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为考察相对湿度对激光粉尘仪测量室内PM_(2.5)的影响,更客观真实地评价室内PM_(2.5)的污染状况。室温下在实验室环境舱内分别以去离子水、NaCl溶液、CaCl_2溶液、大肠杆菌溶液为水源在加湿器发生的过程中同时记录环境舱内相对湿度和PM_(2.5)的变化情况,考察激光粉尘仪PM_(2.5)实时测量值与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加湿器加湿过程中相对湿度急剧变化对PM_(2.5)实时测量值有显著影响;初始PM_(2.5)浓度越大相对湿度对PM_(2.5)实时测量值干扰越敏感,当初始浓度为500μg/m~3时,PM_(2.5)实时测量值变动的敏感点相对湿度为60%;水中盐离子、微生物等物质大大增加了液滴对激光的散射作用,水中杂质浓度越高,PM_(2.5)实时测量值越大,NaCl溶液浓度为250mg/L时,PM_(2.5)实时测量值达到1 000μg/m~3以上对应的相对湿度值仅36%。  相似文献   
152.
为适应我国在线监测发展及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发展的需要,推动相关产品标准化的进程,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近日发出“关于开展数据采集仪环保产品认证的通知”、“关于开展隔声罩、隔声问环保产品认证的通知”,决定于近期开展对数据采集仪、隔声罩、隔声间的环保产品认证工作,有关详情可登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网站查询或电话咨询。  相似文献   
153.
20年前,一项对消防员非常适用的新技术即热视仪诞生了,这项技术以前一直被用于高端军事项目,但它昂贵、笨重、灵活性差。很清楚,这项技术将具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否对日常生活产生重要而广泛的影响?20年过去了,它的优点随着消防员在救援行动中所抢救的人员和财产数额的稳步上升而得到最好的证明。这项技术将如何发展?它又将朝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4.
黑碳仪是最常用的气溶胶吸光碳测试仪器,但其测得的吸光性能受到滤膜多重散射效应、颗粒物散射效应、颗粒物遮蔽效应的影响,只能算是bATN(光衰减系数),而不是bin-situ(原位吸光系数).虽然已有学者提出几种将bATN转换为bcor(校正后吸光系数)的算法,但多是基于实验室模拟或高海拔地区气溶胶而开展的,与我国城市的气溶胶在理化性质方面有明显差别.为探索我国城市气溶胶将bATN转换为bcor的问题,于2016—2017年冬季在北京市城区使用黑碳仪及光声消光仪分别测量bATN和bin-situ,在分析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城市气溶胶的校正方法.结果显示:在我国北方城市(以北京市为例),适应城市气溶胶的f值(遮蔽因子,为计算遮蔽校正系数的一个参数)为1.13,C(综合散射效应系数)为5.44;使用这些校正系数,将观测点由黑碳仪获取的bATN转换为bcor.与光声消光仪测定的bin-situ对比发现,无论是滤膜样点周期内还是长期观测时间内,bcor与bin-situ均呈一致性,其中,长期观测时间内二者的相关性表达为y=0.954x+0.829(r2为0.996),证明了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和可信性.研究显示,bcor与bin-situ整体相关性较高,并且获得了本地化的校正因子,实现了仅通过黑碳仪获取准确颗粒物吸光系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5.
采用HNO3-HCl-HF-HClO4体系在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土壤样品,以50.0μg/L的Rh作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7种元素Cd、As、Cu、Pb、Cr、Zn、Ni。结果表明,土壤标样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各元素对应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Cd:0.002 mg/kg和3.6%,As:0.05 mg/kg和5.5%,Cu:0.10 mg/kg和2.9%,Pb:0.18 mg/kg和4.7%,Cr:0.25 mg/kg和2.2%,Zn:0.40 mg/kg和3.4%,Ni:0.20 mg/kg和3.8%。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6.
大气棕碳(BrC)是对大气颗粒物中具有吸光能力的一类有机物的总称,其对空气能见度及气候系统均有重要影响.自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底于南京北郊利用黑碳仪测定了气溶胶中BrC的光吸收系数,利用最小相关性法分别定量一次(BrCpri)和二次棕碳(BrCsec)贡献,结合后向轨迹、潜在来源和日均变化,分析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rC的平均光吸收系数(370 nm)为(7.76±7.17)Mm-1,对于总气溶胶光吸收贡献率为(22.0±8.8)%.不同波长下棕碳吸光系数在四季呈现U字形变化,即春季和冬季高,夏季和秋季低.BrCpri和BrCsec(370 nm)全年光吸收贡献分别为(62.9±21.4)%和(37.1±21.4)%;前者在四季均占主导,但随着波长增加,BrCsec的贡献逐渐增加并最终占主导(如在660 nm时).除冬季以外,BrC在其他季节受到来自海上气团的显著影响,而冬季受当地及周边地区排放影响更为显著.交通排放在春、夏和秋季对一...  相似文献   
157.
梁维亮  黄荣 《灾害学》2016,(4):82-87
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威马逊”台前飑线的天气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区域大气层结不稳定,广西东南部有中层干区和较强垂直风切变是该区域台前飑线发生和雷暴大风多发的主要天气背景成因。“威马逊”台前飑线由三段短弓形回波组成,东部弓形回波具有较典型的雷暴大风回波特征。以空间适用性和时间提前量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反射率核心下降的实用性和预警效果最好,其次为中层径向辐合和地面辐散。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