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66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污染控制的障碍到底是什么?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资金问题.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缺乏动力。这个动力原本应该源自严格的执法。源自司法介入的环境诉讼,但是我国现在还不具备这些。从国际经验看,环境保护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除了政府监管,包括立法、司法、环保行政部门的作为.还有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在西方国家,司法手段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环境司法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会是一个相当艰难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2.
问我与陈某发生交通事故后未能协商达成损害赔偿协议,目前我聘请律师郑某作为代理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陈某说他也准备到郑律师所在的事务所聘请律师,而且该律师还是郑律师的师兄,水平还更高。请问:我先在事务所聘请律师后,陈某又到同一律师事务所聘请律师,这种情形下可以吗?读者:夏克松  相似文献   
23.
有学者将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归结为三个方面:"观念、法律、科学"。在环境法视域下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如何落地时,可以将这三个方面转化为"司法理念、保障制度、环境标准"——想要将新《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明确的生态保护红线落到实处,需要确立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司法理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的法律保障制度体系,发挥环境标准在生态保护红线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计算机依赖性的增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使用者身份的准确辨识和确定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特征以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成为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之一。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以及大型公众项目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司法鉴证等大型系统中,  相似文献   
25.
26.
官司向来要到法院、法庭打的,而今在大田县,却出现了新鲜事:县法院与交警大队联合设立了交通巡回审判法庭,将法庭搬到交警办公楼,让法官走进交警大队上班!据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郑际楷介绍:这个交通巡回审判法庭的设立,是个交通纠纷调解与审判的创新,让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实现了完美衔接,给当事人开辟一个绿色通道,缩短案件的审结周期,高效化解纠纷,构建和谐交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7.
5个月前,我被沈某驾驶的汽车撞伤。花去医疗费4万多元。根据《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沈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经公安机关主持调解,我和沈某就损害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协议:沈某赔偿我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55000元。事后,沈某一再以种种借口拖延给付上述赔偿款项。请问肇事者不履行调解协议,能否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28.
李挚萍 《环境》2012,(8):16-18
环保法庭是新生事物,其价值不能仅仅由其审理案件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关键是其对于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的意义,对于现有制度带来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9.
检察职能的优化配置是检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检察职能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协调、运作属性不合理造成了进一步优化的困境。在坚持检察一体化、协调原则的基础上,以诉讼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适当分离为方向、检察官为主体、完善内部机构设置,以期对未来的检察职能优化配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0.
周珂  于鲁平 《环境保护》2014,(16):18-21
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标志着我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进入了专业化的崭新历史阶段,对于提高环境资源立法效率、更新环境资源审判理念、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制度以及完善公益诉讼、提高公共环保参与意识,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司法的现状,展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在未来理念、制度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明确将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实施专业化审判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