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34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0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参照相关标准,推导得出冶金煤气放散塔点火放散对邻近设施的热辐射影响程度判定公式,并以北方某钢铁厂炼钢作业部转炉煤气放散塔点火放散为例,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冶金煤气放散塔邻近设施接受到的最大热辐射强度与煤气的体积低发热值、质量流量呈正比例关系;与所在地全年最小空气湿度百分数、煤气放散塔火焰中心距离邻近设施的最小距离呈反比例关系。若L0,则说明邻近设施接受到的热辐射强度已超出允许范围,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2.
以新型填料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异养脱硫细菌蜡状芽孢杆菌ZJNB-B3接种到含活性污泥和LEVAPOR新型填料的小试曝气液体反应器,研究此菌在活性污泥及在填料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在属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在接种后的填料中相对丰度较高,而在活性污泥样品中相对丰度较低,其在培养了第10d的填料样品中已经达到最大相对丰度.因此该菌与新型填料的亲和性和成膜性较好.将该菌与新型填料应用于生物滴滤塔(BTF)处理屠宰污水站排放的H2S恶臭废气,风量处理能力为2000m3/h.结果表明,经该菌强化的BTF完成启动的时间比使用普通活性污泥接种的BTF缩短7d.强化的BTF在30d的稳定期试验中,当H2S进气浓度为4.92~9.54mg/m3时,对H2S去除率为98%~99%.当进气H2S在1.0~10mg/m3范围波动时,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10,21,30s时,去除率分别为94%、98%、99%以上,且受进气H2S浓度波动的影响不大.当进口负荷为0.60~1.14g/(m3·h)时,H2S去除率稳定在98%以上,H2S气体排放量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3.
采用数值方法对基于臭氧氧化的喷淋散射塔氨法脱硝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考证了其内部气液两相流动、热质传递和脱硝过程,并用示范装置结果进行了验证。考察了不同O3/NO摩尔比对NO氧化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液气比,O3/NO摩尔比,烟气流量和浸没深度对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气比,O3/NO摩尔比,浸没深度增大有利于脱硝,烟气流量越大则脱硝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4.
利用正己烷降解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NX-1和二氯甲烷(DCM)降解菌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强化生物滴滤塔(BTF)同时净化不同疏水性的正己烷和DCM混合废气,研究了挂膜启动阶段及稳定运行阶段BTF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与限制因素及生物膜相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己烷和DCM浓度均为100 mg·m-3,停留时间(EBRT)为60 s的条件下,运行25 d即可完成BTF的启动,正己烷和DCM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5%和100%.系统稳定运行时,正己烷和DCM的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16.1 g·m-3·h-1和92.0 g·m-3·h-1.正己烷和DCM的去除过程分别受到传质限制与反应限制影响.BTF稳定运行后,塔内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含量逐渐增加至启动时的2.7倍,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PN/PS)从0.28增加至0.96.生物膜表面相对疏水性从21%增加至66%,Zeta电位从-12.7 mV降低至-9.2 mV.压降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良好拟合(R2>0.96).  相似文献   
175.
对添加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后生物滴滤塔(BTF)去除乙苯废气的效能及滴滤塔中微生物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鼠李糖脂对生物滴滤塔处理有机废气效能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鼠李糖脂在浓度为21.6 mg·L~(-1)时对微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BTF2(添加鼠李糖脂)和BTF1(对照)在挂膜启动期间生物量都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添加鼠李糖脂的BTF2在第35 d时生物量比BTF1增加了39.62 mg·g-1.BTF2的挂膜启动时间比BTF1缩短了5 d,并且系统挂膜稳定后对乙苯废气的去除率提高了12%.BTF1和BTF2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优势菌群是变形杆菌门.在BTF1系统中,变形杆菌门占62.3%;在BTF2系统中,变形杆菌门占81.9%.在属水平上,BTF1下层系统的主要优势菌属占45.7%,在BTF2下层系统主要优势菌属占73.4%.研究表明,在BTF系统中添加鼠李糖脂可以促进优势菌的富集生长,缩短系统启动挂膜时间,强化BTF系统对乙苯的降解,并提高BTF的去除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6.
生物法联合热力燃烧工艺处理鱼粉加工废气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在4个月的试运行过程中该脱臭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由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塔组成的生物脱臭系统独立运行时,氨气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硫化氢的去除率可达95%。废气进一步经锅炉热力燃烧处理后其臭气浓度指标大幅降低。当地环保监测部门的检测结果表明,鱼粉加工废气经生物法联合锅炉热力燃烧处理后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该废气处理组合工艺结合了生物脱臭技术设备简单、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和锅炉热力燃烧除臭效果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工业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7.
在对特种燃磷塔进行余热利用的技术改造过程中,反应塔底部余热回收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点,在介绍特种燃磷塔塔内燃烧特性过程中,重点分析了特种塔底部的传热过程,并提出了底部余热回收的改造方案,根据热力计算对设计的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得出了最合理的导汽管尺寸和数量。通过水循环的计算校核,论证了底部强制循环方式进行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特种燃磷塔底部余热回收的关键数据,为实际改造提供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8.
硫氧化物是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减排和控制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佛山市某炼油厂的炼油废气的旋流板塔湿法脱硫改造为例,从系统设计、工艺流程等方面对旋流板塔湿法脱硫技术进行介绍,为中小型锅炉脱硫工程提供有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9.
陕永杰  张磊 《环境工程》2016,34(11):141-144
通过采样分析山西省临汾市塔儿山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揭示塔儿山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来源,为矿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供参考依据。在尾矿区、复垦区、当地原始农业土壤区、处理污灌农地土区分别随机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9种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变异系数进行污染等级评价分析,并测定了土壤p H值。矿区As、Se、Zn、Pb 4种元素达到强度污染标准,Cd、Cr、Cu、Ni 4种元素为轻中度污染,无Hg元素污染;铁矿区土壤的p H值高于8.0,属于强碱性,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粗放的铁矿开采活动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0.
采用生物滴滤塔能够有效去除含苯乙烯恶臭气体,塔内微生物中含有大量的球菌和杆状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处理苯乙烯恶臭气体的生物滴滤塔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结果表明,去除苯乙烯生物滴滤塔中有5种菌为降解苯乙烯的优势菌种;通过16S rDNA基因扩增测序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嗜甲基杆菌属(methylophilus)丰度为50.5%,2种变形菌属(alpha proteobacterium、delta proteobacterium)相对丰度分别为16.9%和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