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张龙江 《环境工程》2001,19(6):53-54
依据模糊集理论 ,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京杭运河蔺家坝断面的水质进行了初次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 ,引入加权平均分析方法 ,对水质进一步评价 ,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提出了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 -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它既克服了单层评价模型因考虑的因素过多 ,权重难以分配的困难 ,又避免的二级模糊评价时 ,对于最大隶属度同为一个级别的样点 ,其间的环境质量优劣难以判断的缺点  相似文献   
22.
青岛海洋倾倒区海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1985~2003年青岛海洋倾倒区水质监测资料,应用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对青岛倾倒区海水水质现状及1985~2003年各年度海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8 a间的海水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倾倒的疏浚物中污染物影响,海水水质较差,均为Ⅱ级水质,2000年后海水水质一直维持良好,均为Ⅰ级水质.历年水质优劣顺序为:2000>2002>2003>1997>1985>1991年.  相似文献   
23.
节理化岩体结构面分布密度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众多的科研与工程人员都采用岩体结构面统计分析和计算机随机模拟的手段来研究节理化岩体的工程性质,然而许多人忽略了岩体结构面密度具各向异性特征以及野外实际测量条件与理论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计算中采用的结构面密度值不尽合理,常常导致分析结论有失偏颇。针对这一情况,充分考虑了结构面“方向校正”和“迹长截尾校正”,并根据野外测线长度进行加权平均,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合理的结构面分布密度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水质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加权平衡复合模型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龙江 《环境工程》2001,19(6):53-55
依据模糊集理论,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京杭运河蔺家坝断面的水质进行了初次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加权平均分析方法,对水质进一步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提出了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它既克服了单层评价模型因考虑的因素过多,权重难以分配的困难,又避免的二级模型评价时,对于最大隶属度同为一个级别的样点,其间的环境质量优劣难以判断的缺点。  相似文献   
2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已于2002年6月1日起实行。由于GBZ2-2002中,职业接触限值由原来的最高容许浓度(MAC)变更为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 W 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样品采集提出了不同要求。调查中发现,在贯彻和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样品采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和偏差。为了正确地贯彻和执行GBZ2-2002,本文将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完善和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样品采集。缺乏现场调查和工人的工作写实现场调查和工人的工作写实…  相似文献   
26.
通过分析渤海湾中与富营养化有关的主要因素,综合了化学指标、浮游植物指标并考虑到细菌指标,提出渤海湾了海水富营养化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渤海湾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并用加权平均原则对结果进行了处理.对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发现渤海湾北部近岸海域和南部的养殖区富营养化程度严重,且夏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27.
28.
中国不同交通模式的可达性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可达性空间格局差异对引导人口分布和交通设施合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2 317个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法,通过构建可达性指标分析了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及综合交通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公路可达性形成了以郑州、武汉、合肥为中心的"核心-外围"模式;铁路形成了以京沪线为轴线,沿铁路干线分布的带状结构,最优区已南移至合肥及南京;机场可达性形成了以各个枢纽机场为核心的"轴-辐"结构;港口可达性由沿海向内陆降低;综合交通可达性由东向西降低,具有反自然梯度特征。4种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约有70%的县域超过平均水平,与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但存在区域内的不均衡现象。最后对各交通方式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9.
抽水时间间隔是影响污染场地地下水抽出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以某铬污染场地为例,利用数值模型结合加权平均方法,以修复成本最小和抽出效率最高为目标,对抽水方案进行优化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间歇性抽水方式平均抽出效率高于持续性抽水方式,间歇时间间隔最佳为10 d;以持续性抽水方式抽出30%污染物后,更替为抽水时间间隔为10 d的间歇性抽水是修复成本最低的抽水方案。该结论可为污染场地地下水抽水方案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模糊数学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将模糊数学理论的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等概念引入水质评价中,用矩阵分析的方法构成模糊综合评价模式.通过建立多个污染评价因子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根据各污染因子对水质的影响差异确定其权重,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相结合,对荆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荆州市地面水污染相当严重,有机物污染占主导地位;主要污染来源是生活污水及造纸、纺织、印染废水的直接排入,结论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