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91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976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24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六价铬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时,试样混浊、有色;用锌盐沉淀分离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时,絮凝效果不佳;试样中含有氧化性、还原性物质;显色剂有色;比色皿厚度不一致等因素对测试结果准确度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12.
本文介绍了用锗γ谱仪分析低水平环境样品中人工核素和天然核素时所建立的方法,主要描述了谱仪刻度;有关γ符合相加和样品自吸收校正的考虑;一些核素特征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与估算等,提出了充分利用谱数据计算核素含量以减少误差的方法,本文介绍的方法原则亦适用于分析其它低水平的环境γ样品。  相似文献   
913.
914.
915.
总汞的多种测定方法中冷原子荧光法近年来逐步得到应用。资料对测定植物和土壤中痕量汞的冷原子荧光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由方法可知,测定食物样品中汞含量的关键是试样的消解。本文试验和比较了六种消化法在敞开或冷凝回流条件下各种溶剂消解食物对汞的测定浓度及消解率的影响,探讨了山萮酸饱和溶液的消泡效果  相似文献   
916.
校准曲线的运用陈俊(江苏省滨海县环境监测站224500)环境样品测定中,很多项目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科学地运用校准曲线,有利于提高监测质量,节约分析操作时间和监测成本。结合工作实践,对校准曲线的运用作初步探讨。1斜率的稳定性及其运用根据斜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17.
美国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分官方和非官方2类,官方的如环境保护署(EPA)的直属实验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开发、制定标准分析方法,推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计划;非官方的如EPA的合同实验室和地区性实验室,主要接受EPA的合同项目和各种客户的委托项目。推行QA/QC是官方实验室的工作核心,而QA/QC实施得好坏则决定着非官方实验室的生存。现介绍美国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中有特色的质量控制技术。1 现场质控样现场质控样指示采样过程中的变化因素和引入的污染,主要包括现场空白、运输空白、现场平行样、考核样等。现场质控样随实际样品…  相似文献   
918.
铝元素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制定了相应排放标准和实物标准,在我国无铝环境标准样品的提供,本文介绍了铝环境标准样品的研究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19.
通过对实验分析质量保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论述;从仪器条件、实验样品前处理以及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环境标准样品的使用,及其对实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20.
环境样品分析中,特别是污染源样品分析经常遇到样品浓度高于方法的检出范围。为此,根据不同分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要求,研究和探讨了样品稀释可采用原始样品、中间样品和分析后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倍数可根据日常积累的基础资料推算、肉眼观察和简单试验的方法确定。探讨了稀释误差的来源及降低稀释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