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和构成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测定同一区域内不同采样点气溶胶水溶物浓度的方法,来判断该地区大气气溶胶受污染的程度.在城区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除夕夜,气溶胶中部分水溶性离子浓度会迅速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 K ,与非燃放期相比,TSP和 PM10中K 分别高出10.70倍和11.5倍.其次是NO-3, SO2-4,Mg2 ,NH 4和Cl-离子.  相似文献   
96.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植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在不同污染区中脯氨酸的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同一污染区各种绿化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5种树种的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椿树>国槐>圆柏.根据污染区植物的生理反应,说明兰州市主要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程度为:兰炼厂区>兰化厂区>橡胶厂>西关>西站>交大>兴隆山.  相似文献   
97.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在土地变更详查数据及兰州市统计年鉴资料基础上,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分析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政府政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土地管理措施,为研究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兰州市大气降尘中PAHs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兰州市春季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有机质中多环芳烃(PAHs)种类进行分析,采用GC/MS法检出了大气降尘中有机质USEPA优控PAHs有11种以上,含量较高的集中于萘(NAP)、荧蒽(FLUA)、菲(PHE)、芘(PYR)、[艹屈](CHR),占各采样点PAHs总量的70%以上。源解析表明兰州市各功能区大气降尘PAHs来源不仅有较高的燃煤源、交通源(汽车尾气),同时PAHs的组成与分布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采样点周围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对照有关的沉积物质量标志水平,兰州市城关区各站点都有PAHs浓度超出相应质量警戒水平,属高生态风险区  相似文献   
99.
根据兰州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方面的实证资料,构建兰州市人居环境和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分别求出1999-2010年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值,定量分析了兰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9-2010年兰州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发展向良好协调发展阶段转变,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进而提出促进兰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0.
兰州市冬季(2016-12-01~07)和夏季(2017-08-03~10)大气气相和颗粒相(PM1.0、PM2.5和PM10)中含氧多环芳烃(OPAHs)进行观测,结果显示:Σ8OPAHs (气相+颗粒相)的浓度范围为1.83~19.28ng/m3,平均浓度为(6.45±3.43) ng/m3.冬季是夏季的2.06倍.冬季颗粒相OPAHs在2.5~10和<1.0μm粒径段均具有较大占比,而夏季则主要赋存于PM1.0中.9-芴酮(9-FLU)、9,10-蒽醌(9,10-ANT)和苯并蒽酮(BZA)为OPAHs中最主要的几种单体物质,其占比为51.8%~94.9%.气粒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OPAHs在气粒两相间的分配以吸收机制为主导.基于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兰州市大气中OPAHs的潜在污染源区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潜在污染源区在冬季主要位于当地及其西北方向位于新疆和青海境内的部分地区,而夏季则主要位于该研究区域的东南方向(定西市、天水市等)和东北方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