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城里的大树     
马霁鸿 《环境》2002,(5):35-35
筹办北京奥运会,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要把这届体育盛会办成绿色奥运。说到绿色,我们不难理解,它应是环保的,无污染的,无公害意味的“绿色”。而作为本真意义上的绿色,未经借用过的引申过的绿色,则更是题中应有之意。以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把我们国家特别是城市的绿色整得别开生面,既应是有关方面  相似文献   
72.
基于Landsat 8 OLI数据的树种类型分布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种分布是林业调查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遥感影像中对树种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收集2016年3月美国陆地卫星影像(Landsat 8 OLI)数据,提出基于知识库的图像膨胀分类方法,结合不同树种类型分布点的影像像元灰度与影像不同波段的重新排列,对杉类、松类、竹类与阔叶树类4个类型提取分布信息,结合地面验证坐标点进行精度评价,同时与专家知识分类法比较。结果显示图像膨胀法结合了地物分布特征与光谱信息,在Landsat 8 OLI影像中是可行的,并提高了精度,整体精度为83.01%,Kappa系数为0.77,与专家知识分类法相比分别提高了8.25%、0.11。该研究为快速精确地使用Landsat 8 OLI影像提取树种分布信息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东江中上游主要造林树种光合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江中上游,以6年生造林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为材料,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东江中上游水源林主要造林树种木荷、红锥、火力楠和藜蒴叶片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了测定,探讨了4种树种在当地自然生境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木荷和藜蒴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火力楠和红锥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4种树种净光合速率(Pn)最大值均出现在10:00左右,分别为8.73、6.00、6.68和7.91μmol.m-1.s-1;4种树种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表现为木荷〉火力楠〉红锥〉藜蒴,蒸腾速率(Tr)日均值表现为红锥〉木荷〉火力楠〉藜蒴,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表现为木荷〉藜蒴〉火力楠〉红锥,木荷具有高光合、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4种树种光响应曲线均符合非直角双曲线模型(R2〉0.98)和指数模型(R2〉0.98),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4种树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基本高于指数模型相应拟合值,且接近实测值,但2种模型拟合的光饱和点低于实际观测值。在中幼龄阶段,木荷、红锥、火力楠和藜蒴表现出较高的光饱和点(LSP)、较低的光补偿点(LCP)和较低表观量子效率,具有较强的耐阴喜光特性,对光照强度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对弱光与强光的利用能力较高。这些研究结果为东江流域水源林造林设计、树种筛选和抚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4.
董文茂 《环境》2006,(6):80-82
植树造林被公认为是保护环境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在许多城市的工业园区、繁忙的交通要道等区域附近,一些绿化树种因大气污染或病虫害等危害不能正常生长,有的濒死甚至死亡,正在成为城市绿化的一个新难题.  相似文献   
75.
罗林 《资源开发与保护》1993,9(4):242-244,281
根据毕节地区16个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区气候和土壤生态条件,运用Fuzzy二级评价模型,对各土类水土保持树种的适宜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6.
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地三种优势灌木养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贵州喀斯特山区广泛分布的灌木林和灌草丛生态系统,探讨了三种优势灌木养分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种优势灌木叶片和果实的氮和钾元素含量高于茎干和根系,果实和茎干的磷含量比其他器官高,而钙镁主要集中在茎干和叶片。(2)在灌草丛中,三种灌木根系和茎干的N:P之间差异显著且变异很大,而在灌木林中,三种灌木根系的N:P比值变异较大,但它们之间没有差异。(3)根际有效态养分含量与叶片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叶片磷与根际有效态磷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7.
工业污染地6种乔木树种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区是广州市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其中龟山是由污染导致土壤严重退化的典型地段。该地段植被退化,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较高。为了探讨在这种工业污染区生存的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以及不同树种吸收能力间的差异,选择该地段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刺竹(Blumeana schult)、尾叶桉(Eucalypt urophyll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等6种乔木树种,采集其根、枝、叶等部位,测定Pb、Zn、Cu和Cd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乔木中累积量大小依次是:Zn〉Pb〉Cu〉Cd,Zn累积量最大,为664.98mg·kg-1,Cd最小,仅为4.42mg·kg-1;各种重金属在乔木不同部位的累积量大小是:细根〉粗根〉叶子〉枝条,细根中各重金属累积量最大,为368.15mg·kg-1;6种乔木树种抗重金属能力比较,小叶榕重金属累积量均为455.60mg·kg-1,抗性最好;尾叶桉和潺槁树重金属累积量较多,均为179.86和221.63mg·kg-1,抗性较好;高山榕重金属累积量均为114.41mg·kg-1,抗性中等;台湾相思和刺竹分别为78.04和96.41mg·kg-1,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78.
喀斯特地区4种造林幼苗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英、伞花木、侧柏、栾树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控土壤含水量,设置1个无干旱胁迫对照和3个干旱胁迫强度处理(分别为每2、4、6、8 d浇水1次),比较4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质膜相对透性(RMP),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干旱胁迫后,各供试树种叶片RWC减少,RMP增大,SS、Pro和MDA含量增加,POD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树种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4个树种的抗旱性强弱为伞花木>侧柏>栾树=杜英.对6个生理牛化指标抗旱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MDA含量、POD活性和Pro含量之间相关性较为紧密.对供试幼苗的测试指标做方差分析,并采用SSR法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RMP、MDA含量、POD活性、Pro含量4个指标可用以评价供试树种苗期抗旱性强弱.  相似文献   
79.
提起黄山悬崖是的迎客松,人们无不为它挺拔的雄姿、别致的造型所感叹。然而,却很少有人闻知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漠里竟然也生长着数十棵近似迎客松的奇特树种。  相似文献   
80.
华北地区防火树种筛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针对华北地区34种树种的燃烧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实验与调查分析,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测试树种的防火能力进行了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核桃、加杨、青杨的防火能力强,旱柳、火炬树等树种的防火能力综合得分值高,相对防火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