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50篇
安全科学   228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1334篇
基础理论   366篇
污染及防治   156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水稻土中重金属Cd的形态含量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刚华 《福建环境》2002,19(1):34-35
对赣东北某冶炼厂附近Cd污染农田土壤中Cd不同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揭示Cd在水稻土中的污染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为治理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2.
土壤中的氟与砖瓦清洁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中的氟通过人为活动(如砖瓦烧制)向大气排放而造成大气中氟的污染,对农业特别是畜牧业和蚕桑业产生了严重危害.本文论述了土壤中氟的来源、含量、形态及影响土壤固定氟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把氟固定在砖瓦中的清洁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983.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在As污染土壤中施加氮肥、磷肥、粉煤灰和CaCO3对小麦籽粒萌发、幼苗生理及成熟期籽粒w(As)的影响,并探讨了4种改良剂对在As污染土壤上种植小麦的有效改良方法.结果表明:适量的氮肥、磷肥、粉煤灰和CaCO3对As污染土壤的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As对小麦的毒害,并降低成熟期籽粒的w(As).表现为出苗率、幼苗株高、植株鲜重增大,w(叶绿素a)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和w(游离脯氨酸)下降,成熟期籽粒的w(As)降低.  相似文献   
984.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酸性含氟除尘污水实施浊循环。规模300~350m~3/h的工程运行表明,浊循环工艺是圆满成功的,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本文报告了循环试验、水质判断和对策,以及工程实践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985.
工业锅炉结灰结渣的危害性和防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层燃炉炉洪结焦,危害较大,造成蒸发量小,蒸汽压力低,炉拱易损等,本文分析了煤中灰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和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986.
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大气环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5种木本植物进行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硫量的测定,与大气环境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为应用植物监测大气环境,评价大气环境,筛选对SO_2抗性强的绿化树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7.
燃煤电厂氟的迁移转化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中的氟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以气氟、水氟和渣氟的形式扩散到周围环境中。本文以燃用高氟煤的淮北电厂为例,分析了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电厂氟污染的对策。结果表明:电厂的氟主要来自高氟煤,约占电厂排放总氟的97%;湿法除尘系统的渣氟、水氟和气氟排放量分别占其总排放量的52.5%、34.4%、和12.2%,干法除尘系统则分别占其总排放量的43.5%、9.5%和42.0%。  相似文献   
988.
自从“痛痛病”公之于众,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长期食用含镉食品是产生“痛痛病”的主要原因,但也不能排除严重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影响。据报道,过量的蛋白质和Zn、Cu、Fe、Se、维生素C等,可降低Cd对机体的毒性;但Cd又能干扰农作物对氨的吸收作用,降低氨基酸含量,抑制蛋白质合成。所以,食用Cd污染区的粮食和蔬菜的居民,非但不能获得过量的蛋白质,连正常的营养需求也不能保证。这无疑将加剧Cd的毒性,大大增加人体受损的可能。Cd是否影响作物中的维生素含量,至今尚少见报道。本文测定了某Cd污染区蔬菜中的Cd、Zn、Cu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并分析了它们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9.
辽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不容忽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几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状况.由于海水入侵现象的日益发展,使水资源的污染逐渐加剧.即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给人畜用水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防止海水入侵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水环境的污染.应加强对水资源开采的统一管理,使水资源的使用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0.
不同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混凝去除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硫酸铝、工业氯化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3种无机混凝剂,对广州珠江、北京密云、天津滦河不同原水进行了混凝实验,分析了不同混凝剂去除水体有机物的特性以及不同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内在分级特征与其混凝去除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①珠江水体由于碱度低,pH较易下降,高投药浓度下此水体DOM更易被氯化铁去除;中低投药下,在南方水体中,PAC与盐类絮凝剂对去除DOM的混凝性能差别不如在北方水体中明显,表明南北方水体DOM的内在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即北方水体DOM中可混凝去除部分的有机物易发生电中和作用,带有较多负电基团,南方珠江水体DOM含带电基团的有机物相对较少,而中性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这与进一步分级结果一致.②所有水体从混凝收敛点看,总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都是工业PAC最高,显示电中和(憎水化)-沉淀(吸附)可能为这些水体DOM的主要去除机理.③从不同水体的DOC平均去除率看,珠江水体高于密云水体,它们又明显高于滦河水体.对水体DOM进一步的化学分级研究结果表明,DOC去除率越高的水体,其中的憎水中性物质(HoN)含量也越高.这表明,除了碱度、总有机碳(TOC)外,原水DOM的内在化学分级特征也是影响水体DOC混凝去除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