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84篇
  免费   2888篇
  国内免费   7344篇
安全科学   2676篇
废物处理   574篇
环保管理   4035篇
综合类   28833篇
基础理论   5215篇
污染及防治   2549篇
评价与监测   4402篇
社会与环境   953篇
灾害及防治   879篇
  2024年   438篇
  2023年   1362篇
  2022年   1290篇
  2021年   1711篇
  2020年   1499篇
  2019年   1609篇
  2018年   936篇
  2017年   1071篇
  2016年   1489篇
  2015年   1767篇
  2014年   3042篇
  2013年   2188篇
  2012年   2249篇
  2011年   2194篇
  2010年   1834篇
  2009年   2017篇
  2008年   2185篇
  2007年   2090篇
  2006年   1598篇
  2005年   1585篇
  2004年   1353篇
  2003年   1865篇
  2002年   1524篇
  2001年   1409篇
  2000年   1349篇
  1999年   1061篇
  1998年   1209篇
  1997年   907篇
  1996年   863篇
  1995年   894篇
  1994年   746篇
  1993年   606篇
  1992年   538篇
  1991年   542篇
  1990年   463篇
  1989年   58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企业在建设项目决策时就应该按照清洁生产的原则,从源头控制污染。提出了在项目决策中,应从产品选择、工艺路线选择、主要设备选型和节能降耗4个方面进行清洁生产的分析方法,通过此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避免项目决策中的环境失误和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研究了植稻前淹水时间长短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粘闭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可以显著地降低土壤强度,但土壤抗穿透力并不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明显下降;延长淹水时间,可以促进土壤粉粒和粘粒的分散,但土壤粘闭胼形成的有效粘闭层厚度以及粘闭后表层土壤强度的降低、主要受所使用的粘闭机具的影响,而与淹水时间的长短无关。因此,过分地延长淹水时间的措施,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3.
陈潇 《环境》2003,(8):45-45
广州市于1997年9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强化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通告》,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全面地开始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一、背景九十年代后期,广州市机动车迅速增长,据统计,广州市机动车拥有量以平均16%的速度增长,1997年广州市拥  相似文献   
104.
《环境》2003,(11):41
顺德碧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给水新技术应用、节水节能技术推广、环保设备生产购销的高科技公司,拥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技术人员近四十人。业务范围包括:废  相似文献   
105.
《环境工程》2007,25(4):77-77
无锡市正采取一系列措施,严防太湖蓝藻再度暴发。 实施六大工程促湖水变清.由于太湖水温超过30℃就容易引发蓝藻,面对即将到来的七、八月份持续高温,无锡市在做好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6.
太湖饮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体系充足的保障,确保预警监测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7.
东北亚地区沙尘暴监测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东北亚各国重视沙尘暴问题,开展了沙尘暴监测及研究等合作,逐步建立起东北亚地区沙尘暴监测合作机制.合作机制对推动东北亚地区共同治理沙尘暴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东北亚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沙尘暴监测机制,探讨沙尘暴监测的合作机制模式,进而分析合作机制对推动各国在监测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旅游地视为一个特殊生命体和特殊的生态系统.旅游地与生物体存在非常类似的机理。具有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之间存在诸如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生态空间关系等明显的类生命特征。研究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为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旅游发展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切实可行性,为更好地解释和透视旅游发展问题实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与思路,生态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和解决旅游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丰富旅游学与生态学理论的同时,指导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表示了土中含水量与吸力之间的关系。针对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过程中的吸力变化特征,开展试验研究。采用体积压力板仪实现非饱和土的脱湿和吸湿过程。试验成果显示:(1)土-水特征曲线是不稳定的,它与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路径有关;(2)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相同的基质吸力具有不同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110.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客观地分析了污染减排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污染减排核算体系欠规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新的污染减排核算办法不适应,进而提出了污染减排管理工作应建立的五个机制:考核运行机制、信息核查机制、信息公示机制、部门联动机制、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