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70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实现放射源在使用、仓储、运输的过程中对放射源实时定位跟踪以及放射源容器外辐射剂量进行实时监测,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的放射源辐射监测与跟踪系统,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硬件、软件设计。系统综合了光电探测、卫星定位、4G通信、物联网、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放射源在每一个作业阶段,管理人员能够通过Web网页清楚查询到放射源状态与位置信息。实际测试表明,系统具有实时采集,传输可靠、功耗低的优点,能够稳定监测放射源容器外泄漏的放射性剂量率以及对放射源位置进行实时跟踪。  相似文献   
952.
制造业智能化飞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安全管理措施明显已经跟不上智能设备更新迭代和智能化程度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了智能制造业工厂实现生产安全建造,本文对人工智能、云计算、AI技术等进行研究分析,以解决目前智能制造业工厂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53.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共享、瓦斯探测不可靠、人员定位不精确、预警功能不足等问题,中煤集团通过开展煤矿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对瓦斯激光高可靠监测、人员高精度定位、物联网智能监测、数据安全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构建了"5层9要素"全覆盖物联网,有效提高了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954.
955.
针对智能船舶航行过程中航行关键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和筛选问题,提出了基于等级全息建模(Hierarchical Holographic Modeling, HHM)框架和风险过滤、评级与管理(Risk Filter, Ranking and Management, RFRM)思想的智能船舶航行风险识别与筛选理论。首先,构建智能船舶航行风险识别HHM模型,以全面而准确地选取和反映智能船舶航行风险来源;其次,通过RFRM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过滤、排序和筛选,结合贝叶斯方法的多判据评估模型,识别出智能船舶航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可以为相关海事机构和船舶公司进行动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保障智能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56.
宗志龙  王纲  付庆 《四川环境》2023,(5):203-208
随着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数量的增多,设备老化故障的情况日渐增多,其运维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传统的人工运维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也越发突出。智能运维软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实现巡检管理、告警管理、前端控制重启等功能,能有效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自动站数据获取率,从而更好地发挥监测预警和科普宣传作用,与人工运维相辅相成,提高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运维质量。  相似文献   
957.
利用1951—2022年江西降水实况、逐日智能网格降水预报产品、暴雨灾情损失,地形DEM、河网密度及GDP、人口等数据,分析了江西暴雨灾害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三方面,构建了江西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模型对2010—2020年135次暴雨过程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较为合理;对2019年6月6—11日江西暴雨过程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过程中吉安北部至赣州东北部、上饶东部为重度到极重度受灾区;再对2022年6月12—15日江西暴雨过程进行灾害风险逐日预评估;两者结果均与灾情实况分布大体一致,总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58.
县级规划是中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落实单元。面向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借鉴经典地理设计(Geodesign)框架并拓展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构建Geodesign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重点对框架下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流程、关键问题、主要任务及方法与技术支撑进行分析。模型是框架的核心。“评价模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价;“变化模型”以“智能决策”为目标,融合多目标规划与人工智能算法,衔接指标约束与空间管制;“影响模型”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出公众参与规划的思路与方法。Geodesign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需要传统方法、技术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与共同支撑。本文拓展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方法论研究,贡献了生态化、智能化、人本化规划理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59.
针对目前掘进面通风系统因无法对风流进行实时监测及适应性动态调控而造成的瓦斯与粉尘聚集严重等问题,研制出了风流监测及适应性智能调控原型系统来优化风流场分布。通过对掘进面风流监测及出风口风流适应性智能调控方法和系统实现的整体架构进行分析,基于流场相似与模化理论对掘进面进行了相似还原设计,确定了风速、瓦斯及粉尘隐患监测点位置,完成了基于ZigBee及GPRS技术的数据采集及传输架构,利用PLC控制技术实现了风流智能调控装置的动态调控,并研发了上位机系统。以柠条塔矿S1202掘进面为对象,对研制的风流监测及适应性智能调控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出风口距迎头5 m时,司机位置与回风侧行人呼吸带高度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48.94%和34.36%,平均瓦斯体积分数降低了41.18%;出风口距迎头10 m时,司机位置与回风侧行人呼吸带高度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38.04%和41.36%,平均瓦斯体积分数降低了43.02%,验证了风流适应性智能调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0.
目前变电站各类钥匙、锁具众多,频繁出现现场锁具因为时间、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打不开的问题,给使用和管理带来了不便。通过对变电站内各种锁具、钥匙进行智能化.改造,统一使用智能钥匙和磁控锁,对与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有关的门、窗或设备等进行统一控制管理,消除了变电运行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隐患。应用结果表明:智能“一匙通”系统保证了变电站安防、设备闭锁及危险区域的管理,提升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