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物元分析用于水质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提出利用物元分析对水质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新方法。在确定了最佳和最次理想点基础上,建立了标准事物和节域事物的物元矩阵。该法具有计算简便、分析合理和容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是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大气监测点位的设置,可根据一定监测精度的要求,将城区按地理座标进行网格布点,建立网格布点模型。但是,由于布点数目较多,在人力、物力的限制下,这种布点方法难以推广应用。为此,需要进行布点优化,缩减点位数目。在目前的大气例行监测中,较多采用的是,按土地的使用功能,分区设置采样点的方法。然而,在地区的分类中,人为因素较多,难免会给点位的设置,带来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大气环境例行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量计算,建立模糊相似矩阵,并综合最大矩阵元原理和“编网”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监测点位进行量化寻优分析,从而得出监测点位的优  相似文献   
93.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中有关数学工具进行监测布点的优化工作。把泸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的294个监测点位优化为67个。经验证,该优化布点方法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94.
用物元分析进行水质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利用物元分析对水质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新方法。在确定了最佳和最次理想点基础上,建立了标准事物和节域事物的物元矩阵。该法具有计算简便、分析合理和容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
对大气环境风险预测在事故应急监测布点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认为,通过大气风险预测模式对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泄漏事故的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值、最大落地浓度所在点位、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以及污染物是否会影响到事故所在区域的居民区、医院、学校等敏感点等结果,从而为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布点提供所需的重要信息,能够很好地解决应急监测只能参照现有的监测规范和个人工作经验进行布点的问题,避免了监测人员的主观性,从而确保了应急监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
液氯泄漏事件的环境安全防护距离与监测布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气湍流扩散模型为基础,结合大气环境基本资料和氯气的性质,提出了氯气泄漏突发事件的应急防护范围,为发生类似事件时的人群撤离范围和布点监测、监控范围,提出了一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7.
简述了长江南京段监测断面现状,用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长江南京段水质自动监测优化布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8.
99.
农村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与指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特征分析,结合试点村庄的现场调研,确定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点位布设原则,并以267个村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为基础,结合城市现有监测指标,对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指标进行了优化,为构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以山东省某受污染水源地为研究区域,采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优化方法与熵值权重法对地下水水源地现有监测井分布进行优化研究,并将算法整合到GIS中以实现结果的可视化.优化结果将研究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点分为3个监测级别,这为该地区的地下水监测和污染源调查提供了参考.研究表明,优化算法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的结合可获得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