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36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飞机的雷击附着点是飞机防雷设计研究的基础,是飞机设计中的重要过程。本文以伊尔-76飞机模型为例,依据SAE-ARP5416和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雷击附着点试验方法,采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数值仿真技术对飞机的雷击附着特性展开研究,分析了机载雷达天线对飞机雷击附着点的影响,为机载雷达天线的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工作频率为2.6GHz的双单元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的新型电磁带隙结构(EBG)。本文基于传统的蘑菇状结构,将贴片改进为螺旋状,调整偏移了过孔圆柱位置,并采用了电磁带隙结构单元的整体倒“T”形状布局。过孔的位置以及结构单元的间隔基于HFSS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了优化,使新的结构在对天线系统传输特性影响很低的情况下更好的减小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干扰。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若干压力容器在役监控技术的实例。声发射技术和超声检测是比较可行的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24.
25.
针对塔吊的形状及结构常使其受电台电磁辐射和雷电的影响而感应高压电,创新介绍利用电路模型计算塔吊感应电压和分析感应雷过电压特点,独创性提出制作等电位圈避雷器和建立一种建筑塔吊的多频率接地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塔吊因雷电和电磁波辐射感应高压电而难于防护的棘手问题,提高了建筑塔吊在雷电及电台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究真三轴复杂应力变化条件下岩石强度及破坏模式,通过真三轴卸荷扰动测试系统对砂岩试件进行不同第二主应力加卸荷试验,讨论在加卸荷过程中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第二主应力的增加对试件的承载能力起到先增强后弱化的效果;不同第二主应力加卸荷声发射能量及累计振铃计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耗散能量比在载荷达到岩石损伤强度时突增;声发射能量峰值提前于试件轴向应力跌落,声发射能量和累计振铃计数大幅突增可作为岩石破坏的前兆;在低载荷下岩石中活动主要是裂隙压密与发育,在达到岩石损伤强度后岩石中的活动主要是裂纹贯通形成破裂面,砂岩试件声发射定位点集中区域与试件主要破裂面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2):937-937
在12月7日召开的《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刚要》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刚要》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吴晓青透露,我国将在2008年上半年发射首颗生态环境卫星。  相似文献   
28.
贮运发射箱对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待发射导弹的贮存可靠性和任务完成能力,分析了6种主要自然环境条件对贮运发射箱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贮运发射箱在设计和贮存上应采取的措施,以减少自然环境对贮运发射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本文简析了滑坡机理及其影响失稳的因素,总括了滑坡治理和监测评价方法。实践证明岩体声发射监测技术是滑坡监测预报的最可靠方法。本文总结作者的研究与实践,提出若干声发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0.
Low-cost, easy-maintenance and high-e ciency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Processes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phosphorus removal are of great interest. However,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s often do not meet the strict criteria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 rural wastewater. In order to search an economic and simple technology for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the common bio-technologies e uent, seven soil types collected from di erent rural area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remove phosphorus. X-ray di raction (XRD)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mineral structure,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oil samples. Three primary minerals – quartz, albite and montmorillonite – were clearly detected. 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oil types, acidic soils and alkaline soils, based on their pH values.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study indicated that a higher percentage of Ca and Mg occurred in alkaline soils (pH > 8) than in acidic soils (pH < 6.5). Adsorption isotherms from batch experiments fitted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s well, the maximum P adsorption capacities ranged from 0.256 to 1.598 mg P/g, indicating a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potential for all of these soils. The P fractions extracted revealed that the sum of NaOH-extracted inorganic P (NaOH-Pi) was the major P component in the acidic soils, and CaCO3-bound phosphorus (Ca-P) in the alkaline soils. Dynamic adsorption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se soils have the ability to remove phosphorus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