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520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基于水资源调度的平原河网区城市河道氮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平原河网区城市河道在水资源调度过程中的水文特征和理化特征,探讨基于水资源调度的城市河道氮素形态与组成;在实验模拟条件下,研究基于水资源调度的城市河道沉积物NH+4-N释放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在水资源调度作用下水深日变化过程明显;以农历月为单位,水资源调度可以分为轻度置换阶段和深度置换阶段;沿调水路径河道上覆水DO有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沿调水路径上覆水NO-3-N浓度逐渐减少,NH+4-N浓度显著升高;DO与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上覆水NO-3-N、NH+4-N浓度的主要因素;沉积物内源NH+4-N释放是上覆水NH+4-N的一个重要来源;水资源调度显著影响(P<0.05)上覆水NH+4-N浓度,对沉积物内源NH+4-N的释放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72.
研究土壤矿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对深入理解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养分迁移机理、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宁南山区典型的两种人工灌木林-柠条和山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进行1年的原位矿化实验,每隔2个月采样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含量,探讨土壤在矿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土壤矿化过程中,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山桃林地(p0.05);两种灌木林地有机碳含量在矿化240 d和360 d时较低,显著小于其他矿化时期(p0.05),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在矿化240 d时最低,全氮和土壤pH随时间变化不显著.柠条林土壤各菌群PLFA含量高于山桃林土壤;两种土壤各菌群PLFA随矿化时间大体呈现出夏季春、秋季冬季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土壤细菌与真菌、革兰氏阳性(GP)和阴性菌(GN)的PLFA比值差异显著(p0.05),柠条林土壤细菌与真菌PLFA比值随矿化时间呈现出夏、秋季春、冬季的趋势,而山桃林土壤细菌与真菌PLFA比值在冬季最低,两种土壤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PLFA比值在春季最大.PLFA主成分分析表明,柠条和山桃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并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矿化时间逐步发生变异,微生物结构的变化主要由以16∶0、16∶1ω9c、16∶1ω9t、17∶0、10Me18∶0和cy19∶0所代表的细菌及以18∶2ω9,12c所代表的真菌的变化引起.土壤微生物PLFA与土壤有机碳、硝态氮和土壤含水率显著相关,与土壤pH值不相关,说明土壤微生物PLFA与土壤理化性质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73.
以杭州西部山区龙岗镇为例,实地调查全镇24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现状及运维状况等,分析了设施的分布、纳管情况、处理效果等,揭示了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存在的污水池建设脱离实际、设施失效、日常维护监管缺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确定污水处理方式、建立日常运维体系、加大资金扶持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74.
袁训超  王敏  郭逍宇  吴东丽 《环境科学》2022,43(8):4097-4107
浮游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在城市水生生态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但外界环境变化显著影响其在污染物降解和转化过程的作用.以高度人工化的北运河为研究区域,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了浮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以揭示以再生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季节性降雨和再生水补给物理扰动过程引起的水体扩散能力增强是夏季α多样性显著高于春季的直接原因,同时减弱了夏季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化程度.季节性径流和温度是影响高度人工化城市河道水文水质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季节性径流和温度变化引起的ČNO2--N和TP变化是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春季季节性断流导致的北运河水体还原性状态,使得春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都为厌氧菌,如与溶解性有机物降解有关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与反硝化过程有关的纤细菌门(Gracilibacteria)等.而夏季季节性径流和频繁降雨以及河道闸坝、闸门开闭频率增高引起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一方面显著缓解河道营养物质污染,另一方面使得夏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多为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如具有嗜高温特性的蓝藻(Cya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自养微生物,以及在污染物降解转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研究结果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5.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河道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黑臭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新形势下,针对广泛存在的复合污染源信息不明确的难题,进一步从分子层面解析河道DOM成分是深入探究河道污染来源、成因和形成机制,从而实现高效治理的关键环节.以某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受4个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放江污水严重影响的共5个河道断面,应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分别对各点位旱天和雨天时的表层水和沉积物样品中DOM分子式、元素组成和群组成分进行全谱解析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河道DOM虽然以CHO和木质素类化合物为主,但人为源有机物(脂肪类和蛋白质类化合物)以及CHOS等杂原子化合物的较高占比揭示了河道受人为污染的现状,同时带来DOC、 TN和NH+4-N的升高;(2) C17H28O3S和C18H30O3S等表面活性剂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所有城市河道中,...  相似文献   
976.
滹沱河流域山区作为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源区,其径流量逐渐减少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深入研究滹沱河上游山区地表水-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可为全面认识区域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基于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区域河水、井水和泉水来源、水化学空间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离子来源.结果表明,滹沱河上游山区流域河水、井水和泉水均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其水化学特征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整体来看干流河水水化学类型相对集中,受采矿影响较大支流汇入的河段(上游和下游),河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Mg-SO4·HCO3;受自然植被影响的支流汇入的河段(清水河和龙华河之间),河水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3·SO4.此外,各支流河水水化学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上游峪口河和峨河支流主要水化学类型与干流一致为Ca·Mg-SO4·HCO3;中游牧马河和清水河支流主要水化学类型均为Ca-HCO  相似文献   
977.
我国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区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归纳并阐述了山区开发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山区综合开发的历程与实践经验.在总结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山区综合开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山区综合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78.
李志 《环境教育》2013,(7):71-72
作为一所基础教育的普通山区农村中学,吉林市六十一中给世人的印象也许很平凡,但正是这样一所相对简陋的学校,却办出了特色,放飞了绿色希望。吉林市六十一中学地处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左家自然保护区内,学校周边群山环绕、林海莽莽,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一所吉林市教育局直属中学。与市内大型中学相比虽然简陋,但学校能凸显山区农村中学办学特色。以孙钟海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直面学校发展中暂时遇到的困难,没有畏缩,以  相似文献   
979.
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又是豫、鲁、皖、苏及我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城区河道密布,历史上曾是有名的水城,素有"北国江南"之称。近年来,随着阜阳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需求逐年递增,供需矛盾不断加  相似文献   
980.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方法及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最佳切入点之一。在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分级系统及定量的划分标准,以推进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云南省为实例,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该省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评定了全省126个县的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等级。结果表明,云南省目前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DEF)平均值只有48.01,属"不友好"级。全省约2/3的县目前在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上表现为"不友好"和"很不友好"级,其中1/5以上的县份表现为"很不友好"。尤其以滇东北中山山原区生态友好性程度为最低,各县生态友好度(DEF)值均低于40,均属"很不友好"级;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区的生态友好性程度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