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沉积物容纳了来自流域自然风化及人为排放的各种金属元素,成为一个潜在的"化学炸弹"。微生物以其体积小、繁殖快、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等特点可以大大地改变微量金属在环境中的分布。铁在陆地水体 沉积物环境中具有很高的丰度、合适的电化学特性,在好氧、厌氧转换的界面环境中强烈地推动了早期成岩作用。本文针对铁在亚表面水环境中的重要性,侧重介绍了沉积物 水界面的铁的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蓄积在沉积物中的微量金属元素的重新分布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2.
陶澍  姜浩 《环境化学》1997,16(4):348-35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影响树脂-半透膜囊吸收铜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了水相铜含量,半透膜孔径,温度以及天然河水中的有机配位体对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透膜囊吸收量与水相游离铜浓度,水温及半透膜孔径的非整数次幂成正比,其中包括EDTA,河水富里酸,以及河水中的各种天然有机物在内的配位体均与铜生成不能被半透膜囊吸收的络合物,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半透膜囊对水环境中游离态微量金属进行长期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水中微量弱极性内分泌干扰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ENVITM Chrom P固相萃取小柱、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剂及气质联机,系统研究了水中弱极性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固相萃取条件为:水样流速5 mL/min,洗脱剂为二氯甲烷,洗脱速率0.5 mL/min,洗脱剂体积6 mL.最佳衍生化条件为:BSTFA 100 μL,60 ℃,反应时间30 min.结果表明,双酚A、五氯酚、2,4-二氯苯酚、4-壬基酚、雌二醇、雌三醇、雌酮、炔雌二醇的回收率在82.4%~101.9%,检出限为0.01~0.06 μg/L.  相似文献   
54.
紫外光去除水中微量甲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外光(UV)去除水中微量甲苯(<10mg/L)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pH为7时,去除速率常数k为0.453h^-1,半衰期为1.53h;在pH为5-9的范围内,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变化不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甲苯的降解产物,讨论了甲苯降解的机理。测定了甲苯降解过程中溶解氧化的变化和pH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土壤,沉积物中微量金属形态分配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王学军  陈静生 《环境化学》1993,12(4):245-251
本文讨论了土壤、沉积物中微量金属的形态分配预测问题。对已有的一些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以我国东部平原为例,建立了土壤微量金属多元回归相分配预测摸型。  相似文献   
56.
海洲香薷种群微量金属元素的累积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大冶铜绿山铜矿区海洲香薷种群几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吸收累积和分布特征、生殖分配( RA)特征及植物与土壤元素的关系 ,并就该植物对铜等金属元素的耐受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该植物生长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很高 ,其中 Cu的含量 (平均 5 843μg/ g)是背景值的 2 0 0多倍。 Cu、Mn、Zn、Cd、Pb几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 ,以 Cu最高 ,Cd最低。几种元素的大小顺序表现为 :Cu>Mn>Zn>Pb>Cd。不同元素在植物不同构件的含量为 :Cu,根 >花 >叶 >茎 ;Mn,叶 >根 >花 >茎 ;Zn,叶 >花 >茎 >根 ;Cd,叶 >花 >根 >茎 ;Pb,根 >叶 >茎 >花。这几种元素的 RA范围为 10 %~ 40 % ,平均为 2 4.97% ;生物量 RA为 2 6.5 %。植物铜元素与土壤显著正相关。海洲香薷对铜等金属具有很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7.
采取固定床连续式水处理方式,实验研究了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微量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地下煤气化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处理COD为300 mg,/L左右的该类型废水时,加入微量臭氧,水处理装置COD去除率提高了45%,平均1 mg的臭氧处理了2.4 mg有机物;当废水COD为200 mg/L左右,进水速度为1 L/h时,最佳臭氧投加量为每升废水20 mg左右的臭氧,此时气水比为15:1左右;同时实验发现,不同COD的废水色度均可以被有效去除.通过与其他类似的实验研究比较发现,微量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58.
为评价二氯海因在储运过程中的热稳定性,采用C80微量热法对二氯海因进行反应放热测试,并计算了该物质在50 L标准包装条件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同时采用克南试验、时间/压力试验对二氯海因在封闭条件下加热和点火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氯海因的分解起始温度为202.3℃,分解热为1 168.8 J/g,50 L标准包装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120℃;二氯海因的克南试验极限爆炸直径为2.0mm,在封闭条件下外部加热具有敏感性;时间/压力试验中反应压力从690 kPa升至2 070 kPa,所用时间为260 ms,在封闭条件内部点火时具有爆燃性.  相似文献   
59.
在乙二胺 (en)介质中 (p H1 1 .5~ 1 2 .3 ) ,Zn(en) 2 +3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 -1 .42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 ,锌含量在 0 .0 0 6~ 0 .3 5 μg/ml范围内 ,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 0 .0 0 3 μg/ml。加标回收率为92 %~ 1 0 3 %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4.1 %。该方法准确、简便、选择性好 ,可用于 TSP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60.
微量金属强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CoCl2·6H2O、FeCl2 ·4H2O及NiCl2·6H2O投加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和COD减量及累积产气量的影响,确定了三因素的主次顺序及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CoCl2·6H2O、FeCl2·4H2O及NiCl2·6H2O的投加量分别为0.1 mg/(L·d)、1 mg/(L·d)和0.4 mg/(L·d)时,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减量及产气效果均最优.在此条件下,经过25 d单相厌氧消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TS、VS、COD的去除率及累积产气量分别达到46.04%、61.02%、58.24%和27 433 mL/L,比不投加微量金属的处理分别高16.98%、28.12%、27.84%和48.63%.Co、Fe和Ni的投加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TS、VS和COD去除率及累积产气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Co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Co、Fe和Ni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减量及产气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及显著性从大到小均为Co、N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